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刘备成婚
刘备等人与张角辞别后,满心惆怅地踏上归程。良久之后,众人才得以从这种情绪中切换了出来。终于快要到家了,一路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众人的脸上开始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终于,他们抵达了涿县的庄园。安排好众人。刘备顾不上歇息,急急忙忙地去拜见自己的母亲,快一年不见了,不知道母亲可还安好。
见到母亲,他面带喜色,兴奋地对母亲说:“娘,孩儿此次外出,遇上了一桩大好事呢!”
母亲好奇不已,问道:“究竟是何事呀?瞧把你乐成这样。”
刘备激动地回应:“孩儿这次在洛阳正式拜入了先生的门下。并且还在先生的安排与蔡邕先生的女儿订了婚!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母亲听闻,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我儿真是好福气!蔡邕先生乃当世大儒,他家的女儿必定十分的优秀。”
刘备笑着点头:“是啊,孩儿也这么认为。所以一回来,就赶紧来向您禀报。而且蔡先生父女也跟着孩儿回来了。您看什么时候双方见一面,正式将这件事给确定下来?”
“这个么,孩子,这件事不适合母亲出面。你得去找你元起叔父,还有一众宗室长老。”
刘备缓缓点头,仔细的消化了一番,回道:“好吧,就听母亲的。”
说完,刘备又匆忙出门,去拜访叔父刘元起以及其他在家的一众宗室长老们。见到他们之后,刘备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诚恳地说道:“诸位长辈,侄儿有一事相求。”
刘元起微笑着询问:“贤侄有何事?但说无妨。”
刘备红着脸说:“侄儿在老师的安排下,与蔡邕先生之女订了婚。侄儿恳请各位长辈帮侄儿操持一下婚事。”
刘元起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刘备,心中满是欣慰:“哈哈,这可是大喜事啊!我等自然愿意帮忙。放心吧,我们这些老家伙一定会把这场婚事办得热热闹闹、妥妥当当。”
其他宗室长老们也纷纷点头赞同:“没错,这可是咱们涿县老刘家的一件大喜事,必须要好好操办。”
刘备感激涕零地说:“多谢诸位长辈,侄儿在此谢过。”
就这样,刘备的婚事在一众长辈的操持下开始筹备了起来,整个家族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此时的刘备则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婚礼的到来,憧憬着与蔡氏女子共度美好时光。
消息一经传出,两家亲家很快便相聚一堂,共同庆贺这一喜事。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的日子,涿县庄园内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与欢乐的氛围。
蔡邕带着家人,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庄园。刘备一家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他们满心欢喜,期待着这次聚会。众人相见,拱手行礼,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进入正厅后,众人按照身份地位依次落座,现场气氛热烈而和谐。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如潺潺流水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尤其是当刘母看到蔡邕的女儿时,那份欢喜之情难以言表。只见蔡家女儿举止优雅大方,仪态端庄得体,尤其是那双明亮而聪慧的眼睛,更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刘母紧紧拉住她的手,仔细端详着,眼中满是喜爱之情。无论是她的举止仪态,还是才情气质,每一个细节都让刘母感到由衷的欣慰。她对这个即将成为自己儿媳的女子非常满意,心中暗暗庆幸自己的儿子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出色的伴侣。这种满意度不仅体现在她的言辞之间,更体现在她那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之中,让人深切感受到她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在家族长老们的精心筹备与安排之下,到了选定的黄道吉日,刘备便与他那娇俏可人的小娇妻蔡贞姬在涿县庄园内举行了一场盛大而喜庆的婚礼。整个庄园被布置得美轮美奂,处处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氛围。
此时的庄园内张灯结彩,一片欢腾景象。鲜艳的红色绸缎和红彤彤的灯笼挂满了每个角落,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喜悦,欢快地舞动着。那随风飘扬的红色绸带像是在尽情展示着欢乐的氛围,而高高挂起的喜庆灯笼则如同明亮的星辰,向世间宣告着这幸福的一刻。
庄园里早已精心布置好了宴席,一道道美味佳肴摆满了一个个桌案,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刘备更是在庄园门前热情地摆开流水席,邀请乡亲们一同前来共享这份喜悦。他亲自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到来的宾客,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在宴会期间,刘备兴致勃勃地陪着众人小酌几杯,畅谈家常。当大家欢声笑语时,他甚至情不自禁地起身,与兄弟们一起翩翩起舞,放声高歌。他们的歌声回荡在庄园内,充满了欢乐和温馨。这一刻,所有人都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共同庆祝着这个美好的时刻。
时间终于到了仪式开始的时候,阳光仿佛也为这特殊的日子增添了一抹璀璨的光彩。刘备此时身着红黑相间异常庄重的礼服,那黑色的锦缎上用暗红色的丝线绣着精致的纹路,既能彰显出他的威严与大气,又无形中透露出一种别样的沉稳与内敛。他身姿挺拔,眼神中满是喜悦与期待,那坚定的步伐仿佛在宣告着对未来生活的担当。
蔡贞姬则身着一袭红色的嫁衣,如丝般的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嫁衣上精美的刺绣,栩栩如生的凤鸟图案,无不展现出了极致的工艺之美。此刻的她头戴凤冠,珠翠摇曳,面容娇艳,眼睛看着刘备,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幸福。
亲朋好友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他们身着盛装,脸上带着诚挚的祝福。有的手持贺礼,有的面带微笑,每个人都为这对新人感到由衷的高兴。
当看到刘备和蔡贞姬出现在大堂中央时,众人不约而同地发出阵阵赞叹之声。他们纷纷走上前来,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一位年长的长辈,满脸欣慰地看着新人,语重心长地说道:“愿你们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一位年轻的朋友则兴奋地说道:“恭喜你们,愿你们的生活充满甜蜜与幸福。”
祝福之声此起彼伏,在大堂中回荡着。
。。。。。。
到了吉时,在司仪庄重而沉稳的安排下,婚礼的进程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司仪身着华美的长袍,手持礼册,声音洪亮而清晰。他首先宣读了婚礼的开场词,向众人介绍了这对新人的美好爱情故事。
接着,按照传统的婚礼仪式,进行了三拜之礼。刘备和蔡贞姬面向天地、高堂和彼此,郑重地行礼,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对长辈的感恩以及对彼此的承诺。每一次行礼,都伴随着亲友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随后,司仪又进行了交换信物的环节。刘备拿出一枚精美的玉佩,轻轻地为蔡贞姬戴上,那玉佩象征着他对她的珍爱与守护。蔡贞姬则拿出一方绣着鸳鸯的手帕,递给刘备,手帕上的鸳鸯栩栩如生,寓意着他们夫妻恩爱,永不分离。整个婚礼过程庄重而温馨,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和祝福。
涿县的父老乡亲们也受邀参加这场盛大的婚礼,他们欢声笑语,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尽情享受着欢乐的时光。老人们则坐在一旁,看着新人,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婚礼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精彩的表演。舞者们翩翩起舞,乐手们奏出欢快的旋律,将婚礼推向了高潮。
那热闹的场景,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记录着人生的美好瞬间。刘备和蔡贞姬在众人的见证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充满幸福和美满。
身为伴郎的关羽则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身姿挺拔如松。他的目光投向不远处,那里,自家的妻儿正与伙伴们欢快地打闹着。看着那温馨的场景,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一抹温柔至极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融化坚冰,满含着对家人的深深爱意。
片刻后,他缓缓转身,面向众兄弟们。此时的他,豪迈之气尽显无遗,仿佛战场上威风凛凛的战神。关羽随手端起一碗酒,那酒碗在他手中稳稳当当。他环顾四周的兄弟们,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兄弟们见状,也纷纷举起酒碗,期待着与他共饮。关羽大声说道:“今日是吾兄长大喜的日子,兄弟我也不废话了,弟兄们,干!”
说罢,他将酒碗高高举起,然后一仰脖,与兄弟们一饮而尽。那豪爽的姿态,令人赞叹不已。
饮完酒后,他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那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豪迈与快意。他的眼神中,除了豪迈,还透露出对刘备这位兄长的忠诚与祝福。他深知刘备的志向与抱负,也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他在心中默默为刘备祝福,愿他与嫂嫂携手相伴,共创美好未来。同时,他的眼神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心,他相信,在刘备的带领下,他们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业,为百姓带来安宁与幸福。
另一边,张飞等一众小辈们正站在那里,脸上露出几分无奈又羞涩的神情。他们被家里的长辈们围着,不停地催促着赶紧结婚。张飞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与茫然。他挠了挠头,露出那标志性的憨厚笑容。他的目光扫视着周围喜庆的氛围,那热闹的场景、幸福的新人,让他的心中也渐渐升起一丝向往。
家里的长辈们在他耳边不停地念叨着,话语中满是关切与期待。“飞儿啊,你也该成家了,早日成家立业,为家族增添新的活力。”
长辈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盼。张飞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他也明白长辈们的良苦用心。他知道,家族的繁荣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而自己作为家族中的一员,也有责任为家族的延续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看着长辈们,微微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量着自己的未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能像兄长一样,找到一位心仪的女子,携手走过人生的旅程。
蔡邕在女儿成婚之后,便决定留在涿县这个宁静祥和的地方隐居起来。这里远离尘世的纷扰,只有青山绿水和清新的空气,宛如一处世外桃源。
在闲暇之时,蔡邕总是迈着稳健的步伐前往学堂。他身穿一袭素色长袍,神情专注而庄重。每一步都带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仿佛他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这些年轻的学子们。
学堂里传出阵阵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清晨的鸟鸣一般动听。蔡邕静静地站在讲台上,手中捧着一卷书卷,眼神深邃而睿智。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
他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学识与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这些年轻的弟子们。他的教导犹如春雨般细腻,滋润着年轻一代的心灵,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他用耐心和爱心,点燃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之火,激发了他们追求真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