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诗人临路歌(四)
参赛者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示意都已经准备妥当。这也是规则的一个设计,避免互相之间窥视,将想要说的核心打在电脑上,确定后就不可更改。相当于是做一个留底,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主持人擦了擦汗说:“好了,请大家安静安静,还是按照之前的顺序,先让推理协会的顾意同学说一说他的选择和理由。”
顾意清了清嗓子,拍了拍眼前的麦克风,将投影仪打开,用红外线灯开始指向自己的标题。
“醉酒而死。”
顾意跟着念了一次,声音坚定。
“任何结论都需要有力真实的证据来验证。”
投影上一闪,显出一段文字来。
《旧唐书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永王谋反,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旧唐书》的修撰距离唐朝灭亡时间并不远,资料可信度极高,资源丰富。”
慢慢说着,顾意又摁了摁手中电子笔。
“宣城在安徽,夜郎在贵州,相聚并不远。加上记载说李白是山东人,贵州、安徽、山东都在一条直线上。然而之前宣州正是他自荐给永王的地方,在那里出过事又回到旧地合情合理。”
顾意的风格比较简单粗暴,用硬性数据来说话。
“李白好酒,这是毫无争议的事情。从他比较曲折的庙堂生涯来看,喝酒已经变成了他排遣自我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后面的记载里大量出现了李白豪饮的记录……他自己的诗中就不提了。晚唐诗人皮日休《李翰林诗》中说‘竟遭腐肋疾,醉迫归八极’。这也是直接指出,李白是因为醉酒致命的,就连死也带着醉意。”
他停顿了下,指向《临路歌》。
“酒精中毒俗称醉酒,一次性饮用大量酒精后发生机体技能异常,对神经系统和肝脏伤害最重。醉酒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大脑眩晕,临床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睡期三个阶段。兴奋期大家都知道,是短暂的亢奋状态,共济失调期则是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以及协调发生紊乱,不能保持平痕。昏睡期就是昏迷状态。严重者会陷入深昏迷,呼吸放缓,直至衰竭死亡。所以很多时候醉酒死亡很难事先判断,特别在唐朝那么早期,各种医疗意识和知识储备都不够的情况下。将一个昏迷的诗人放回床上大概是所有人的共识,那样的话,李白死于醉酒也就很正常。”
一口气说了不少名词之后,顾意突然一笑。
“李白的这首诗用大鹏来展示自己。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醉酒后的眩晕和飞行是不是很像呢?正是在醉酒后的迷醉狂乱状态下,他才能够写出这么肆意纵横的诗句来。这就是我的推论,谢谢大家。”
他站起来朝台下和评委席鞠了一躬。
下面掌声一片,不少人都在说“顾意好样的”“推理很严谨啊”。
罗曼也是点点头,似乎很欣赏他的硬性鉴别方式。
张齐和罗宾则是默然不语,不置可否。
轮到楚顺美。
她的声音有些娃娃音,带着几分女性特有的羞涩。
“大家好,我是楚顺美。我认为,诗仙李白是死于溺水的。”
她有些紧张,不太敢看向四周,牢牢盯着自己的笔记本,手指捏起又松开,反复如此。和顾意不同,她是用电脑直接操纵投影仪,鼠标点开了一个ppt文档。顿时幕布上出现了几个大字:李白溺水始末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