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靠着大树好乘凉
第204章靠着大树好乘凉第二百一十章
程婉瑜这一世可是相当的有耐心,她知道人都是要看最终的结果的。眼见为实,看见了实打实的利益,才会去相信她。
八月中秋节,这是一年一度的大日子。贵人们会赏月,会搭戏台子热闹热闹,会饮酒赏月吟诗作赋。
可穷人家再不讲究也会去河边放一盏花灯,老人为远方的孩子欺负、少女为心上人祈福、母亲为孩子祈福、还有许多对未来不可知的人为自己祈祷祝福。
就好像是过新年一般,人们总会提前备好过节的礼物。
趁着过节人多,高大嫂与陈秉义家的还有谢志安的老婆带着蚕丝拿去成衣布店去卖。
女人总是爱显摆的,这一显摆不要紧整个三花胡同都知道了。
自古以来人们都奉行着男耕女织这一古老传统,士农工商只有最下等最无奈的才会去经商。
可大齐国近几十年以来风雨飘摇,老百姓们虽然不敢明说却也都纷纷猜测上头的皇帝兴许就会换一个姓。
故而原本就艰难的科举之路,在贫民之家就越来越难走。小商小贩多了起来,人们对从商的人也不会再另眼相看。
三花胡同的妇人们眼见高大嫂等人有了这等难得手艺,便开口打听也想要在家里面做一做。毕竟这蚕丝可要比普通的布要赚得多一些。
人们都是喜好跟风的,家家户户的女人都会纺布没有什么可新鲜的。可在北郡能够养蚕卖丝的确实是很少见,有那较为稀罕的玩意,自然都一拥而上了。
高大嫂等人虽然平时有些不大精明,但在赚钱的这件事儿上却出奇的一致。
程婉瑜当日与众人说过:“你无我有,价格上就是我说的算。大家都有,价格就是别人说的算。”
所以不管是阿眉也好,还是杏花胡同里的其他的妇人。对此出奇的保持沉默,也都只说瞎玩而已。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南面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采桑养蚕。只是北郡天气冷一些,不大适合而已。
女人么,总是觉得别人家的比自己家的好。挖尽心思想要跟别人一样,翻来覆去仔细一打听根源就在程婉瑜这里。
既然她可以教别人又可以送别人幼蚕,大家都是邻居男人也都是同僚。又有什么不可?
小翠一边扫着自己家的院子,一边无奈的抱怨:“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疯了还是怎么着,熟悉不熟悉的就是往咱们家里进。”
岚岚一边用笤帚沾着水洒在地上,一边细声细语的说道:“那还不是咱们家奶奶厉害,大家都说奶奶是真人不露相呢!”
程婉瑜财大气粗在三花胡同里那是出了名的。人家男人的官职未必是最高的,可人家的日子过得却是最好的。别的不说,就是人家家里的丫头婆子小厮那就好几个。
哪一次回娘家人家不是前呼后拥的,闹灾荒的时候人家都饿的卖儿卖女了,人家不还是照样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么。
所以当大家打听到根源在程婉瑜这里,那就意味着这事儿起码不会赔钱。人家连灾荒年都能大鱼大肉,跟着她那就是有肉汤喝了。
董嬷嬷忧心忡忡的看着这一切,不上火那是假的。要说大小姐的性子也太奇怪了些,总是喜欢招一些不三不四不认识的人来家里面。
要是平时也就算了,可现在呢却是在姑爷离开家的时候。这也太不注意了,名声传出去也不好啊。
可她敢想不敢说啊,程婉瑜的性子那么古怪。万一说了哪句不高兴,把自己弄死了也没准儿。
程婉瑜不知道自己偶尔的暴虐性子居然吓到了自己的嬷嬷,更没想到她原本自以为还算柔顺的性子在下人眼里其实是伪善。
八月十五这一天,程婉瑜家里头收了各式各样的礼物。光是自己家蒸的月饼就有二百来个,鸡蛋足足四大筐,其他的蔬菜、水果那就是不计其数。
“小姐,怎么没人送穿的呢?按理来说送个香囊、打个络子也是正常的啊!”小红摆弄着乡亲们的礼份子,嘟囔嘴巴挑剔着。
庄嬷嬷翻了个白眼,忍不住讽刺道:“这都是人家白送的,你还嫌弃上了。真是要饭的还嫌馊!”
小红是程婉瑜的贴身大丫鬟,不仅如此还是程婉瑜同父异母的庶姐。平日里别说董嬷嬷这样的在程家分外的脸的给她几分面子,就是程婉瑜本人也不会对她开口讽刺。
庄嬷嬷一个石家派来的奸细,骨头软的背主做了两面派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要饭的?
她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德行么?
她咣当把手里装着月饼的篮子摔在了地上,铁青着脸指着庄嬷嬷道:“你说谁是要饭的?”
庄嬷嬷在她摔东西的时候就已经后悔了,随后见到小红指着自己鼻子质问便有些心虚起来。
她陪笑道:“姑娘怎么生气了,我就是说说而已。我是个没读过书的,就是那么个意思!”
小红依旧不依不饶:“什么意思?你说清楚了!”
庄嬷嬷见前院里面有小翠、岚岚跟阿紫,三个人都瞪大眼睛看着热闹。老脸一红,觉得十分的没面子。
程婉瑜是不可能跟别人说自己娘家的情况,小红跟她是同父异母的情况在她看来本身就像个笑话。
石峻本人就十分的讨厌一夫多妻,他一个正房嫡出的大少爷过得跟野孩子似的。所以虽然知道程家不看重庶女,也知道陪嫁丫鬟里面小红被赋予了哪些任务。他依然没有越过半分的距离,更因为知道小红尴尬的身份,他宁愿自己做也不会让小红近身。
程婉瑜正在后院正房一边看着两个女儿拿着毛笔瞎画,一边与董嬷嬷说着自己的打算。二人谁也没有注意到前院里的情况,根本不知道小红与庄嬷嬷起了冲突。
“我还能有啥意思?”庄嬷嬷心里十分的难受,一股火憋在胸口迟迟的上不来。
“这都是旁人送的,好的赖的有什么的打紧的?整个三花胡同大半个乡亲都送了节礼过来,这不也就是个意思么。本来就是白给的,姑娘有啥可挑剔的!”言外之意就是小红拿大,有些过了。
小红眼睛等的老大神情激动,攥着小拳头咬牙道:“本来就没有女红之物,我还不能说说了?你是个什么东西,还来挑我的错儿?我说什么干你什么事儿,没事儿闲得慌扯老婆舌扯到姑奶奶身上了?”
岚岚瞠目结舌张着嘴巴看着二人吵架,阿紫忍不住轻轻拍着手激动地跟小翠道:“小红姐姐好厉害哦,我好佩服她!”
小翠也是今天才发现小红嘴巴这么厉害,她瞥了一眼满眼冒星星十分羡慕的阿紫。嘟囔的说道:“她刚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比岚岚还窝囊呢。小姐曾以为她太软和跟面瓜似的,把她撵回了娘家才让我来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在西凉河崔家的日子,就像万花筒里的画儿一样。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在那个纠纷的家里头一件事儿有好几个说法。
程婉瑜当初也是一天八个想法,对崔家不知道应该抱有什么样的心态。看着眼前那个庶姐,心里说不出来啥滋味。又见她身量纤纤,总是受气包一样的逆来顺受的就难受。又知道她来崔家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她笼络住崔西敏的心。故此,程婉瑜才将她遣回了娘家。
知女莫若母,吴氏后来送来这个小翠那也是跟小红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