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之白 - 殷许之地 - 剪风声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殷许之地 >

☆、何之白

后来的杭州站,Chobits也拿了银奖。

首次出征就有这样的成绩,众人无不为之侧目。

至于能拿奖的原因,Chobits队内各执一词。

孟想认为,因为大家都很团结。

孙靖认为,因为成都和杭州都是风水宝地,食物美味,调养得当。

苏糖没说话。

熊晓义谦虚说,是因为运气好。

许书砚也没说话,不过他心里想,是因为带上了殷渔的烟屁股,那才是护身符。

ACM赛制规定,一支队伍只能三人参赛,孙靖是替补,仅仅以备不时之需。其他三个人依旧采取许书砚主码,孟想和苏糖跟进补充的方式。

不过要想获得明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全球总决赛,银奖远远不够。

按照往年的赛况,区域赛第一名自动晋级总决赛,其余的都要比总成绩。

Chobits几个人倒是没什么包袱,已经为N大实现最高级别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奖牌零的突破了,平常心就好。

下一场是北京站。

去的路上,他们还开玩笑说:“比赛前的咖啡千万别喝拿铁,要喝金牌咖啡。”

谁也没想到,Chobits真的拿了金奖,第三名。

*

亚洲地区的两百支参赛队于比赛前一日下午,在P大体育馆参加了开幕仪式。

领导在台上讲话时,许书砚的手机震动着传来三拨邀约,全是过去的同学。知道他来,呼朋引伴地非要和他见面。

许书砚全都答应了。

第二天的比赛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两点。

所有参赛选手都穿着统一的白色连帽衫,坐在红布桌子前,紧张地讨论。两边的看台上,稀稀落落坐着人。

比赛不仅要求选手完成指定任务的程序,还要在此基础上,保证程序的运行效率和空间占用率。

简言之,参赛者并不是只要编出没错的程序就行了,必须保证程序短小精悍,还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算出结果。

孟想吃过读题的亏,特意带了本牛津大词典,随时查阅。

苏糖心细,脑子里装了海量算法,不停尝试更换解决方案,改善程序结构。

但他们俩大半的时间,都坐在位子上,盯着许书砚敲键盘。

那双白皙修长的手,仿佛永远都不会停下来。

第二名的T大和第一名的S大解题数量一样,但最后一题比后者多花了半小时,惜败。

上台领奖的时候,大屏幕上打出“N大Chobits”几个字,底下一片惊叹。

三个人戴上铜牌,体会了一把弱旅变黑马的滋味。

熊晓义在台下眉头紧锁。

一直以为他们不过小打小闹,拿个银奖算是烧高香了,既然能得第三名,那剩下的两个区域赛必定要搏一把,力争挺进final。

孟想高兴坏了,挂着铜牌,见人就聊。连苏糖都露出笑脸。

许书砚倒是平静,还在回味之前提交的程序有个被忽略的bug,要是及时发现,不仅省时,还能进一步优化。

可惜。

合影留念的时候,他的手机一直震动。

晚上有个同学会,过去省实验中学竞赛班的同学小半都在北京读书。

不过当许书砚拿起手机,发现是个陌生号码。

“许书砚?我是天天。”

“天天?”

“你起的名,不记得了?”绵软男声,让人想起棉花糖似的云,“我说我天天吃包子,还问你,为什么不直接叫‘包子’,而是叫‘天天’。”

许书砚眼微眯。

他想起了,一中的小个子。

N市有两所中学主攻信息学竞赛,实验中学和一中。不过比起来,后者始终处于被前者碾压的位置。

中考后的暑假,许书砚开始独居,提前去实验中学的信息学老师家上课。那个老师对他很是偏爱,许书砚的高中保送就是由他定下的。

一起上课的还有另外几人,叫天天的男生是其中一人。

娃娃脸,刺猬头,戴一副圆框眼镜,像个小学生。从来不和别人说话,独自缩在角落,一边听课一边解复杂的微分方程。

许书砚和他的坐位相邻,见他一心两用,总忍不住看他几眼。

他察觉到,斜靠过来,低声说:“我不知道以后是搞OI还是数学,我两个都喜欢。好烦。”

那以后,他们逐渐相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