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一吻定情
心桥去了上海读书。
心桥走之前,念远仍如往常一样,有空就去相馆,三人依旧说说笑笑,喝茶吃点心。
只是只有念远和晏如心里明白,三人的关系,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原先念远并没有具体目的,就算心里有时会惦记,也不过停留在想想而已。他一开始就有自知之明,在他眼里,晏如的美和好,赏心悦目,他能看看就很好了,从无非分之情。可能在他心底总觉得自己身份低微,学识浅薄,那是配不上的。虽然有了一些小小成就,也有着可以展望的未来,但这与相配,并不能对等。
上回两人躲在角落里,晏如靠他那么近,她的呼吸和气息,就在眼前,他萌生出浓浓的保护欲,觉得自己是能护着她的。念远明确了内心,他绝不是漫无目的地消磨,他是有追求的。他眼里心里,满满的都是晏如。
时间忽然变得很匆忙,虽然三个人一起相聚,但对念远来说,这段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变得不再重要。他只关注一个人,一件事,无论是三人一起泛舟秦淮,还是一起夫子庙闲逛。
他的眼里,她的眼里,都开始装不下别人。可以说着无关的话,但眼神却骗不了对方。那些话里其实暗藏巧思,只为了说与对方听。有时晏如都觉得自己莫名所以,却又因为这种微妙的小心思而窃喜。
明明知道两人眼里只有对方,却又要看向第三人,说着与两人不相干的话。今天的充实还来不及消化,就又开始期待明天。
天气开始转凉,心桥依依不舍地去了上海。跟晏如和念远嚷着要通信,否则她会寂寞死。
三人中忽然少了一个,念远才意识到两人不由自主地让心桥做了他们无声胜有声的屏障。
三个人的时候,他似乎可以明目张胆地想自己的心事,偷瞄晏如,捕捉对方微妙的小表情,回来梦里都要笑上几回。可心桥一走,他似乎不能躲在屏障里,看也不是,笑也不是。心里明明想的很,却偏要克制住,沉甸甸的,动弹不得。
有几日没去相馆,念远站在柜台,时常会对着门外出神,傻笑,小满常常看他朝着门外看什么。他慌张说,等卖蒸儿糕的芳婆呢。心里还暗想,这若是被晏如知道了,是不是会夸他找借口有了长进?
芳婆也到剪子巷卖蒸儿糕,路过布店,都会把吆喝声喊大些,见着念远,定是热情的招呼。念远见着芳婆更是欢喜,他也总是买了蒸儿糕,给小满、金瑞、沈爷爷吃。小满边吃边絮叨:“什么时候这么爱吃零口了?甜丝丝的,香是怪香的,不晓得有什么吃头。”
念远不搭理他。
金瑞很爱吃。吃完总眨着眼看向念远,念远就把自己手里的又递给他。
沈爷爷说自己上年纪了,牙口不好了,吃不了太多。不过,这蒸儿糕,总能勾起他满满的回忆。
芳婆一边蒸糕,一边抽空跟念远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话,什么今天天好,没见着相馆的潘小姐,听说是去了夫子庙,有时又说,她走进巷子的时候,正好遇见相馆的潘小姐跟几个小姑娘出门,潘小姐跟她招呼,听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说话,大约是去莫愁湖。
念远只憨憨地听,快入冬了,不知道晏如有没有多穿点,外面怎么都是有些清凉。
有些老话说,心里总想那个人,下一秒那个人就会出现。
念远算好一天的帐,正在柜台发呆,想着晏如,一阵风从门外吹来,他抬眼看向门外,看见晏如从门口进来。一身素淡的月牙白旗袍,外套藕荷色毛衣外套。麻发辫散着用丝带扎着,她提着食品盒,放在念远跟前。念远擦擦眼睛,以为思念成了眼疾,反应还没小满快。
“潘小姐,来啦,今天送什么好吃的。”小满、金瑞都涌上来。
“哎,慢着别急。都有份。”晏如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小吃。
“哇,桂花糖山芋。”
这黄灿灿,软糯糯,甜丝丝的,看着就有食欲。小满更是一边吃一边口齿不清地说:“甜,好吃的了不得。”
晏如递给金瑞两份:“别偷吃,这一份是给沈爷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