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圣心难测(四)
半月前,北宣黎都,序央宫。
寝宫门外,大臣丶内监丶太医跪了一地;而门内,唯有臣暄与朗星。
龙榻之上是一张虚弱苍老的面孔,双目涣散,残喘着在这世间的最後一口气。谁都没有想到,中天帝臣往拿下北熙江山不过大半载光景,便从意气风发的帝王,变作了垂死挣扎的老者。
不到知天命的年纪,却已然苍老衰弱至此。纵然有神医用最珍贵的药材续着这口气,今日终归是到了大限之时。而那个胆敢刺杀帝王的刺客,是臣暄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人。
偏偏此事却好似在中天帝意料之中,他并没有为难那个刺客,也没有下令处斩。
轻纱帷幔之中,缓缓伸出一只枯槁的右手,伴随着一声虚弱且充满温情的低唤:「暄儿。」
臣暄跪在榻前,双手握住臣往伸出的手,轻声道:「父皇,儿臣在。」
他听到自己的父亲长叹了一口气,随後轻轻说道:「不要为难她。」
臣暄使了使手劲,想要通过这力道传达自己的心意:「儿臣明白。」
臣往发出一声放心的低叹,继而又道:「趁着今日尚有些力气,该交代的,为父一并交代了吧。」他没有用「朕」,而是用了「为父」自称。
臣暄想起太医方才说过的话――「圣上大限将至,此刻已是回光返照。」他没有阻止臣往说话,他知晓接下来的一番话已能算是临终遗言。所幸他的父亲对生死看得透彻,也并不需要臣子自欺欺人地安慰他长命百岁。
臣暄唯有坚定地握住臣往的手,用这父子间的连心来表达自己守护北宣江山的决心。
龙榻内垂死的帝王没有即刻开口,似在斟酌,半晌才低低叹道:「暄儿,一切都交给你了。」
「父皇放心。」臣暄只低低道出这四个字。
臣往闻言却是轻轻一叹:「为父知道你生性恣意惯了,未必耐得住这束缚。你说一句实话,这些年你筹谋这江山易主之事,心中有几分甘愿?」
臣暄双目微阖,到底还是隐晦地道:「这是父皇一辈子的心愿,儿臣自当为此拼尽全力,尽一番孝心。」
「为父不是让你尽孝……」臣往低低轻叹:「这其中有你几分甘愿?」
臣暄沉吟一瞬,才道:「若是教儿臣选择,儿臣更喜欢从前在边关的生活。您教儿臣骑马射箭,军中的叔伯都对儿臣十分关爱,咱们偶尔与南熙较量较量,馀下的日子便是赛马喝酒丶比试过招,好不快哉。」
龙榻内传来几声低低的笑意,臣往亦回想起了从前那段日子。那时自己还是世袭的镇国王,臣暄也是个招摇世子,父子两人在边关军威极高,唯一被人诟病的便是这个独生爱子的风流韵事。
想着想着,臣往便也勾起了几分笑:「有得必有失,若不是筹谋起事,你也遇不上她。」
臣暄的身形忽然一凛,随之睁开双目。是呵,若不是臣家筹谋起事,鸾夙怕是也不会与自己相识,更不会有那在闻香苑里的约定。若不是遇上那个落难闺秀,恐怕自己如今仍旧是万花丛中过的风流人物,对待女人没心没肺,至多存了几分怜爱。
可见世事一环扣一环,一物降一物。
「你一直是个孝顺孩子,虽说年少时混账事干的多了,到底没有出什麽大错。几个叔伯对你也很是满意。」臣往生平甚少夸赞臣暄,即便是後来臣暄在几场举事的关键战役中杀得漂亮,他亦只是淡淡道一句「不错。」
臣往向来主张儿子该训斥,女儿要娇惯。臣暄从小至大,没少挨鞭子,却甚少得到父亲的褒奖。好在他自己并不介意,因知道自己是独子,父亲爱之深责之切,每次面对父亲的训斥,便也嬉皮笑脸地做下保证,转身再忘得一乾二净,该做什麽还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