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下)
关妍带着一摞资料,急匆匆地去和暑假项目小组的成员开会。
这个项目他们筹备了很久,特意联系了好几位志愿者用以采访调研,由于要做的是质性研究,和之前做过的量性研究差别很大,因此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在采访问题的设计与修改上,力求做到问题的客观中立,不带有任何诱导色彩。
这是暑假之前为数不多的开会时间,很快他们就要把时间花在期末论文和考试的准备上。
――所以,没什么时间胡思乱想了。
小会议室里,其他成员还没有来,关妍放下资料,打开电脑,呆着坐了一会儿,又把微信打开,点开那条陆曦最新发来的消息。
[林星涵的妹妹和我们一个学校,听她说,她哥哥生病住院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对方既没劝她要去医院,也没问她为什么不去,这句话却看得关妍心口一窒,即使关了微信,又总是忍不住想起这条消息。
已经分手了。关妍反复告诉自己。
――所以,别想了,生病住院了就会得到治疗,迟早会好起来的。
当初分手的时候,她尽了最大的努力控制自己保持冷静,也全心全意地相信着分手是为了彼此好,之后担心再见面会继续给林星涵不必要的希望,就单方面地强迫自己切断了联系。
没什么是时间盖过不去的,一直不联系的话,就算现在再难受,慢慢的就会忘记了。就算林星涵确实多么喜欢她,慢慢的也一定会找到更适合的人的。
――他们在一起是绝对没办法长久的。
关妍很清楚自己是个固执的人,认定了某一样事情,就会一头钻进去难以释怀。而她这么固执地想,也这么固执地做了。
小组成员陆陆续续到齐了,关妍定了定神,收起思绪,把注意力集中到会议上。采访调查的计划已经做得很完善,日程安排也确定下来,只剩下采访问题还需要最后修订,项目导师的意见是再多增添几个能够进行横向对比的问题。
“是不是再分别问一下每个对象六到十二岁之间,和父母度过的时间更多还是爷爷奶奶更多?”
“这样不好确定吧,六七岁的时候孩子的记忆还不完善。”
“大概就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带有主观色彩也没关系,说明在他们心里哪边的比重更重一点啊。”
“关妍,你觉得呢?”
“……”
“关妍?”
“啊。”关妍微怔,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刚才我没听清楚,可以再说一遍吗?”
会议讨论结束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其他成员们嚷嚷着组团去吃宵夜之类的话,关妍总觉得心里压着事,微信里那条信息就像有热度似的,烫得她心里发苦。
拒绝了去吃宵夜的邀请,还被组员关心了一下气色不好是不是过于劳累。
“我看起来很累吗?”关妍有些愕然。
“是啊,觉得你很没精神的样子,脑力消耗太大了吧,早点休息比较好。”
一句话提醒了关妍,她回了宿舍就把自己扔进床铺里,闭着眼睛躺了许久,却还是毫无睡意。
[听她说,她哥哥生病住院了。]
是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和林星涵分手了吗?为什么特意给她发这条信息?
[她哥哥生病住院了。]
已经分手了,没必要特意赶过去看,好像他们之间还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一样。当时决定了不要再联系,好不容易坚持到现在,不能因为这种事情就破例。
[生病住院了。]
什么样的病会住院呢?严重吗?多长时间了?
意识到的时候,自己已经打开了手机,按开了一条新短信的编辑界面。
怕自己忍不住又去联络对方,林星涵的微信已经被她删除了,手机号也从通讯录里删掉了。可现在看着短信联系人那一栏,居然那么顺畅地就把那一长串数字打出来了。
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记住的,林星涵的手机号。
关妍怔怔地盯着那串数字,看了一会儿,急忙关掉了短信界面,又把手机按了关机,坐起来塞进书包最底处。
可是再躺下的时候,闭上眼睛,想起来的却是自己生病的时候,明明只是无关紧要的感冒,却被林星涵当成一件要紧的事情,时刻注意着照顾她。担心她冷了,又怕她太热,定时定点地提醒她喝水吃药,就连每次给她带的水,都是温度正好的。
无微不至到那仿佛是理所当然的。
她忽然一点也不敢想下去了,回忆里温暖又让她觉得幸福的事情,现在却只让她觉得浑身发冷――还有被愧疚感所刺的针扎一样的疼痛。
…………
“生病了是很难受的事情,所以我希望阿妍能快点好起来。”
林星涵的嗓音很温润,说起话来像玉石敲击一样好听,很多人都以为他学播音专业。
“不行,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别总以为自己好了。”
“怎么会是麻烦呢?你是最优先的。”
…………
关妍又睁开眼睛,这才察觉到自己在无声地流泪。
她擦擦眼睛,坐起身,又把手机拿出来,重新开了机。
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微信也好短信也好,都静悄悄的。
她心里乱着,犹豫着打开短信界面,像是被什么追赶着似的输了一串数字进去,信息栏却卡了壳,感觉问什么都不合适。
有什么可说的呢,已经没有立场去关心林星涵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