☆、请安 - 家有原配太闹人 - 另一棵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请安

筠怡郡主居住的屋子房间有七间,中间的一间拿来做堂屋,连着大门,是招待宾客的地方。房间是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两侧都有门通往内间厢房,现下不少丫鬟婆子立着,屋子里却一点也不显拥挤。

姨娘们在随身丫鬟服侍下分别坐在水楠嵌螺钿镂空雕花椅子上,一丫鬟添了茶才万福后道:“夫人还在梳洗,姨娘们先用茶。”

她穿着绿色缎褂梅青色夹背,手上还带着光泽极好的翡翠镯子,砌茶的动作干净利落,看着出是个大丫鬟。态度恭敬可带着点随意,在座的也只是假装不知,纤手端起梅花样式洋漆茶杯递往嘴边,连一向仗着自己是皇帝御赐,向来行事跋扈的香姨娘也是忍下了,谁敢这个时候去拔老虎的毛须呢?

内间,筠怡郡主坐在妆奁前垫着金线撒花坐垫的绣墩上,问立在后面的嬷嬷:“这样真的行么?”

嬷嬷穿着栗色茧绸袍,发挽成一个圆髻盘在脑后,很是利落的装扮。她面目白皙脸颊圆润,只是眼角向上勾起,额头上的法令纹凸显,样子瞧上去很是严厉。王嬷嬷听后,无奈道:“夫人,您可是正妻,您让她们等,谁能说您的过错?”瞧着自家小姐还是懵懂的样子,语重心长道:“您现在可是嫁人了,这第一天不立威,妾室看轻您了,国公爷也会不悦的,正妻就该有正妻的样子。”又想着自家小姐孩子心性太过了反而不好,对正在给郡主挽发髻的丫鬟道:“手脚麻利点。”

她掌管这些丫鬟,行事作风严谨。丫鬟听后手上动作加快,没一会已是挽了个单罗髻出来。筠怡郡主平常打扮简单,伺候她的丫鬟是陪嫁过来的,伸手就去梳妆奁拿荷花样式的发簪。王嬷嬷却是出声打断,道:“替夫人戴上那缀着猫眼的步摇。”

那步摇周身都是金子打造,除了中间嵌着猫眼,周围也镶嵌着米粒大小的宝石。步摇之尊贵、华丽是其他簪物不能比的。这是闲王专门找工匠做出来送给闲王妃的生辰之礼,闲王妃又给郡主当了嫁妆。

待堂屋里,姨娘杯子里已添了三次水后,筠怡郡主才缓缓走出内间。

姨娘们听见动静后抬头,眼里一亮就见一穿着杜丹穿凤镶金湘裙,外罩海棠红纱夹,戴着镂空嵌着猫眼金步摇的美貌女子,好半响都没动静。王嬷嬷轻声一咳,姨娘们才反应过来,相继万福道:“俾妾给夫人请安。”

“都坐吧。”

姨娘们才起身,却也只敢半坐在椅子上,已有丫鬟给筠怡郡主旁边高几上的茶杯添了茶。虽然知道自家平国公是个爱美之人,可今见到这几位筠怡郡主内心是五味杂陈,她涉世不深,当即看自己眼前几位各有千秋的姨娘,半响都没再说一句,王嬷嬷看见内心还是哀叹,任自己手段处事多好,也是无济于事啊。

筠怡郡主这不说话,无人发出声响,郡主也终是反应过来。她是郡主,自身修养尊贵是与生俱来的,笑着道:“几位姨娘倒是比现开的芍药还要美艳,瞧我,看的都迷了。”

王嬷嬷听见,这才欣慰了。

几个姨娘听后脸色晦涩,这夫人虽然是夸她们美艳,可却拿芍来比,这是暗讽提示着她们是以色侍人,不能长久么?可还是谦顺地回道:“承夫人赞赏了。”

“当不得赞赏,是实话实说来着。”郡主喝了一口茶,是她最喜爱的银针百媚,含在喉咙那的郁气才淡了些,说话也是笑意深深。她是杏仁眼,笑起来很能渲染人,几个姨娘看见,虽心里不快,可终归是好了点。

姨娘们来请安,是不曾用过早膳的,现已到了用膳时辰,早有婆子通知外厨房备膳。

*

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对应五个方位,大户人家的宅邸院落最是注重房屋位置的。常园的厨房就建在南面偏东的地方,在外院倒座房的东南角。

院子正前还有口水井,现下不少粗使婆子正在水洗蔬菜瓜果类的食材。厨房内里,不少庖厨正在忙碌,现下这个时辰是最忙的了。案面上已是摆了不少已经做好的菜肴,琳琅满目的罗列着。平常的如酸笋鸡皮汤、碧梗粥……,不常见的有;鸡皮鲟龙、清汤雪尔……。

新夫人头一次点膳,自然是要用心准备的,只是不知道这新夫人可有什么忌口的。不能等菜端上去了,新夫人不悦后知道也是为时已晚了,这可不就苦了厨房的管事喜嬷嬷了。

她是府里的老人,对府里主子的喜好是摸得透透的。自家公爷不喜甜的;府里的香姨娘是宫里出来的,不喜咸的;罗姨娘与沈姨娘喜清淡的,也只有先平国公夫人时常要求换下口味。虽麻烦,可准备起先夫人的食材是最轻松的,说出来的总比不说的主子要好伺候。

来传膳的小丫鬟也是府里的家生子,喜嬷嬷想知道些口风也是不对人,菜虽准备就绪了,可还是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历来厨房就是个有油水的地方,喜嬷嬷人很是富态,身子虽不圆润,可却是张大圆脸。要是急起来亦或是愁起来,脸颊上的肉随着她的动作一颤一颤的,额外有喜感,倒是衬了喜嬷嬷中的喜字。

现下因为脸带急色,喜感就又有了。一旁打杂的小丫鬟见到,有些稳重的当作不知,一些刚进府不久的小丫鬟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可撞在喜嬷嬷的枪口上了,当即一巴掌拍到那小丫鬟的背上喝道:“我也是你能取笑的?”小丫鬟背上一痛,连忙跪在地上:“奴婢不是有意的。”

喜嬷嬷平常人还是很友和的,对着刚进府的小丫鬟也是比较包容。只是现下这个节骨眼,心情不畅,所以这事就有些严重了,她道:“今天后你就不再厨房打杂了,到孙嬷嬷那去。”

小丫鬟一听跪在地上就没想起来,头磕在青砖上一个劲赔罪求情。孙嬷嬷是浣洗院的管事嬷嬷,为人最是悭吝,小丫鬟进去,吃苦不用说还拿不到月钱,都被孙嬷嬷收刮去了。比起来,厨房不知道要好多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