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与此同时,臣暄亦是大为恼火,兼且悔恨丶担忧。眼下北宣诸人虽到了祈城,可周会波并未正式移交南熙,如此一来,便算是北宣弄丢的人。面子问题是小,只怕周会波阴险狡诈,不仅对鸾夙性命相挟,还有什麽不可告人的计谋。何况他擒了鸾夙,便是擒了北宣未来的太子妃。
於公於私,此次都是北宣的责任。
臣暄随之质问宋宇:「周会波如何逃的?」
「有人劫囚,但只救了他与周建岭。」宋宇回道:「咱们伤亡惨重……」
臣暄蹙眉叹道:「怪我疏忽大意了。」
聂沛涵语气冷漠:「当以鸾夙性命为重。」
臣暄闻言沉吟片刻,问道:「慕王以为周会波擒了夙夙,可是意图龙脉?」
「周会波身份特殊,既是南熙叛臣,又在北熙弄权多年……」聂沛涵微一沉吟,给出了不确定的答案:「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知晓了鸾夙的真实身份,意在龙脉;二是他知晓了你我与鸾夙的情分,意在天下。」
聂沛涵话中之意很明确,周会波与两国皆有牵扯,此举究竟是为了威胁北宣亦或南熙,还是两说。
「就目前而言,大约是图谋北宣。毕竟夙夙公然已是我的人了。」臣暄语中带有三分笃定。
聂沛涵立时心中一痛,想起方才与他共乘一车的那张清妍容颜,脱口便道:「南熙不会坐视不理。」
这是为了鸾夙吗?臣暄在心底叹道。毕竟周会波是在北宣手上丢的,南熙大可袖手旁观,如今聂沛涵既然说出这句话,必定还是紧张鸾夙。
这样更好。如若聂沛涵愿意假以干涉,则无论周会波逃往北宣还是南熙,皆在他们二人掌控之中。臣暄心中隐隐有个猜测,周会波是往南逃了。试想他刚从北宣逃出,又岂会轻易回去?更何况如今他是从南熙境内逃走,若要北上,必定通过两国边界,须持通关牒文。这举动太过冒险,以周会波的狡猾断不会如此。
「慕王以为周会波会去哪里?我以为他刚从北宣逃出,不会再自投罗网。」臣暄试图道明自己的想法,他需要聂沛涵协助他搜捕南熙。
「太子不必多言,你北上搜捕,南熙境内我来寻人。」聂沛涵毫不掩饰恼怒与讽刺:「眼下鸾夙的性命要紧,太子无须拐弯抹角。」
臣暄面色不改,好似没听出他话中的恶狠狠嘲讽:「丁将军是墨门出身,可曾教过慕王追踪之法?」
聂沛涵看了臣暄一眼,并未回话,而是反问:「我日前交给你那侍卫的透骨钉,你可有转交鸾夙?」
臣暄点头。
聂沛涵心中稍安:「既然如此,待到搜城结果出来,便分头行事吧。」
臣暄已听出几分端倪:「慕王在透骨钉上做了手脚?」
聂沛涵这才浮出一丝冷笑:「这是本王的习惯。」
臣暄有些恼,他没想到聂沛涵会故技重施,又在鸾夙的随身物件上做了追踪手脚。可他也知晓眼下不是喝醋的时候,而且还须得倚仗此法救出鸾夙,唯有道:「我若是周会波,便会兵分两路。如若鸾夙是被擒北上,只怕慕王鞭长莫及。」
言下之意,是希望聂沛涵将追踪之法传授与他。
聂沛涵又岂会听不出,却冷冷拒道:「太子只管用你的法子追捕,若本王猜得不错,周会波北上是幌子,他必定带着鸾夙南下。」
臣暄一时大为光火。这追踪之法是墨门独有,若非郇明已死,他也绝不至於无计可施。可聂沛涵既然话已出口,他也不会再继续相求:「还望慕王记着今日这番话,来日将夙夙完璧归还。」
「完璧归还?」聂沛涵心中勃然而怒,冷笑出声:「太子如此怠慢她,难道以为本王寻了人,还会再拱手相送?」
臣暄闻言脸色大变:「慕王忘了方才在惠江堰阁楼上的话?」
「此一时,彼一时。」聂沛涵毫不示弱看向臣暄:「太子连给她套的车都能坏在半路,又教她无故被人劫走……」他双手负立,语中多出强势之意:「记得前次太子来烟岚城时,本王曾说过一句话――『既然太子无暇惜花,本王只好代劳』。」
臣暄怎会忘记?前次他带着聂沛鸿一只耳朵前往烟岚城拜访聂沛涵时,对方的确这样说过。可他以为聂沛涵不该是这样的人:「慕王出尔反尔?只怕夙夙的心早不在你身上。」
「如若本王救了她,又当两说。」
臣暄终於有些心慌,如今他与鸾夙正值冷战,又不慎教她被人劫走,鸾夙心中必定恼他。倘若聂沛涵当真英雄救美……臣暄越想越是不安:「慕王想要趁虚而入?」
「趁虚而入?若说用起这法子,太子堪称本王的老师。」聂沛涵语中尽是讽刺,又不假思索脱口威胁:「是要她活命?还是要她无论生死忠贞於你?太子自己选吧。」
不可否认,这话刺中了臣暄的要害,他不敢以鸾夙的性命来赌。如今周会波是在南熙的地盘上逃走,聂沛涵又掌握着追踪之法,只怕赢面更大一些……
聂沛涵见臣暄踌躇不决,又火上浇油道:「本王从前一心待她,不求回报,却被太子『後来居上』。如今本王想通了,既然太子能为美人无所不用其极,可见感情一事须得使些手段。」他眸光中透露三分阴鸷,面上却带着诡异的笑意:「本王得不到,那便让她香消玉殒吧。」
这才是聂沛涵性格中的真正一面。
狠戾丶阴鸷丶多疑丶手段毒辣……皆是世人赠给聂沛涵的评价。他不过是为了鸾夙才暂时收起这些阴暗面,表露出几分深情与风度。这令臣暄几乎要忘了,原本的南熙慕王是何等模样。
他们都是双面人。正如臣暄只对鸾夙宽和温柔一般,聂沛涵亦是如此。可当聂沛涵爱而不得之时,那些性格中的阴暗面便会纷纷奔涌出来。
臣暄在心中谨慎斟酌,这的确像是聂沛涵的行事。如若自己得不到,宁愿毁掉或是两败俱伤,也不给对手留一丝机会。即便他知晓聂沛涵如今是在逼迫他割爱,届时未必就能忍心看鸾夙殒命,可臣暄不敢赌,不敢拿鸾夙的性命来赌。
聂沛涵这样的人,从前是怎样一个人,眼下臣暄不仅回忆起来,且印象更加深刻。
「慕王当知晓我的答案。我要夙夙活着。」臣暄一字一顿,说得艰难,好似这话已不是从他口中说出。
「十年风水轮流转。」聂沛涵嘴角笑意未改:「两个时辰前,世子还占尽上风,此刻到底是本王反败为胜。」
臣暄想要反驳说「来日方长,鹿死谁手尚不可知」,但又怕激怒聂沛涵,唯有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强忍着心痛换上一句:「只要夙夙能平安脱险。」
「怪只怪太子行事不留後路,得了鸾夙不说,还将漕帮强行收归。」聂沛涵终於将这憋屈之意脱口道出:「本王在漕帮经营多年,被太子一举攻破。太子总得让本王出了这口气。」
关於漕帮之事,臣暄无话可说。他原本以为漕帮是聂沛涵的暗中势力,见不得光,才敢将其一窝端,也是笃定南熙皇室并不知情,让聂沛涵吃个闷亏。只是没想到,他心急着给聂沛涵立下马威,竟如此之快便被反击回来。
而且是割去他心头所爱。
可见做人还是要留有三分馀地。只是他知道得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