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
听着车外蹬蹬蹬的声音,袁大夫人心里七上八下的,她活了这么些个年头,倒是好久没有过这样的心情了。
大儿媳终归没隐瞒她,把她知道的事情都给道了出来。
袁大夫人才知道刘尚书虽然把三女儿过继给了旁支,可他还在世时,每年三女儿生辰都会亲自送上一份贺礼,长此以往这三女儿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而且对这刘尚书很是敬重,当年刘尚书一事若不是养父母在身边拉着劝着,按照这三女儿的性子处事多半人也是没了的。
可她却一心认为刘尚书是清白的想着为他洗白冤屈,泰始八年刚及笄就离了家,养父母一家好生一番找寻,才得知她竟然自入了奴籍,给人当丫鬟去了。
大儿媳说起这事,这堂嫂婆母也就是那养母,为了此事没日没夜的掉泪,还差点把眼给哭瞎了。府里负责采买的小厮半个月前倒是在一药铺里看见她,小厮转个身子跑去告知管事她人就没了,因此她的下落又是没了踪迹。
可这些都不够让袁大夫人烦恼,她恼的是,她那会见大儿媳说完,问了一句,“下人里头,除了京都有头有脸的人家,鲜少会有统一的衣服。且权贵之家的下人服饰上多会标明府里的微记。那小厮可看见她衣服上的花纹?”
大儿媳听了这话,冥思苦想了会才道:“堂嫂家没过问过这事,小厮当时只是说她穿着一身红衣,…对了…衣摆处绣了颗大石榴!”
她那会听后心里一咯噔,这石榴花纹红衣,她上次去平国公府筠怡郡主身边的大丫鬟穿的可不就符合了!
她过后把大儿媳所说的都理了理,心里越发肯定这已逝的刘尚书三女是在平国公府,此趟虽是去吊唁聊表心意,可更多的却是想把这事告知平国公。
她这边想着,平国公府终是到了,马夫恭敬的声音自外传来,“夫人,到了。”
袁大夫人掀开车帘子望着平国公府几个大字,这才心安了,把手递给一旁的丫鬟,而后下了车。
*
丞相府里的人都知道,天一热了,自家老爷呆在书房的时候最多。这个期间最经不得人打扰的。
所以来通传的管事拿着兵部尚书罗大人的拜帖心里很是纠结,面上大有被逼着赴死的无可奈何。
只是今个,还未容他敲门,里面的孟贾就已走了出来,直往招待罗大人的厢房。
外面虽传丞相府富得流油,孟贾这些年也搜刮了不少钱财,可府内除了书房以及后院的正屋装饰的富丽堂皇,这其他地方可真是一般了。
招待宾客的厢房内家具都是清一色的杨木所制,罗大人自进来后就将屋内打量了一番,他不单会显摆还会享受,这屋子的东西明显是不合他意的。看下人上的茶也是平常的绿茶,心里就有了不被重视的忿意,抬起头见孟贾已上了台阶,生生地把这股要转变为怒的气给压了下去。
他可没忘记他今天是有求于人,且这孟贾的心眼比芝麻绿豆还小,被他记恨上以后官场上没少绊子等着他的。当即站起身,笑眯眯迎了过去。“丞相大人来了。”
孟贾瞧了他一眼,这人出门总会把自己拾掇地光鲜亮丽,可今天却是穿着一身官服就来了。而且他也不嫌热,衣服扣子全扣上了。孟贾坐到屋子正中间右手边的扶椅上,“罗大人今日怎么有兴致前来。”
屋内服侍的丫鬟见他坐下上前给他面前的杯子斟了茶,罗大人看他喝的一派轻松,心想;这奸猾的贼头不会是给自己喝的就是好茶,给我的就是下等茶了?
只是面上不显,他踱着步子坐回原位,笑道:“这不,丞相大人几天没有上朝,下官里头担心就让了我来看看。”
两人笑着互相寒暄了几句,罗大人才面色一整沉声道:“丞相可得知平国公已回京了?”
孟贾见他入了正题,倒也没打太极,直言道:“罗大人就是为了此事而来?”
罗大人点了点头,颇有些凄凄然道:“我家小女在平国公府死的不明不白,现下还没给我个结果。小女入平国公府也有些个年头,虽未给平国公添上子嗣,可也并无过错。现下已过了三天,平国公府除了当天有消息传来,到现在也没个话。”瞧着孟贾脸上升起不耐,陡然反应过来,这丞相家的嫡女还是平国公的原配呢!顿时赶紧止了这话题,“当然,我可不是上门来念叨这些的。今个就是来问问丞相,现下我与平国公间的关联已是断了,丞相还需不需要助力?”
孟贾端起茶杯放置嘴边,听了这话,喝茶的动作一停,侧过头对着他道:“我孟贾可不是做那等无利之事的人。”
哼,这老狐狸倒是精明,没了平国公庇护,知道来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