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上巳节2 - 珠玉在前 - 玉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珠玉在前 >

第11章 上巳节2

笑声惊动了旁边车上的人儿。车上唱歌的女子掀开幂篱朝着这边t望了一下,冲着坐在赶车人旁边的侍从说了几句话。那侍从站起身来,高声喊道:“旁边的人,可是仇家凤小郎君?”

凤孙同青墨点了点头,青墨站起身来,“正是我家郎君。敢问君是哪位?”

那女子听言,从车上探出半个身子来,掀了幂篱,露出一张浓艳的脸来,“原来真是凤郎。”

凤孙低声同玉成嘱咐道:“无论如何,阿兄莫要抬头。”这才站起身来,施礼道:“仇家凤孙拜见媛珍县君”

李媛珍歪着头,露出一个貌似纯真的笑,“凤郎也要去看‘蟠桃会’?真是巧了,妾也要上山。不若同行。”

风吹起了凤孙的衣角,袖子,并他额前脑后的碎发。他如玉的脸上,露出一个远比他襟前的芍药更要明艳的笑容,“尔等且回吧,鄙同县君同车而往。”。

凤孙下车的时候在玉成的背后下力气按了一把,几乎把他半身都压在车上。玉成略有失落,却记得凤孙的话,并没有抬头。

那香车载着美人儿,一路飞奔而去。玉成站在车上,眺望见媛珍县君把一只手臂搭在凤孙的肩上,俩人不知说了什么,凤孙笑容明亮如天上的繁星。就在这个时候,车上突然探出一个人来,是原来跳舞的那个人。风吹散了他的头发,遮住了他的大半张脸。他冲着玉成遥遥举了举杯,一饮而尽后,遽然用力将酒盏扔了过来。玉成吓的赶紧坐回了车里,远远听见那人张狂的大笑起来。

青茗愤恨的唾了一口。原来,这李媛珍本是今上堂兄O山郡王的孙女,原本嫁给了礼部侍郎之子蔡清。蔡家举家谪迁后蔡清病死,这李媛珍便一直不能安分守己的寡居,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的身份,在江都府大兴风流事。“传言她那园子里养了好几十面首。江都府稍平头正脸的少年都被她招惹遍了。亏得大郎才刚没有抬头,否则啊,难保都被她掳走了。”

玉成频频的往上山望去,一脸的担忧焦急。青茗轻轻的抖了抖缰绳,调转马头往回走,“不知为何突然来了滩涂,曲水流觞的时候幸好贾夫子周旋着才遁出来,不料终究被她得逞了一回。”

玉成突然从车上跳下来,“我去救凤孙,你等回去告知父母亲前来救人。”说话间朝着莲华宫的方向奔去。

木儿站在车上喊了他数声,也不见玉成回头,急的团团转,“怎么办?”

眼看着玉成挥手间就跑出许远了。青茗气急败坏的扔了缰绳,“大郎真是个不稳重的,竟也不听全了再走。滩涂那个不晓得,莲华宫的云翳仙长是咱们仇家的世交。小郎就是知道到云翳仙长不会坐视不理,才会与她同车的。”

木儿呆呆的一脸怨愤的看着他,青茗烦躁的敲了一下他的头,“愣着干什么?还不追上去。”

玉成赶到莲华宫的时候,焰火正盛,漫天五彩,美不胜收。莲华宫前的前世今生池前挤满了各色的人。年轻的男女携手默默的许愿,双双同时各扔出一枚铜板,期待着愿望得以实现。人儿接踵摩肩,玉成使了浑身的力气,也挤不进去,反而惹来阵阵的埋怨。他心里一横,将前衣襟系在腰间,后衣襟撩起来盖住头,大喊一声低头便往里冲。人群不知道缘由,只得纷纷避让。玉成心里得意,脚下更是不停。突然听见周遭一片惊呼,自己脚下一滑,凉意刺骨,――他掉进了前世今生池里。玉成在惊恐交加,扑通起来,“救命,救命,我不会水。”众人却漠然观望,其中一个老者反而带头大笑起来,“站起来。”玉成这才发现自己正跪坐在池水中,他尴尬的笑笑,湿淋淋的从池中站了起来,水不过没他膝盖。

此时木儿同青茗也赶到了,一起把玉成从池子里拉上来。青茗已经笑的直不起腰来,木儿瞪了青茗一眼,心疼的给玉成擦了擦脸,把青茗的话转述了一遍。玉成这才放下一丝担忧。然而主仆三人在莲华宫转悠了一大圈,也没看见凤孙同李媛珍。青茗也急了,接连问了几个澄霖,不是说不认识仇凤孙,就是不认识媛珍县君。几个人只得分开找,玉成依稀记得莲华宫善堂后面有一个园子,住着的道人似乎是云翳的大弟子。他七拐八拐的拐进去,还真遇到了管理善堂的澄霞道长。澄霞是个浓眉大眼的高壮汉子,他低头打量了玉成一遍,伸出手来,“你要见我师父?”

玉成了然,“仇家玉成求见云翳仙长,还请澄霞道长引荐。”玉成在身上摸了一遍,也没找到钱袋,约莫是掉到池子里了。心里一急,从头上将白玉冠摘了下来,双手奉给澄霞。澄霞面上露出一丝疑惑,迟疑的将白玉冠举在灯下辨认了一下,笑道:“随我来。”

云翳住的地方外观看起来特别的简陋。茅草屋顶,竹子篱笆。篱笆院子内摆了石桌石椅,澄霞往那椅子上一指,“候着。”

澄霞在房门上敲了敲,屋内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何事?”正是云翳。

澄霞低声禀报了。

云翳似是嗤笑了一声,“仇家玉成?”

“正是”玉成站起身来,施礼道。

“呵呵。我如今不便见客,你有何事便说吧。”

玉成将李媛珍带走凤孙的事情原样说了,连带青茗的话也添油加醋的讲诉了一遍。

云翳笑道:“仇凤孙不会出事。”

玉成哪里相信,只一味的恳求。

云翳似是无奈,“好吧。”屋内悉悉索索了片刻,一个东西从窗户里飞了出来。澄霞伸手接了,看也不看一眼,便往玉成手里一塞。

“拿给李媛珍。”云翳说。

玉成疑惑的捏着那片东西,翻来覆去的瞧了半晌,也看不出是什么。再抬头发现澄霞不见了,屋内也熄了灯。他有心想敲门询问几句,却也不知如何再开口。转悠了半天,无奈从园子里转出来。刚走出园子,就看见一个年轻的小道士捧着一件道袍立在道边,见玉成道:“可是仇大郎?”

玉成施礼点头称,“鄙正是”。

小道士把手里的道袍递给玉成,“贫道澄霖。澄霞师兄说你身上湿了,叫贫道拿一件衣裳给你。吩咐贫道待仇大郎换好了衣裳后,带到小观澜阁上去。”

玉成连连道谢,这才发觉自己浑身冰冷,他哆哆嗦嗦的脱下湿衣裳,换了道袍。随着澄霖来到了莲华山的最高处――小观澜阁顶。

小观澜阁上,山风凛凛。玉成一眼便看见,凤孙披了一件红狐狸毛的大氅站在栏边,风吹起他的衣带猎猎,似是要乘风归去。凤孙看见玉成表情分外的惊讶,然,看见玉成身上的道袍似是又明白了。玉成见他面色淡薄如常,心下也稍安。

李媛珍端坐在席子上,身上围了貂裘,身边放了炉火。她从玉成手中接过那一片东西,反复看了看,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突然笑了,“真是有趣。”她身后一人,似是喝醉了,歪在她身上。李媛珍摸了摸他如水的长发,漫不经心的问:“他让你捎了什么话?”

澄霖不卑不亢,礼也不曾施一个,道:“家师说‘无可奈何花落去’,花已落,人当归。”

“花已落,人当归?”不知道是不是夜风太凉,李媛珍的面色看上起异常的苍白,她在小观澜阁顶来来回回的踱步,反反复复念,“‘花已落,人当归’――说的好。”

路过玉成身侧的时候,李媛珍突然眉眼一斜,盯着玉成的侧脸,“你抬起头来?”

玉成闻言将要抬头,凤孙突然开口,“敢问澄霖道长,云翳仙长缘何未来?”

澄霖道:“家师日里主持‘蟠桃会’,劳累过度,已经歇息了。”

“累着了?”李媛珍扭过头,露出一个微笑,“既然如此,”她把手里的那片东西扔给澄霖,“劳烦道长将这当归煮了水送到云翳仙长的卧房去”她站起身来,自己理了理鬓角,“我今日便宿在宫内,明日再行探望。”

澄霖面上看起来颇为不耐,却并未言语,只答了“是”。李媛珍笑意堆的更高,大踏步走下楼梯,丝毫不理会身后已经躺在地上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怎么才能把玉成写的不是“小白”?对手指~

本文的虽然是架空,但是大环境依据的是唐朝,那个朝代女子的地位非常的高,可以上街骑马改嫁和离养面首等等,但是,出行一定是要有仆人陪同的(而且那个时候的家奴非常便宜,虽然不一定是‘匹马束丝’,但是也差不多),而且必须戴幂篱。那些抛头露脸,又没有仆人陪同的,很容易被当做逃妾或者是青楼女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