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咱们的苹果按斤卖??【求订阅】 - 大国智能制造 - 乌溪小道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国智能制造 >

第592章??咱们的苹果按斤卖??【求订阅】

第592章咱们的苹果按斤卖【求订阅】  “只要项代第一液晶显示器公司的手续完备,我们可以让步接受贵方的条件。”这时,许振鸣主动下场来谈判。

他告诉车宏根,项代集团一定要确保企业的完整性,比如说专利技术、技术资料、公司管理团队等等。只有这样,一鸣集团公司才可以考虑接受项代集团的善意,双方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是…好,好的许董!”听到这番话,车宏根比听到仙乐还要舒坦。

一鸣集团公司的大老板既然已经点头,他就能胜利完成任务了。想到这些,车宏根立即吩咐团队成员们准备资料,把资料提供给雷布斯的团队来审核。

技术资料、专利资料等都好说,但必须跟乐金集团协商才能完成。于是乎,雷布斯当场就代表许振鸣跟乐金集团的宋经理打电话,要求对方不用拆卸生产线,一鸣集团公司准备去高丽国接收生产线和企业。

对方一听能节省几百万元的运输费,顿时乐得不行,欣然同意一鸣集团公司的提议。有了这个前提条件,下面的谈判就好继续执行。

两个小时后,一鸣集团公司和高丽国项代集团正式达成协议,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授权很多芯片专利,一鸣集团公司得到三条二手芯片生产线,一半的液晶制造公司。并且为项代集团提供一年的网络宣传广告。

至此,高丽国三大集团都加入龙腾电脑系列的生态系统,比其他世界名牌企业更有竞争优势。

结束会议之后,许振鸣给京师的刘静打电话,要求她立即飞南安,准备去高丽国接收液晶制造公司。

第二日,算得上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刘静来到许振鸣的办公室里,参加许振鸣组织液晶公司接收小组紧急碰头会。

此时,许振鸣的办公室里已经坐满了人,韩大姐、张贵、庐州无线电二厂的原来技术团队成员等,都在列。

“这次去高丽国接收液晶公司,由刘总带队代表我负责所有事务。你们要注意一个原则,首先要接收专利技术和各种技术资料。”

待刘静入座后,许振鸣开始宣布接受收流程。

他要求刘静的团队,尽量保证项代第一液晶制造公司的完整性,除了厂房,其他的如设备和人员,都要搬迁到庐州市的生产基地来。

听到这话,刘静全身的汗毛孔顿时都竖了起来,头皮发麻。“许董。高丽国人都非常排外,愿意来我们国家工作么?”

“给他们加薪还不行?”

“我看行。我们国家消费水平低,他们为啥不来华国工作?”

要跟着一起去高丽国的张贵等人,认为这种问题不是问题。

而刘静却笑道:“高丽国人以为我们国家很贫穷,谁愿意来华国工作?”

“那就开除他们!”韩大姐是强硬派,认为花高薪请高丽国的员工来当老爷不值得。

但准备学习液晶制造技术的无线电二厂技术团队成员们,都连忙摇头,“韩总,我们还没学会技术就开除这些人,只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对啊,高丽国有劳动法,解雇员工需要赔偿的,不划算。”这时,已经做了功课的刘静提出反对意见。她认为应该按照高丽国的劳动法,来执行液晶制造公司员工的劳动合同才行。

若是如此,这就有些难办了。开除不能开除,人家又不愿来华国工作。这咋办?

这时,许振鸣想起一个笑话,说高丽国人认为华国特别困难,没苹果吃。

他们购买苹果是论个买,消费水平可想而知。这笑话和湾湾人以为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吃不起fl榨菜一样,都是敌意媒体宣传出来的效果。

一念至此,许振鸣笑着说:“刘总,你跟高丽国国籍的职工说,我们大陆人购买苹果是论斤买,价格特别便宜。他们为了吃便宜的苹果,都会来大陆工作的。”

“哈哈哈哈。”

听到这话,许振鸣的办公室里顿时笑声一片。大家都知道许振鸣的意思,这是在调侃而已。

笑声平静下来,无线电二厂的原厂长史俊,此时微笑举手发言:“刘总,我是庐州市人,对庐州市的物价特别了解。我们来准备一套庐州市的物价资料,配合你来做高丽国师傅们的工作。”

他这话正好把许振鸣说玩笑话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此人头脑灵活,很不简单。

于是乎,许振鸣拿出此人的资料,快速扫了一眼。“哦,这史俊以前还是个局长,可以考虑重用,准备接韩大姐的班。”

“许董,庐州市无线电二厂的厂房比较陈旧,用来安装液晶生产线是否不合适?”这时,张贵提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许振鸣在年初定下要投资20亿元打造两大生产基地的时候,没想液晶显示器的生产线会来得这么快。

一鸣集团公司在庐州市的项目部,刚刚才完成购买工业用地的流程,要建设好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基地,没有半年时间根本完成不了。

这倒是个大问题。

液晶生产线都需要在无尘车间里运行,而无尘车间的建设成本比较高,总不能刚刚建设好的无尘车间,很快就要拆迁吧。故此,无线电二厂的原址不适合用来继续安装液晶显示器的生产线。

念及此,许振鸣微笑问史俊,“史经理,你怎么看?”

这当然也是一种考验,他要看看史俊的大局能力怎么样。

史俊对无线电二厂的情况特熟悉,上任后刚刚引进一条大屏幕彩电的生产线和建设一栋新大楼。

“报告许董。我认为因为分两步走,咱们立即对无线电二厂的彩电生产线优化组合,为大屏幕生产线挪地方,空出来的场地可以安装两条液晶生产线。”

他思考了片刻,认为还是可以利用无线电二厂的厂房继续生产,不要让转移到国内的液晶显示器有空档期。

这种会过日子的理念跟许总不谋而合。

故此,许振鸣立即拍板,把六条液晶生产线中的一代和二代生产线放到一鸣集团总部来,专门制造数控机床和数控设备上的液晶显示屏。

这样一来,勉强可以不耽误生产。

安排好这些,参加会议的人员立即开始行动起来,准备护照、庐州市和南安.市的物价表、各种协议文件、证件等,力争早日把液晶公司和三条芯片生产线搬迁到国内来。

散会之后,许振鸣接到父亲的一个电话。

“鸣子。我们已经搬好家,搬家的喜酒怎办?”电话接通后,许有魁在电话里焦虑的问许振鸣。

“哦…我马上处理这件事。”听到这话,许振鸣猛然一愣。他还答应父亲,给小妹操办转学的大事,因为工作太忙,差点都搞忘记了。

春节之后,许振鸣的一家人就开始搬家,准备到滨湖小区里居住。

一鸣集团公司总部的大院里,如今就是一个大工地,机器轰鸣,红河建安公司正在修建三栋写字楼,已经不适合在此地住人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