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dao
迎娶的日子到了,王家到戚家的大路上,鞭炮声声,锣鼓喧天,戚家门前围满了附近的小儿和戚家的男亲,按照“杜门”的习俗,纷纷问骑乘着高头大马的新郎官儿要利市钱。新郎官礼节性地微笑着,按着规矩叫陪侍的小厮发了装铜钱的红包,拿到钱的人哄散离门,喜气洋洋的喜娘扶着盖着红盖头的新媳妇出了大门,一路尽是踏着红毡子,被引着进了花轿。
鼓乐声声,喜气洋洋的大支队伍开往王家宅子,新人跨过马鞍、蓦草、银秤,男方家里朝着外头大撒谷豆钱果等,引得一群孩子来哄抢。而后喜娘把一条绾成同心结的彩缎交到王药和戚芸菡两个人手中,引至家庙参拜天地祖宗,又回正厅叩见父母双亲,最后是夫妻交头对拜,戚芸菡在盖头里看不见外面,手叉腰间,盈盈一屈膝,向王药行了礼。而王药却是躬身做了一个大揖,腰弯得近于直角,而且好久不起。
亲友们哄堂大笑,纷纷玩笑道:“瞧新郎官多么高兴,给娘子行礼都行得不记得起身了!”
戚芸菡从盖头下面看不到,但也又羞又急,又不好出声提醒,只能尴尬地立在那里。而王药心里默念着:“芸娘,从今日起,我把你引进了无法回头的境地,前方就算不是泥犁,也一定不是福地。我这一礼,先在这里给你道歉了!”
接下来新郎送新娘进洞房坐床,合卺酒、合髻礼过后,新娘卸掉严妆,在洞房的床榻上盘坐等候,而新郎外出拜客饮酒。
王药刚到外头,家中婚宴上就来了一位贵客,王药急忙放下酒杯上前迎接:“赵王殿下!”
赵王今日也是庄重至极,非常给面子,直角幞头,绯色曲领大袖的公服,腰束玉带,进门却一点都不骄矜,拱手道:“却疾弟,今日大喜!恭喜恭喜!”
王家人受宠若惊一般,急忙行了拜见王侯的大礼,赵王一个一个扶着,一副礼贤下士的谦和,最后扶起王药时,含笑低声道:“如今两国战事一触即发,为国为民,还要请却疾弟新婚大喜之后,投身报国呢!”
王药波澜不惊地抬首笑道:“赵王栽培,是王药的福气。等新妇怀娠,便来报效!”
赵王不自觉地一挑眉:新妇怀娠?那要是新媳妇不会生孩子,我还等一辈子?!但这话不好在今日大喜的日子说出口,只是笑着又说了一番“早生贵子”的吉利话,意味深长地看了王药一眼说:“却疾弟高才,小王是知道的。新婚之后,还是先入朝就职,小王不才,虽只为却疾弟要到了一个郎中,不过将来有功于社稷,官家自然会虚位以待,等候给老弟你拜相封侯!”
这样喜上加喜的事,大家轰然叫妙,奉赵王坐了首席,然后喝酒吃菜,兼着打趣新郎官,做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
黄昏时分,天色暗沉,王药被灌得醉醺醺的,在几个兄长的扶掖下跌跌撞撞进了洞房。大家笑了一阵,掩上房门走了。新房里只剩下王药和戚芸菡两个人,王药酒量好,刚刚装出来的醉态一瞬间就消失了。他就着案桌上的温茶喝了一盏,头脑中一片宁静。
洞房里四处红灿灿的,龙凤花烛正燃得旺盛,烛芯发出“哔哔啵啵”的轻微爆响声,王药从镜奁里窥了戚芸菡一眼,她穿着大红色的喜装,盖头揭了,露出一头金珠,施着脂粉的脸仍然显得局促,所以美丽的五官颇感小家子气。她大概也心里发慌,偷偷抬眼打量了王药很久,却见他总是没有反应。
大概等了太久,戚芸菡终于忍不住了,低声说:“四郎……天不早了。”
“嗯。”回复她的只是一声鼻音。
戚芸菡犹豫了一会儿又说:“你今日是不是酒多了?要不要我去为你要一盏醒酒汤。”
王药转过身,目光在龙凤花烛的光照下一闪一闪的,但瞳仁深不见底,像一洞清冷的寒潭。他说:“不必,我没醉。”他凝望着戚芸菡,她一瞬间抖了抖,垂下睫毛,脸涨得通红。大约想起家里妇女在新婚前和她说的为人妇的“那些事儿”,开始紧张起来。可是,她紧张了好一会儿,矛盾交织了好一会儿,却惊觉,她的丈夫根本没有过来的意思。
王药已经坐在案前的椅子上,握着一卷书在读。戚芸菡的脸方才还觉得滚烫,现在又觉得冰澈的感觉从头顶上渗下来,忍了又忍,只等外头梆子打了二更,外头一片寂静,她才鼓起勇气,说了一句她觉得羞得极难出口的话:“你……你不过来么?”
“我就坐着看一夜书。”王药说得云淡风轻,好像再正常不过。
冰渣子浇头一样,戚芸菡瞬间觉得从心尖儿到鼻尖到眼眶都酸了上来,颤抖着问:“难道……难道洞房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王药见她几乎要哭,笑问道:“那么,你告诉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戚芸菡脸又红了。婚前,家里的婶子、嫂子,还有母亲都偷偷跟她说过了,什么新郎会过来褪她的衣衫,会亲吻,会抚摸,会耳鬓厮磨,会交颈叠股……那些害羞死了的话,说的人自己都是满面的红,而她当时更是捂着脸不敢听。那些婶子嫂子的就会笑话她,然后在她耳边悄声道:“羞什么呀!不这个样子,怎么生得出儿子呢?……”
她这辈子,自懂事之后,连洗澡都是都是自己独自洗的,在男人面前袒露身体,想都不敢想,只是大家都说,这也是圣人教化,是“食色性也”,是用来生儿育女的,她决定咬着牙去忍。可是现在,男人一点不主动不说,还来问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她怎么答得出口?!
气急败坏之下,决定不再理他。戚芸菡低了头,虎着脸,玩着腰间的鸾带一声不吱。王药等了一会儿也没再追问,捧起书又读了起来。
梆子打到三更的时候,戚芸菡又困又累又毫无睡意,她再次抬眼偷偷打量王药:他伸了个懒腰,脱掉外头的朱色新郎礼服,换了一身家常的直裰,可是蜷在圈椅上,支颐打盹儿,一点过来睡的意思都没有。戚芸菡这才明白他之前所说的那些“对不起你”是什么意思,现在已经没有害羞的感觉了,只是气得浑身冰冷,她颤声道:“四郎……你这样子,我明日怎么跟大家交代?!”
“交代什么?”王药睁开眼睛,诧异地看了戚芸菡一眼,旋即看到她的颤动的手指正指在床上一条绣花锁边的白绫子上。他眨了眨眼睛,随后笑道:“容易。”取了一把裁纸刀,在自己的食指上一割,捏着手指到床前,把手指上的血滴在白绫上,唯恐不够,又捏了捏,滴得饶有趣味一样。最后把手指在嘴里含一含,笑道:“这不行了?”
戚芸菡目瞪口呆,看看王药,又看看床上滴着血的白绫,竟然不知怎么指责他才好。王药倒又没事人一样,把床榻乱抹一番,说:“你上去睡吧,一觉起来,看不出痕迹的。”又回到了圈椅上,坐着继续打盹儿。
戚芸菡的泪水一滴一滴落在大红喜裙上,不知不觉窗户纸上透出一些明亮,她悚然惊觉,马上到了该起身展拜镜台和家中尊亲的时候,要不做出样子来,自己大婚之夜遭到冷遇的事就人尽皆知,那时候会嚼出什么舌头简直不敢想象!她急忙换掉了喜服喜裙,在被子里胡乱搅动了一下,又用铅粉盖了盖脸上的泪痕。
没多会儿,外头果然有人喜气洋洋敲窗子:“新郎官新娘子起身了没?”
戚芸菡怕被笑话“新妇赖床”,急忙道:“起身了!”抹抹揉皱的衣裙,幽怨地瞥了王药一眼,起身开门。王药从圈椅中起来,只觉得腰酸背痛,但心情适意,下来活动活动筋骨,又觉得口渴,伸手倒茶壶里的冷茶。他的一个嫂子急忙过来夺过茶杯,笑道:“傻子!昨儿一夜阴_交阳会,这会子能喝冷的么?嫂子去给你倒热枣儿茶!”
其他人哄堂笑起来,不时嚷嚷着“早生贵子”“五男二女”什么的吉利话,浑然不觉新娘子一张脸不是红热,而是异样的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