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得遇子龙
光和七年,这一年的天空犹如被烈日无情炙烤,大地干涸龟裂,天下大旱,百姓于酷热与缺水的困境中苦苦煎熬。然而,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有一个人却怀揣着改变命运的决心,他就是张角。
张角,这位胸怀壮志之人,邀约众多信众,毅然决然地决定在三月五日高举反汉大旗。他们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句震撼人心的口号为引领,凝聚起强大的力量。这句口号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的夜空,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张角精心谋划部署,一方面派遣人员悄然在衙门的大门上写下“甲子”二字作为标识。这两个字仿佛神秘的暗号,静候关键时刻的触发。每一次看到这个暗号,人们的心跳都会加速,因为他们知道,那将是他们奋起反抗的时刻。
另一方面,张角委派马元义奔赴荆州、扬州等地,全力以赴召集数万人前往邺地进行筹备。这些人中有的是农民,有的是手工艺人,还有的是落魄士子,但他们都怀着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汇聚在一起,准备迎接一场伟大的变革。
与此同时,张角也没有忘记利用自己在民间的影响力来扩大势力范围。他四处奔走,宣传教义,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革命中来。他的言辞慷慨激昂,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而在洛阳,张角多次冒险潜入城中,暗中与宦官封胥、徐奉勾结,试图实现里应外合的战略布局。他们密谋策划,商讨如何推翻汉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尽管这个计划充满风险,但张角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光和七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张角等一众太平道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等待着那个决定性的时刻到来。他们相信,只要时机一到,他们就能一举推翻朝廷的统治,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充满戏剧性。
在起事前一个月,张角门下有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或许是在利益的诱惑下,又或许是出于恐惧,竟然在起事之前选择向朝廷告密。他供出了京师的内应马元义,这一背叛之举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巨浪。
马元义被处以残酷的车裂刑罚后,朝廷加大力度缉捕信奉太平道的信徒,一时间牵连甚广,多达千余人受到株连。同时,朝廷下达命令给冀州,要求全力以赴追捕张角。
然而,这场变故突如其来,使得张角不得不提前一个月行动,于二月仓促起兵。
张角挺身而出,自称为“天公将军”,他的弟弟张宝和张梁则分别以“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的名号,在北方冀州地区毅然决然地举起起义大旗。他们奋勇无畏地烧毁官府,毫不留情地杀死吏士,并四处肆意掠夺。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七个州二十八个郡都卷入了激烈的战斗之中。黄巾军如汹涌澎湃的海浪般势不可挡,州郡接连失守,吏士们惊恐万分,纷纷逃离。这种局面犹如一记沉重的铁锤,猛烈地撞击着京都,使整个朝廷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皇帝刘宏亲眼目睹了太平道那令人畏惧的力量,他的内心被惊慌和恐惧所填满。于是,他匆忙地在三月戊申日下达了一项重要的任命——让何进担任大将军,并率领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驻在都亭。何进接到这个重任后,立即行动起来,紧急整理武器,全力以赴地镇守京师,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捍卫着帝国的核心。
与此同时,皇帝还亲自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在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个京都的重要关卡设立都尉驻防。这些诏令如同一阵疾风骤雨般迅速传遍了各地,要求各地必须严加防范。此外,皇帝还下令各州郡积极备战,训练士兵,整理武器,召集义军。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皇帝就像一个在狂风暴雨中努力掌控方向的船长,拼尽全力维持着朝廷的稳定。
皇甫嵩在此时勇敢地上谏,要求解除党禁。他深知,在这个危急时刻,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皇甫嵩提议拿出皇宫钱财以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以此提升士气。吕强也对汉灵帝进言:“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
皇帝刘宏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接纳了他们的提议。在壬子日,皇帝大赦党人,发还各迁徙之人,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以及民间有深明战略之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朝廷试图通过这些措施,汇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对抗黄巾军的威胁。
而另一方面,朝廷又紧急派遣精兵镇压各地乱事。卢植领副将宗员率领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展开艰苦的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以及刚招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气势汹汹地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孙坚带着同乡里少年以及招募的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儁军联合。庚子日,张曼成勇猛攻杀南阳郡太守褚贡,积极响应张角的起义。
首战告负!四月,朱儁军被黄巾军波才击败,无奈只得撤退。皇甫嵩别无选择,只能与他一同退守长社,然而他们却被波才率领的庞大军队团团围困。此时的汉军不仅人数稀少,而且士气低落,仿佛陷入了绝望的困境。与此同时,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了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更是杀害了幽州刺史郭勋和太守刘卫。这一系列的失利使得汉室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境地。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汉军必须要尽快找到应对之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常山国,国相府内,一片宁静。刘备静静地坐在桌前,眉头微皱,目光凝视着手中冀州前线传来的战报。他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仿佛那沉重的叹息能将心头的忧虑释放出来。
张角兄弟带领太平道众,如今已经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他们像赌徒一样,毫不顾忌后果地选择了直接梭哈。刘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感慨万分,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何至于此啊!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天下大事岂能如此莽撞行事?”
紧接着,刘备拿起朝廷传来的旨意,看着上面准许地方自行招募兵马,并就地镇压黄巾之乱的话语。他又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他心里清楚,这意味着皇帝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彻底的顾头不顾腚了。
然而,在这混乱的局势中,刘备似乎看到了一丝生机。他暗自思索着,或许这正是自己的一个绝佳机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决定采取行动。
刘备迅速安排人员张贴榜单,招募兵马,扩充自己的部曲。他决心要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相信,只要抓住机遇,努力奋斗,就能在这片乱世中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常山国的一处静谧的乡下之所,赵云的兄长悄然伫立一旁,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正在刻苦锻炼的弟弟身上。望着弟弟那充满力量与活力的身姿,他的内心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股深沉的懊恼之感。他极为清楚地知晓,自己当下的身体状况实在是糟糕透顶,毫无疑问,这已然成为了弟弟前行道路上的阻碍。
兄长缓缓踱步至赵云身侧,凝视着满脸汗水却依旧刚毅不屈的弟弟,轻声说道:“子龙啊!你且瞧瞧如今这局势,黄巾逆贼在四处横行肆虐,天下一片动荡不安。皇帝陛下已然下达诏令,令天下的豪强们自行招募兵马,就地镇压那些黄巾余孽。吾弟你拥有这一身非凡卓越的勇武之力,此时此刻,正应当出山为天下百姓贡献力量啊。”
赵云听闻兄长的话语,脸上瞬间浮现出担忧之色,目光紧紧地凝视着兄长,说道:“可是兄长,如今你的身体处于这般状况,我又怎能放心地离去呢?”
兄长的眼神中透射出坚定无比的光芒,语气决然地回答道:“放心吧,为兄短时间内还撑得住!你不必为我忧虑,只管放心地去吧。”
赵云的脸上仍旧带着迟疑之态,再次问道:“兄长觉得我真的能够出山了吗?”
兄长郑重地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期望之色,说道:“是啊!我听闻常山国国相刘备刘玄德为人仁义至极,吾弟你应当前往追随于他。以你的才能,必定能够在他的麾下大展宏图,为这乱世带来一线希望。”
赵云听了兄长的话,微微低下头,沉思了片刻之后,抬起头来说道:“好吧,那我就去看看。倘若这位玄德公真如兄长所言那般仁义,我定然会全力辅佐于他,也算的上为天下苍生谋取福祉了。”
这一日,阳光如璀璨金芒,倾洒于大地之上,刘备身着一袭华贵大气的长袍,长袍在微风中肆意舞动,尽显其非凡卓绝的气度。他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在招募处来回穿梭,忙碌地视察着。此处人潮如涌,喧嚣震天,热闹非凡。众人的脸上,既有对未来的热切期望,又隐含着对未知命运的丝丝不安。
刘备神色凝重,双目如电,威严地扫视着每一个前来应募之人。他微微蹙起眉头,心中反复思索着,在这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乱世之中,自己身为汉室后裔,肩负着拯救苍生的重任,究竟该如何组建一支无敌之师,为天下百姓谋得安宁与和平,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以不负祖宗之荣耀,不辱英雄之使命。
突然间,刘备的视线被一道身影深深吸引住了。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个人牵着一匹雄壮威武的白马,正傲然挺立着。这个人看上去十分年轻,身姿挺拔得像苍松翠柏一般,无论风吹雨打都无法动摇他的坚定立场。
他的面容英俊非凡,就像是上天精心雕刻出来的杰作,每一个线条和轮廓都显得那么完美无缺。尤其是那双眼睛,深邃得如同浩渺星空,里面透出的坚毅果敢宛如钢铁般坚不可摧,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止他前进的脚步。少年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但身上散发出的独特气质却令人难以忽视,仿佛一道耀眼的光芒,刹那间照亮了整个世界,让人为之倾倒。
刘备心中骤然一动,在那一瞬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于他心间澎湃激荡。强烈的好奇恰似汹涌澎湃的潮水般迅速涌起,与此同时,敬佩之意也如同熊熊烈火在心中猛烈燃烧。他怔怔地凝视着那少年,只觉此人身上散发着一种别样的独特魅力,使得他不由自主地渴望去深入探寻更多。
片刻过后,刘备毅然决然地挺起胸膛,迈着沉稳且有力的步伐,大步流星地朝着那少年走去。他的每一步都蕴含着坚定与果敢,仿佛脚下的大地都在为他的强大气势而微微震动。他的脸上挂着温和而又不失威严的笑容,那笑容仿若春日里和煦的微风,轻柔地拂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又似冬日里温暖的骄阳,散发着无穷无尽的温暖与希望。他微微张开嘴唇,轻声问道:“小兄弟,来此为何?”
少年听到刘备的问话,身体犹如被一道电流瞬间击中,立刻有了反应。他迅速转过身来,动作干脆利落,快如闪电瞬间划过天际一般,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之感。
少年的脸上流露出恭敬之态,那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敬重,仿佛面前之人就是他心中的英雄豪杰。他微微弯腰行礼,然而腰板却依旧挺得笔直,彰显出他的坚毅与不屈。他的声音清脆洪亮,如洪钟大吕一般在空气中久久回荡:“参见玄德公!”
那声音中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又带着对刘备深深的敬仰之情,让人听后难以忘怀。
刘备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的目光如炬,在少年身上来回扫视,问道:“小兄弟认识我?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