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 - 陛下,大事不好了 - 顾了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年关

三桩牵涉到皇室宗族的大案落幕,神武帝龙颜大悦,该罚的也罚了,该杀的也杀了,年关将至,是时候大行封赏了。

四皇子与六皇子在太子谋逆案中替朝廷平反叛军,功不可没,后又齐齐上交兵符,足可见其心昭昭,加之二人协同三法司破获了宁王遇刺案,再记大功一件。神武帝下旨,由六皇子正式掌管京军三大营中神机一营,表面上是希望其接手废太子留下的烂摊子,将神机营整顿重振,可实际上嘛,谁看不出来,老皇帝这是在下放兵权了。

正当众人唏嘘不已,暗地里悄悄向六皇子道贺之时,又一卷圣旨来了,四皇子德才兼备,卓尔不凡,被正式册封为辅国德懿亲王。

这道圣旨一下,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朝中上下霎时哗然,还没来得及给六皇子道贺的官员大臣们齐齐噤声,转头跟四皇子道喜去了。

众所周知,神武帝在位期间久未立亲王,却在这一年里接连册封了两位,且两位亲王都被冠以“辅国”之名。辅国本是太子的事,如今太子之位空悬,却出了两位比肩的辅国亲王,这局势……真是令人越发看不分明了。

有心人忽然记起宁王遇刺案陷入僵局之时,神武帝召请四皇子入宫一事,细细想来,案情就是从那一日起出现转折的,莫不是神武帝以亲王之位与自己的儿子做了个交易?

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大约也只有父子俩人知晓了。

接连两位皇子被大肆封赏,众人都等着瞧宁王这回能捞着什么,可这位以使臣身份出使大昭,险些身死归途的辅国永宁亲王却并未如诸臣料想的那般发红发紫,老皇帝倒是客客气气赏了不少金银财帛给宁王府,却只字不提“权”。反而是先前以涉嫌太子谋逆案入狱却被无罪释放的十一皇子,似乎终于被陛下给记起要给些补偿。不过,这补偿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老皇帝一出手,竟给了他京军三大营中冲锋一营的掌管权。

京军三大营,骁骑、神机、冲锋,其中骁骑营人数居首,直辖于陛下与兵部;神机营兵械力量居首,先前由太子与兵部共同掌管,如今因兵部尚书被革职处斩,暂为六皇子麾下;冲锋营战力居首,虽名义上一般直辖于陛下与兵部,却常在特殊时期移交给当朝皇子,正如甫京兵变夜被授予兵符的六皇子一样。

可如今朝中纷乱平息,并未有何“特殊”的迹象,老皇帝忽然将冲锋营给了十一皇子,是怎么个心思?

当局者迷在局中,西厥灼灼关注着皇甫朝中动向的某军师却看了个通透。

接到密报时,天青锦袍之人端坐案前,笑得狡黠,“皇甫那位老皇帝倒是老谋深算,太子谋逆,世人皆当该收束兵权,他却反其道而行。”

侍应在旁的女子的不解,“何故下放兵权?”

“是为制衡。”微生i朝椅背懒懒一靠,“网若织得太紧太密,是要勒着里头的鸟儿的,一旦鸟儿们的性命受到了威胁,便会不顾一切撕咬、冲破这张网,废太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对于皇甫而言,兵权这东西,与其收束不如放纵。而放纵也须得有方法,分拨给老四、老六、十一这注定水火不相容的三人,岂不正好?”

对朝堂争斗向来不愿费心力研究也确实没什么天赋的人继续皱眉,“老四和老六为了对付宁王沆瀣一气,似乎不是您说的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十一皇子是素来不参与朝争的。”

“错,”他笑起来,“你漏算了一个人。”

“您是说宁王?”

微生i点点头,“你可是觉得,这回三位皇子皆得了势,而独独他大败了一场?”每每说起宁王,他的眼中总带着棋逢对手的快意,“你太小看皇甫弋南了,偏偏他才是这里头最大的赢家。”

柳瓷愕然。

“四月前他在归京途中遇伏,吃了个大亏,怎能不想法子讨回来?宁王遇刺案,其意有二。其一,拉开大昭出兵岭北的序幕。其二,离间老四和老六的合作。”

“您的意思是,这二人在此案中的分歧已令他们的合作走向破裂?”

“钦差仪仗里的杀手是老六安排的,他为自保自然得主动请缨参与查案。而老四安排的杀手却是江湖人士,不会给自己留下把柄,他因此心生歹意,想将老六给揪出来。尽管最后,老皇帝为大昭能够顺利出兵岭北,以亲王之位与老四做了笔交易,令案子朝着有利于老六的方向走了,可两人间的嫌隙却已经生了。别看他们表面还是风风光光,和和睦睦的样子,这两人已经没有同心协力对付皇甫弋南的可能了。”

柳瓷默了默,似乎在消化这番话,半晌感慨道:“宁王好心计!”

“不仅如此,还有十一皇子。”微生i笃定地笑笑,“你可知他为何会入狱?”

“应是遭人诬陷。”

“谁?”

“从金銮殿那场闹剧看,似乎是凭阑?我可不记得她落过什么病根,况且,以她那好脑子哪那么容易中毒?”

微生i笑着摇摇头,“恰恰相反,凭阑没有诬陷他,而是在救他。”

柳瓷一愣,“主子,你们聪明人的心思可真不是我等江湖儿女能看穿的,您还是给我解释解释吧。”

“纵观皇甫皇室,太子死了,老二早夭,老三年轻时行兵打仗落了残疾,早就退出朝野,撇开这三人,如今还余八名成年皇子。”他将面前沙盘上各色旗帜排列组合,“真正有实力、有可能坐上那个位子的有三人,老四德王、老六、老九宁王。老五与老八拥护老四,老七与老十跟随老六,独独十一淡泊寡欲,保持中立。太子倒台,夺嫡之争愈演愈烈,而老四与老六却都争取不到十一的支持。”

“得不到,便毁掉!”柳瓷恍然。

“没错,宁王尚且光杆,因此,宁可毁掉十一也绝不能令他为宁王所用,亦或者,让他成为第四个竞争者。所以,诬陷十一的正是缺席了满月宴的老四,毒是他下的。”

“那凭阑和宁王是如何救出十一皇子的呢?”

“将计就计,先顺着老四的陷阱去,再在外头替十一皇子销毁所有不利于他的罪证,顺带在三法司里做些手脚。三法司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可不止是他沈纥舟的天下。”微生i说到这里眯了眯眼,“当然,以皇甫弋南的能力,原本也可以不让十一皇子遭这份牢狱罪的。”

“三月牢狱折磨足够改变一个人的心志,哪怕十一皇子再淡泊寡欲,再不愿参与朝争,也不可能对诬陷自己之人无丝毫愤恨。让他遭了罪,再救他,如此,他便能为宁王所用。”柳瓷深吸一口气,“宁王向来心狠手辣,可凭阑却是嘴硬心软的,这回竟没阻止他。”

“成大事者本就容不得心慈手软,何况凭阑与那十一皇子也是非亲非故。”他说到这里似是想起什么,“距离皇甫弋南遇刺也过去四月了,凭阑的伤该好了吧。”

柳瓷默了默,“说起这个,正要跟您讲件奇怪的事。”

“嗯?”

“宁王府守备森严,我们的人难以打进内部,只得从太医院院判何大人府邸入手。我将收集来的密报仔细翻了翻,发现何家每三日便有一辆马车来回宁王府,车迹行踪隐秘,一连四月,风雨无阻。”

“你的意思是……宁王府有人病了?”他蹙了蹙眉,“凭阑当初所受都是剑伤,没道理这么久还不痊愈,也绝对没有三日医治一次的必要。”

“会不会是喻妃病情恶化?”

他摇摇头,“以我对皇甫弋南的了解,他不会将喻妃留在王府,那里头住着的八成是个幌子。”他霍然抬眼,“这么说来……难道是皇甫弋南?”

……

十二月二十三,小年夜。

宁王府后堂回廊里,女子伸长腿靠坐在廊下,垂眼看着一缕细雪被风卷进来打着旋儿落在鞋尖,她抬手微微笼了笼身上的雪色狐皮大裘。

这是今冬的第三场雪了。北国的冬天比南国冷许多,可即便如此,她却总爱自顾自坐在这个回廊里吃冷风。

四月前,吕仲永第一次来王府时曾无意问起,说这回廊到了冬天一定很美吧,她当时嫌他嗦随口答了句“也许”,真到了冬天却不知怎么想起要来这里看看。初来时觉得也不过如此,直到有一回霁夜和皇甫弋南来过,忽然就发现这回廊挺耐看的,当然,除了风大这点不太好以外。

穿越一年多,她几乎一刻不停地面临危险,见招拆招忙得无暇他顾,即便在宁王府住了数月也从未真正将这里当作家,因此吕仲永说的那些景致,她竟是从未注意过。可不知为何,自四月前的某一天起,她忽然就有了赏景的兴致,也渐渐觉得王府的一草一木都好看了起来。

尽管心里还是有很多想不通的问题,也隐隐觉得风雨欲来,她却不太愿去深究,不愿去想等她有了自保的能力是否仍要坚守初衷带着江世迁离开这里,也不愿去想当有一日皇甫弋南和微生i为敌,她该如何。

有一次她指着自己问商陆:“我这样算消极避世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