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34
去墓园这条路走了这么多次。每一次瞧见那依次排列散开到山腰的墓碑,苏又榆都会想起苏铭当年的话。
“他只是在这儿沉睡,总有一天,我们还会相见。”
积雪还没有消融,大片大片覆盖住整个山头,隔远处看,好像一个个小房子屋顶上盖上了雪。
两人一袭黑b,一路无言,爬了半个小时,才看到苏林的墓。
墓前已经站立了一个人影,是林芸。
以前她都会避开这一天来,或提前,或压后。
今年和苏铭的关系总算破冰,她早早一人就上来了。
看着墓碑上苏林温暖的笑容,她有些恍然如梦。
听到背后的脚步声,她回头看了一眼,侧身站到了一旁。
苏铭把花放在墓碑前,摘下手套,仔细擦干了照片上的水雾,贴上唇轻轻吻了吻冰冷的石碑。
“我来看你了,生日快乐。”
林芸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递给苏又榆:“这是苏林以前用过的。”
苏又榆扯下手套,打开一看,是一把黑色的十孔口琴。
苏铭站起来,拿过口琴,手指慢慢拂过琴身的每一处,好像想从上面抓住一丝往日的痕迹。
三人静静站在墓前,也没人说话。
过了好一会,苏铭才举起手中的口琴凑到自己唇边。他的手指已经被冻得发红,嘴唇成了乌紫色。
口琴好久没用,刚出来的音带着钝拙和晦涩之感。
苏又榆闭上眼,能感觉到猎猎寒风刮过自己的脸庞,带动着额发和全身的细胞。
苏铭吹的这首曲子译成中文叫《时光深处》。
一首午后小曲,悠扬、惬意、隽永,不知道是不是口琴音质的原因,还有一团散不开的浓重厚实的思念。
苏又榆仿佛能看到午后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地绿叶,在自己脸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好像透过时光,看到了两个少年青春飞扬的样子。
下山的时候,林芸说:“你父亲想看看小榆。”
苏铭没回答,只是看着苏又榆让他表态。
苏又榆点了点头。
他很久没见过苏申了。这些年只有林芸时不时会出现。
苏申比起记忆中的样子,苍老了不少,头发斑白,连浓密粗犷的眉毛也染上了霜色,沉着脸,依旧不爱笑。
他倚靠在床边,没有正眼看苏铭,只是拍了拍床沿,对着苏又榆说:“坐过来让我瞧瞧。”
苏又榆走过去坐下,对上他有些浑浊的眼睛。
他从被子里伸出胳膊捏住了苏又榆撑在床边的手。
他的手粗糙、干燥,带着热意。
“和你父亲挺像,就是没他高。”说完他扭头咳了两声,林芸赶紧替他拍背顺气。
“什么时候走?”他缓过来又问。
“下午的飞机”,苏又榆忍不住也回捏了一下他的手,他的手让苏又榆很喜欢,宽大又厚实,“你的病还没好吗?”
“好多了”,他浅浅笑了笑,带起脸上一道一道的法令纹,“过年回这来,我给你包压岁钱。”
苏又榆点了点头。
他忍不住又抽出一只手摸了摸苏又榆的鬓角:“你和你奶奶出去,我和苏铭说会儿话。”
苏申说奶奶这个词的时候,苏又榆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这个词对于他来说,太过陌生。
他从小很少感受到年长的人带给他的温柔和关怀。包括以前的方婶儿,即使对他那样差,他也忍耐了下来,一方面他想靠近一切和他父亲有关系的人和事,一方面,他又觉得这种年长的人能带给他某一方面的安心。
他和林芸坐在走廊的椅子上。
“谢谢你能原谅我。”林芸说。
“我父亲很喜欢你们”,苏又榆垂着头摆弄自己的手套,“他肯定不会怪你们。我也不会。”
林芸忍不住偏头抹去了眼角的泪。
“我以后有机会会回来看你们的,你做菜很好吃。”他又轻声说。
到C市的时候才下午五点,苏铭说:“要不别去学校了,今天在家休息。”
苏又榆摇了摇头:“晚上要去上自习。”
末了他又说:“你陪我去剪头发吧。”
剪完头出门的时候他有些不习惯,他第一剪这么短的头发,总觉得风都灌到他脑袋里了。
忍不住拉起衣服背后的帽子盖上。
“挡住干什么”,苏铭笑,“特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