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这个时节是寒季,相当于范禹以前知道的冬天,只是他原本住的那座城在冬日里偶尔会见到雪,可在这处,是断见不到雪的。所谓寒也寒不到哪里去,最冷的时候也只需里头穿一件,外面再罩一件夹厚一些棉层的袍子也就行了。
相同的是,到了这样的冷天,但凡见得到晚晴,那个西斜的日头都像是能滴得出血似的。
这日范禹在快近黄昏时就下山要去他的呱呱摊档上转一下。他家这呱呱的生意早都开始上、下午都在做了,早都不在下午一时就收档不做了,而是一直做到晚上七时。上一回继给夏侯乙酒楼里供货一事一切排布妥当、生产上了稳定的正轨之后,他紧接着就是又购置了一辆与先前的用以卖呱呱的板车一样的板车――相同规格方显得整齐划一,每辆板车后安排两个人盛呱呱、拨调料。这两辆板车都被刷了掺仿金的金粉的亮黑色的漆,显得尤为高档,且也不再是人力拉车了。他上回购买牲口时,特意买了两匹一样高、差不多肥瘦的枣红色的马。深红配亮黑,很相衬。
这呱呱卖一天,那马就陪着摊档上的范禹的帮手们站一天,就保持着它们原本拉车时的那个方向那么地站着。马横竖在哪儿都是站着,也不会嫌累。动也不动的,像两尊雕像,倒衬得这个摊档上卖的东西矜贵得很。
范禹由大启街北端朝他家摆摊的这一头走了过来。夕阳V红,由他右边斜着照了过来,映得他这个人一边是浸润在了一种怪异的血红里,一半又在相映衬之下变得极黝暗。
快落山的太阳由那头照过来,直晃他家摊档上的帮手们的眼,一般这个时段他们都不抬头朝西面看,对由北面过来的人也有些看不大真切,直至范禹走近了,他们才认出来是他,忙有些恭肃严整地打了声招呼:“范禹。”跟着又忙他们手头上的买卖去了。档口还是围着一圈人,兴许还未到正经吃晚饭的时候,人还没有聚集得那样密,兴许再过三刻钟,这里就要里三层外三层了。
他们那两个宅子里的人都已受之前第一批被买进宅里的那些人中的那一个相当聪悟的十五岁小囝的点拨,心里明白虽说婆婆是他们这一群人名义上的东家,但其实真正说了算的是眼前这一个。但是这一个从来也不将这一层挑明了,看似他自己都不想将他自己的这一层身份摆到明路上,故而他们也不好直呼他“东家”,就还是按婆婆一开始关照他们的:这个人是范禹,你们就叫他范禹,我不在的时候,什么问题都要听他的,他说什么都要去做,半点都马虎不得。
而事实上,就算是婆婆在的时侯,与范禹两人同时出现在宅子里的时候,也只有范禹一个人在说话,说这要如何做,那要如何做,这个什么时候要完成,那个什么时候要完成。多数时候婆婆是什么都不说的,只管大家的吃喝与检查一下范禹交代下的事情有没有被完成好。
这样一副形景持续的时日久了,纵这宅中一众囝们并没有那个第一个发现这事的小囝那样地机灵,也是心里都能渐渐明白过来的。
范禹这趟来,也就是看看生意如何。见一切如常也就满意了,想着等一会儿要么去市集上转转,买几只陶盆回去也好用来种姜,但他记得这么久以来在那个市集上逛也不见有卖陶盆的,兴许城东的市集上没的卖陶盆,不过先过去问问也好。
范禹见这里档上生意也就是在照常进行着,就要转身回去了,他先跟那几个帮工的说了一声他要回去了,之后就调了头,又往北走去。
哪知这时被人由后头喊住了,听声音好像是祟侯免。
他一转过头来,一看,还真是祟侯免。他还挺高兴,毕竟又因一段时间的事务繁忙而没去找过这人了,这回在街上遇上了,自然要高兴地说上两句话。
哪知他朝这人走近了两步,就见这人神色并不善。他还正欲问清楚这人怎么了,就被这人扭着手臂朝街南拖过去。
由范禹的这个呱呱摊档到祟侯免的大康酒楼并要不了多少路程,可能十分钟不到也就走到了。
可祟侯免并没有将范禹扭去自己家的酒楼,而是直接登堂入室,扭着他一道进了开在对门的夏侯乙的那间侯乙酒楼。
扭进去了后,只与他二人在别人家的柜台前头停住。伫立许久,不动,不言语。范禹大致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可是他心中只是在慨叹这人的情商到底是有多低,要是他自己遇上这样的事情,一般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并没有白纸黑字的口头协定,当初也只是那样说说而已,关系在、人情在最重要,若为了这么一桩卖糖的小事扯破了两家的脸皮,反倒相当不值当,日后如何好相见呢?
这人却还一副要拿着这些凉棒当一项事实证据一样地仿佛要跟他对薄公堂一般,令得范禹不禁怀疑这人真有二十六了吗,还有他那盘生意是怎么做出来的。
范禹又想到兴许祟侯免本来不会这样气的,或许也只是因为自己将这凉棒的生意给了他死对头表弟他才会这样地动怒。
于是范禹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将这事大事化小了。竟也只是伫立着,只等着眼前这人先开口。
祟侯免还真先开了口,第一句就是:“这是什么!枉我那样信任你,这玩艺摆在这里卖了这样长时间了我也没想着查一查。哪里晓得都卖了这么久了,你们两个偷偷摸摸的,你说,你图他什么好的?”
范禹答:“没图什么,赚钱呗。我真不是有意的,本来没想着要做这买卖的,谁知在这里被他开了一个头卖开了,就索性卖下去了。”回答得冷冷的,似乎不愿意与他深谈这些其实可以一笔带过的事情――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祟侯免刚想说些什么,这时夏侯乙竟也由二楼下来了,可能是有人通报了他对过那个死对头竟跨足进了他们家酒楼了,于是他就下来了。
范禹是没想到夏侯乙竟然今天在他酒楼里。
只是望着他,夏侯乙一路由二楼下来时,与范禹四目交接,大致也明白他表哥今日是为何故而来。
他由楼梯口穿堂一路走到柜台前,问他表哥:“无事你上我们这儿来做什么?”祟侯免答:“什么叫无事?”夏侯乙则说:“我知道,不就是一个糖棒的生意吗?也值得你这样大惊小怪的?”祟侯免则答:“防微杜渐似乎很重要。”夏侯乙一边的眉毛被他自己不自觉地上挑了挑,似乎是表达着对他这说法的不认同,问:“你到底是做了什么对他好的事情,他一辈子就卖给你了?没记错的话,你好像也不是他东家吧。”
祟侯免的话被哽在了喉咙里,自知反驳不出,本想说“难不成你做了什么对他好的事,还是你俩在一起成日都做些什么好事”这一类胡扯的话的,可又因他毕竟是大家公子,束缚于一些仪规,今天扭着这个范禹上这头来在众人眼皮底下将事情吵嚷出来已是有伤脸面的一件事了,他在这一刻也断不可能再说一些混话、越说越离谱、越说越难听了。故而也只得任话哽在喉咙里。
范禹见祟侯免似乎此刻面子上也过不去,就出声宽慰:“你也别恼了,这事是我错,但真是匆猝之下发生的事,不是我有心的。不如你看看你那头卖不卖得了那个暖体糖,我将暖体糖做去给你,不也是一年四季有得卖的吗?”
祟侯免一听,刚要说些什么。就听夏侯乙说道:“你还有暖体糖?我上回问你,你不是说只有凉棒这一样的吗?怎么又出来一个这个糖,听上去像是他一早就知道了的。”范禹刚要对他解释,祟侯免也不知是不是因听了夏侯乙的话在恼着,就对范禹说:“你现在是可怜我吗?补救送我些暖体糖卖一卖?”
范禹刚想着:给脸不要脸。随即就因心中的这一情绪,想要脱口说出“不要就罢了”这样的话。可又一想,这么一来,自己就落得情智与今天的祟侯免差不了多少的地步了,又一想,这人正在气头上,若还是跟他硬对着来,伤了和气,日后怕是真就不好相见了。
于是他就紧忙地放下了心中的那一情绪,想要说两句顾全祟侯免的面子的好听话,至少让大家在这个柜台前先把恩怨暂放下再说,别弄得这里像是三个人一出戏似的――他们演着,堂里食客正好看看好戏似的。这样太难看。
可他还没说上话,夏侯乙就说道:“你不要刚好,我正好拿来卖。给脸不要脸!”
一说,祟侯免真怒了,满面盈着愠色,像是要由鼻尖处裂开来似的,叱道:“什么给脸不要脸!他是什么人,我用得着他给脸吗?还是他是你什么人,恃着有你的庇护,轮到他来给我脸了!”说得也确是这么一个道理,范禹听了后也认了,只是这样大庭广众之下,他二人中哪一个都不知克制自己的情绪,只会越吵嚷越烈,明明每人少说半句,事情也就了了,偏偏就是每人都要多说半句,一里一里地叠加起来,到最后不得收拾。
且问题是,他们两个不得收拾也就罢了,横竖看样子他们这两兄弟该是由小吵到了大的,可是做什么要把他扯进来。
于是,他觉得这种事非之地还是不久留得好,故而一句话也不多说,旋脚就走向这大堂的门口,要自顾地家去了。跟气头上的人没什么好说的。
哪知这时祟侯免向后退了两步,一把扯住了范禹的胳膊肘子往回带。范禹这时终是有些恼了,问:“你有完没完!”祟侯免则说:“你把话说清楚,你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他才会这样说?”
范禹声音冷到要结冰:“我跟他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我也没仗着他些什么。我给不起你脸,你也没有不要脸。”
祟侯免本是在一种盛怒之下,却陡地被他这声音的这样一种温度骇住了,像是兜头有一盆凉水就这么浇了下来,将他在怒气中显得相当灼热、很不清晤的脑袋一下子给浇凉了。
范禹跟着说:“是我有错在先,我为了赔不是,想要请你继续跟我一起弄那个暖体糖的买卖,并没有在可怜你,只是因为我怕你生气、根本不敢开罪你才有了那样一个提议罢了。”
祟侯免没想到这人会将话这样来说,倒是顾足了他的面子,于是怔了一下,不知怎么接这话。
这时,夏侯乙说道:“你不用怕开罪他,他不要那个就算了,正好给我,我这里求之不得。”范禹给他递了一个眼色,意思是:别说了。
祟侯免看到了那个眼神,心里很不舒服,像他们两个是一路的,而自己就这样成了一个局外人似的;像是他们之间有有如暗号一般的眼神示意,而自己则是被他们摒绝在外的一样,虽表面上神合,而实则意不合的一样。
但他将心中的不快压下去了,不然与夏侯乙的口舌之争将会无了无休,倒不如敲定些实在的。他只狠狠看了夏侯乙一眼,转而对范禹说:“明早就送与他这间铺子里一样多数目的暖体糖棒上我哪儿去。”范禹答:“宽限我一天,这会儿哪有那个材料买。我后天早上一定送去。”
他心里想着,这回真是亏,本想着种姜的,这会儿姜还没种出来,倒要先供上这个暖体糖了,不过看来也只能先买这里的贵价地辛来制糖,等到姜种出来后再用自家种的去替换掉那一部分买姜要花去的高成本。
他觉得这时不能跟祟侯免说什么“再容我三个月,容我把姜种出来再说”这样的话,刚算是把这人的心情平复了,要是再谈什么条件、不依着他来,只怕他又有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