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0 - 爱在会计师行 - 易从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爱在会计师行 >

☆、chapter50

石晓娴说的EPR(EngagementPerformanceReview)是事务所对员工进行项目绩效评价的表格,每个员工的每个项目结束都需要填一份EPR。

内容包括项目的时间,共计多少个工时,在这个项目中完成的工作内容,自我评价。员工自评后,提交给项目的AIC(现场负责人),AIC评价后再提交给项目经理MIC,形成对员工的最终评价。

评价共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BE(BelowExpection)、MSE(MeetSomeExpection)、ME(MeetExpection)、EE(ExceedExpection)、SEE(SuperiorExceedExpection)、分别表示低于期望、符合部分期望、符合期望、超出部分期望、完全超出期望。最终会根据这些EPR决定员工是否能够升职,以及升职后的薪水。

冉冉回到座位上之后,对着自己从入职之后到现在的schedule(项目工时安排表),把这一年的项目都理了一遍。从最长的项目开始,因为schedule是计算标准工时的依据,每天8小时,每周5天,再加上经理和合伙人批准认可的OT(overtime)加班单上的时间,就是员工可以在EPR上填写的实际工时。

冉冉先写了那些中期和年审都去做的项目,五六个项目下来工时的要求已经达到了,但是大家好像都习惯了会多写几份。

她又看了下schedule上面那几个只在中期时候做过的项目,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打开了一张新的word。复制了EPR的格式,在EngagementCode后面的那个空栏里写下了季长青做MIC的那个IPO的项目号,把自己在这个连现场都没有去过的项目中完成的底稿内容、学习到的理论和方法、收获与感受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敲了上去。

这样一张张EPR填下来才发现,竟然做了这么多项目!如果一般人每□□九晚五,每周工作40小时,那自己平均每天要工作11到12个小时,这样一年下来,工作时间至少比别人多三分之一,虽然OT单上老板批的,愿意支付加班费的并没有那么多,但是这确实是实际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啊!

这样的一年,她已经习惯了忙的时候忙死,闲的时候闲死,习惯了小区保安异样的目光,也习惯了明明还在单位加班却告诉妈妈已经回家……有早上困的爬不起来恨不得能睡死过去的时候;也有纠缠在一堆似乎永远都没法对平的数字底稿之间抓狂的时候;而最糟的当然是WS的那一次,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却仍旧没有想过放弃。

虽然,并不能马上知道那些项目负责人、经理,还有合伙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她真的觉得已经可以为了那个凭借着耐心、毅力和不断自我成就的念头,而坚持了一年的自己默默地点一个赞!

员工们的EPR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陆续发给各自的AIC,AIC再发给MIC,等到MIC的意见出来之后,终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小黑会”。

之所以叫“小黑会”,因为这个会议只有经理以上的人员才能参加。他们根据EPR,在这个会议上交换对员工的评价,来决定员工是否能够升职,升职后薪水的定档;或者延迟升职,更糟的,有可能被裁掉,或者劝退。

能够顺利升职固然是好的,而升不了的,员工也几乎没有申诉的机会,整个过程就是经理们在吵来吵去。不论是对于级别低的员工,还是级别高的。

其实每个经理都有经常用的senior。

有些是对方的能力真的很强,有些是因为比较搞得定客户,有些可能是因为跟自己特别的投缘,就会经常在某个项目上一直用这个senior做AIC,或者这个AIC就是从A1一直跟上来的。

几年下来,经理之间都形成了一定的默契,这个人是我的,那个人是你的,我要他的schedule,你不要和我抢。

所以在每年的小黑会上,每个经理自然都会为了“自己的人”火力全开,不光是正常的升职,还要尽量去争取能拿到top,因为top的薪水会比average高一些。而要拿到”top“的人,EPR中至少要有EE――超出期望。

有这样的员工吗?当然有,石晓娴就是。

还有,当年的季长青也是。

无论每年的标准是什么,硬性的还是软性的,是CPA过了几门,还是交上来的EPR中有几个EE,他都能满足。

他靠着众人的肯定拿到top,到他自己升了经理之后,对待员工的评价也自然是客观公平,绝不偏私。所有他写过的EPR,也都是实事求是,该怎样就怎样。

毕竟事务所员工的结构是金字塔型,A1最多,A2次之,越往上人越少,每次的小黑会都是从A1的评价开始,以senior3及以上结束。会程几乎持续一天,所有的和合伙人、经理和HR的负责人都必须出席,如果有人出差在外,通过电话会议或者网络视频,也一定要参加并且表达意见。

“好的――那我们现在要开始啦!还是从A1开始。”在Dylan一旁的HR负责人Sharon发话了。“按照工号顺序来吧――王洵。”

Sharon的话音刚落,会议室中央的投影上已经打出了王洵的入职照。这样就不会有人听到这个名字却想不起来谁――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员工的增多,不同级别没有一起做过项目的人确实有可能互相不知道名字,但是在公司见着就会觉得眼熟。

而每个经理对员工的印象,除了来自他们在自己项目上的表现,也会通过回到公司之后被抓来□□工的(不上schedule),或者就是处理复印、收传真、整理函证之类的零碎事情来判断。这些临时帮个小忙的,日理万机的经理们是有可能连名字也不问的。

王洵是Club的成员,各方面都得到经理们的肯定,有经理甚至打出了SEE,其他的也有EE,众口一词的夸奖,这小黑会一开始的氛围还真是难得的和谐。之后的几个人也都无惊无险的。

“下一个――简凌。”Sharon头都不抬,手指头还在笔记本键盘上继续敲击着。

一直都很严肃的经理和合伙人们此时嘴角都浮现出谜一样的微笑,看着薛景程。

“我回避,回避――”薛景程举起双手,放在胸前,自觉地从大会议室退了出去,临出门前还用求助的眼神看了眼季长青,季长青不置可否地笑了。

门刚被关上,高级经理陈克就忍不住发表他的意见:“这个薛景程啊――对简凌太纵容了!自己一个IPO排了简凌那么久,现场十几周不算,回公司也还要占着schedule,私心实在太明显。”

“我觉得做谁的项目倒是其次,关键还是态度啊,还有technical怎么样。如果AIC对她的工作都很认可,经理就算是薛景程又有什么关系呢?”和薛景程、季长青都是一届的经理魏巍说道。

“嗯,她做过我的四喜物流。除了有时候娇气一点,对工作环境和吃住的条件要求高一点,其他都还好。A1嘛,只要肯干活,不和客户发生什么冲突,就都说的过去啦!”

“就是――她注会今年也过了两门呢!”

季长青没想到大家对简凌的评价都还不错,本来还在为了如何美言而搜肠刮肚,要说的中肯而不让人觉得是有意偏袒,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除了在CLUB当实习生的时候,简凌还真没有做过他任何的项目。

“Schedule一空下来,就被薛景程book,当然有空看书复习咯!”陈克大有以一敌百的气势。

“□□月份的时候在公司的人还是蛮多的,也不是CPA都过了两门,说明这个女生还是蛮有sence的。”季长青故作自然地顺着刚才的经理说,倒也反驳的陈克说不出话来。

“再看看下面的几份EPR。”Sharon冷淡的声音传来。

都是ME。

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下一个――”Sharon歪着头斜眼扫视了半圈,右手晃了晃电脑的鼠标。“冉冉――”

季长青刚刚放松的身板瞬间紧张了起来,下意识地拎了拎西装外套的前襟,略微向前倾着身子,两肘支在桌子上,十指相抵搭起一座小小的尖塔。

“冉冉的大项目除了罗菁的WS,只有季长青的ZT建工――“sharon的话音刚落,冉冉的counselor安礼冰就开始介绍,“她的小项目不少,所以EPR份数也比较多。”

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季长青警觉地收回了看向大屏幕上照片的目光。

在DEP,每一个A1在入职时都会被分配一个A2作为buddy,一个高级审计员或者经理作为counselor,前者主要是给与新人“生活”上的照顾和分享,而后者更多的是工作上的建议和指导。

而每次小黑会之前,counselor都会就自己的counselee的表现跟各位经理提前沟通,有些小的问题会被解决掉,counselor也基本上对每个counselee的绩效心中有数了。

“大家都知道小项目比大项目更考验人,无论是抗压能力,还是technique,在这届A1里都是数的着的。”安礼冰继续说道,一旁的几个经理纷纷点头,一看便知是给冉冉至少打了EE。

“可是她的那个大项目――却是搞出了大阵仗啊!”一个尖锐刺耳的女声,大家一听便知是任雅菲,就是那个看到冉冉从FS回到公司,恨不得用眼睛从她身上剜下一块肉来的高冷女经理。

“A1嘛,有时候跟客户关系处理不好也正常。”安礼冰当然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但还是很维护冉冉。

“正常?”任雅菲的声音又高了8度。”她那叫正常?不要说A1,你在公司这么多年跟客户吵过架吗?”

“WS的几个外方高管确实是不太好沟通啊!“见安礼冰被噎到,WS项目的经理罗菁站出来帮腔。

“Carol你都忍得了,凭什么她一个A1忍不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