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时
●暖春
李蔚然用钥匙开了门,屋里黑洞洞,静悄悄。
太阳还没落山,黑的原因是窗帘全拉着。
赵明澄你什么毛病,人不在家不开窗也就罢了,连光也不让进,你属耗子的?
幸亏昨天来过一次。
摸索着开了灯,第一件事,开窗,透气,透光。
五月的傍晚,下午六点半,阳光在天边盘旋,从22楼望出去,整座城像移轴拍摄的照片,玲珑可爱。
李蔚然把买好的菜拎到厨房,切菜洗米烧水。
冬瓜切成小粒,猪肉细细剁碎,水开,放入薏米、粳米、大米,熬。
做饭其实一点儿也不难,至少对李蔚然这样一个单亲家庭长大、唯一的家长还是警察的人来说。
五岁时小然然已经会淘米了,熬粥这种几乎毫无难度只需要耐心的工作,他在六岁时闭着眼睛也能完成。
然而小然然熬粥时从来不闭眼,他都是瞪着大眼睛全程守在锅边,看米粒在水中上下翻滚,从颗粒分明变成黏黏糊糊的一团,那是一个让人愉悦的过程。
食物有多好,饿过的小孩子才知道。
后来有一天,大概又是某个爸爸没空回家的日子,孟婶儿带着小孟瑶来找蔚然哥哥玩,一进门发现六岁的小朋友正踩着凳子站在灶台前炒土豆丝。
幸亏那时孟婶还年轻,心脏不错,否则大概要出人命。
小孟瑶拽着妈妈的衣角吃手指:“然然炒的土豆丝好吃吗?”
小然然站在凳子上叉着腰,一派气吞山河的架势:“当然好吃!炒土豆丝是我的拿手菜!瑶瑶你尝尝……”
话没说完,就被孟婶一把抱下了地:“然然你才多大,怎么能玩火!”
小然然非常不服气:“孟婶我不是玩,我饿了,做饭呢。”
孟婶被触动了痛点,抱着两个小娃娃滚眼泪:“你们这些警察家的孩子啊,都是命不好,投错了胎。然然,你长大了可千万别像你爸爸一样,别再当警察了!”
小然然懵懂的心里觉得爸爸穿警服的样子挺好呀,为什么不让我做警察,嘴上却还担心着自己的菜:“孟婶,我土豆丝要糊了,你快帮我翻翻,再放点儿盐……”
结果,小然然长成了李蔚然,还是没有听孟婶的话,几乎都没有犹豫,就报了警校。
冬瓜瘦肉粥熬好,青椒土豆丝炒好,赵明澄还没回来。
李蔚然看看表,八点。
没说今天会加班,按理说该到了,但是医生,外科医生,骨科副主任医生,谁说得准呢。
想想毕竟是个肠胃炎刚好的病号,李蔚然决定善事做到底,找出保温桶,带上粥和菜,去六院。
赵明澄临下班接了个急诊――骑摩托摔倒,左前臂开放性骨折,血肉模糊。
手术难度不大,但是清创固定是细致活儿,急不得,而且照这个皮开肉绽的程度,很可能还有碎骨头渣儿,都得找到清理出来。
等到换下手术服走回办公室,见门口一个坐得笔挺的身影,手上拎着保温桶。
赵明澄三两步走过去:“李警官真乃信人也!”
李蔚然歪着头看他,似笑非笑:“赵医生都把钥匙快递到我宾馆了,我怎么敢不老老实实做好老妈子。”
赵明澄索性也在椅子上坐下,接过保温桶打开。
“薏米冬瓜粥?李警官,我肾挺好的,不需要利尿……”
李蔚然拿眼睛打量他脸:“我那天在门诊见到赵医生的时候,你可不像排水功能正常的样子。”
水肿!
肖肖我恨你!
赵明澄无言以对,选择埋头喝粥吃菜。
“土豆丝味道不错。”
“那当然,我的拿手菜,六岁就会做了!”
“六岁?!李警官,吹牛还是要先打一下草稿。”
“我爸工作忙,经常不在家,我五岁就自己学着熬粥了。”
赵明澄想问那你妈妈呢?
电光石火间机智地忍住了。
冬瓜粥真好喝啊,滑过喉咙,像把三月的春风一口口吞进肚里,那么美,那么暖。
●炎夏
赵明澄一整天都在祈祷:不要加班,不要加班,不要加班……
李蔚然做了三天免费老妈子,今天最后一天,明天一早飞回渝市。
骨科副主任医师却是无缘享受李警官的家政服务,最多能在深夜做完手术后喝一口送上门的粥。
今天必须在家过一次二人世界!
赵医生在心里给自己握了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