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奇袭 - 可以,这很唐门 - 殷寒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九十一章・奇袭

唐九渊在南昌的时候,便与闻复变说过,如今辽东总督意向不明,山东的事情,暂时还不好定论。岂料她这话说出去才不到十天,辽东总督便做出了对陛下最为不利的选择。

辽东地区倒向武德侯,便意味着山东水师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陛下当年为了对抗穆王和太子,极力培养武德侯一系的军权,以至于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一半以上的地方军政大员都和那位曾经的侯爷有些交情,只要他振臂一呼,立刻便能倒向陛下的对立面。

好在魏孤臣的势力终究还是集中在北方一带,淮水以南,除了南昌城之外,他的手基本插不进来。

如今的局势下,单以水战而言,长江水师和江浙水师足以抗衡山东水师。

但是,辽东铁骑是姬氏王朝最强大的骑军,虽然在江浙一带的地形里很难发挥出优势,但如果将这只骑兵投放到河北平原之上,谁知道那里还守不守得住。

好在军队的行进终究是一件极缓慢的事情,即便辽东铁骑从景祺十二年正月初一、魏孤臣背叛之初便开始调兵,想要赶到河北战场,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局势的关键,便在于河南守军能不能在这两个月之内打败叛军,杀死魏孤臣。

按日子算,唐何必差不多也该赶到河南了。唐九渊想着那个白衣的身影,知道等他回到京城的时候,身上少不得要添几道新伤。

###

唐何必知道辽东背叛的消息时,比唐九渊还要早上几分。

他是初六的时候离开京城的,一路飞驰,硬是在十天之内赶到了河北前线。他到军营的时候,辽东背叛的消息正巧传了过来。

于是唐何必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便接到了河南守将李江陵的命令。

带领一支奇兵偷袭魏孤臣!

奇兵有多少人?

一千人。

唐何必知道,一千人那不叫奇兵,那叫送死。

于是他向着李江陵微微躬身,平淡说道:“将军如果需要人手去吸引叛军的注意力,给后面的大军制造机会,直说就是,我不会违反军令。”

唐何必明面上的身份不过是校尉而已,但是上上下下的人心里都清楚,这位爷只要稍微立下点战功,回京之后,只怕便会立刻被封为太子。

李江陵也清楚这一点,兼之被唐何必不着痕迹地嘲讽了一番,于是愈发愤怒,涨红了脸,冷哼一声,说道:“你敢不遵军令?来人――”

他没有把“来人”后面的话喊出来,因为唐何必淡淡说了一声“不敢”。

说完,行礼,告辞。

留下帐篷里一众将领目瞪口呆。

这位爷……难道打算真就这么带着一千人冲进河北杀魏孤臣?这可是那位的儿子啊,万一有个好歹,他们这些人……

于是所有的武将齐齐看向主座上的李江陵。

李江陵的面色更红了,愤怒低吼道:“婆婆妈妈,跟群女人一样!那人本事可是比谁都大,就算我们都死光了,他也死不了!都给我安下心了,要真有事情,老子给你们担着!”

李江陵的话说得难听,众将却明白了他的意思――以唐何必那一身武功,真是想死都难。

而若是未来的太子爷带着一千人深入敌军、斩杀叛军首脑,那么回京之后,他的声望将达到顶峰,再也不会有人质疑他的能力。即便失败,太子爷孤身入敌营的英勇故事,也会传为一段佳话。

众将心中感慨,头儿不愧是头儿,对陛下的心思如此清楚,难怪能混到河南守将的位置上。

于是一个算不得月黑风高的夜里,唐何必带着几乎是必死无疑的一千人,偷偷离开了守军大营。

进入河北境内之后,他带着这批人东躲西藏,坚决不与叛军交手。

唐何必原本便擅长侦查追踪计算,在他的带领下,这一千人的送死小分队竟然与叛军只有三次正面遭遇。

即便只有三次,也让这支队伍原本一千的人数锐减到了七百。

在进入河北境内第十一天的时候,唐何必和他的队伍遇到了另一个要命的问题。

没粮了。

在地形(山区)、天气(下着小雨)、战术(偷袭)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唐何必的敢死队付出了一百条生命的代价,从武德侯的运粮队手里抢下了三天的口粮。

之所以只有三天,是因为运粮队的统帅在发现敌袭的时候,第一时间便命人烧掉了粮草,其决断之狠辣,连唐何必都有些动容。

所幸那时正下着小雨,粮草上虽然盖着油布,到底防不住潮,很难点燃。如此,唐何必的队伍才抢救下了一批干粮,不至于落得个饿死的下场。

眼下,这支才为自己抢来了三天口粮的队伍正坐在一处山谷里,任凭战甲下的衣物被雨水打湿,难受地贴在身上。

“头儿,”终于有士兵对唐何必说道:“只剩三天了,我们这些人,要么去杀魏孤臣,要么死,总得有个准儿。”

这个“死”字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一股诡异的死寂气氛在士兵中传播开来,离得远的士兵不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低声向同伴询问,却被严厉地喝止了。

像是一个一直盘旋在这支队伍上的幽灵,此刻终于被揭破了身份。

谁都知道,带着一千人便想杀死魏孤臣,毫无疑问是种极其找死的行为。河南守军只给他们准备了八天的口粮,他们这群人能活到十一天、甚至还抢了叛军的粮,只能用奇迹二字来形容。

没有人知道李江陵为什么会下达这样奇怪的命令,但是他们没有反对的权利。

也没有人想要感谢唐何必――所有人都清楚,这个白衣的唐门弟子虽然救了他们许多次,可那终究是暂时的,等到真正生死存亡的时刻,所有人都会死,除了他。

更何况,若不是他,他们也不会接到这样必死的任务。

所有的人都看着那个站在人群中间的白衣青年,等着他的反应。

唐何必沉默不语。

那士兵见他不发话,愈发得寸进尺,说道:“头儿,说句不好听的――若不是因为你,我们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境地里。这事儿到底怎么办,你总得给个说法,不然,”他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不然,兄弟们手里的家伙大概会有些意见。”

他说着拎起刀站了起来,身旁的几个士兵随之起立,手里拿着各自的兵刃,隐隐有把唐何必困在中间的趋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