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逃亡 - 一枚铜元 - 玖云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一枚铜元 >

第42章逃亡

念远和金瑞匆匆回到潘记相馆,仿佛是被猎人追赶死里逃生的猎物,灰扑扑的脸上残留着慌张和恐惧。

晏如赶紧关好门,替念远把肩上挑着的大木桶放下,一边倒水,一边让他坐下。金瑞把木桶一个个搬到后边临时的仓库里。

“你们终于回来了,我们都担心死了。”

念远拿着水杯猛灌了几口,才缓缓说:“原本打算一路到上海周边,走到半路,突然轰隆隆就在我们身旁不远处,震得仿佛脚下的土地在抖,一栋民房已经炸得不成样子,断裂的房梁,横七竖八。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焦糊味。我和金瑞躲在路边的一处斜坡下面,就听着有人喊,快去看看,还有人活着没!又听到尖叫声‘大腿!炸断了!’那边,在打仗,根本去不了的。”

晏如惊恐地捂住嘴,又连忙小心地望向楼上,生怕孩子听到。

“已经11月了,听说上海战事很是惨烈。你们都出去好几个月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我,我还想试试,就在周边乡里挨家挨户看看能不能卖出点货。”念远有些焦虑地看着木桶里的布料,满满当当,没卖出去多少。

清偿完小满的债务后,念远考虑到自己只擅长布料的营销,从以往对市场的了解,若是零售布料,他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城市走进乡村,从被动的等顾客上门,到主动地走近顾客,去乡村各家各户零售布料。

多年的布店经营,为念远积攒了一些供货商和顾客群,他一贯经营的诚信度,为他从一些小作坊和工厂里拿到相对便宜的货源提供了方便,同时高老板也从中帮了不少忙。

当高老板知道这事后,很是惋惜。小满和念远都和他相识多年,当年也是他帮他们找的店铺,帮他们联系货源。不过,惋惜归惋惜,该做什么还是去做,该帮的忙一个也不落下。高老板向来热心仗义,做事也不瞻前顾后。这些年,他的生意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他对念远说,过去的事就过去,还是要向前看。只要努力,有的是机会。

小满没再继续做布料销售,他跟他认识的几个朋友做一些小买卖,也是东奔西跑。

其实小满窝在布店倒是限制了他的发挥,他向来脑筋灵,交际广,又会说话,跟着几个朋友天南海北得有啥做啥,倒挺符合他的性子。他也够狠的,发誓不再赌,倒真是没再碰了。这件事他一直觉得愧对念远,一心想做成大买卖,好给念远一些补偿。两人都各忙各的,聚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

从年头到年尾,念远带着金瑞挑着装满布料的木桶在周边乡村挨家挨户的零售布料,很是辛苦,出门常常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路上也是能省就省,风餐露宿的时候很多。

晏如看到很是心疼,念远反而安慰晏如:“我不怕吃苦,我就是穷苦长大。只是委屈了你和孩子,没有给你们更好的生活。”

晏如依偎在念远怀里,感觉念远更瘦了:“我不想你这么累着自己,只要我们一家人都好好的,就够了。”

念远搂住晏如,用脸慢慢摩挲着晏如的额头:“我不累,我们都会好好的。”

女人如何知道男人的心思。女人有时要的简单,或许只想要一个依靠,而男人会想的很多,毕竟只有足够强大,才能有资格谈给与。

晏如递给念远热毛巾,顺着他的视线看向木桶里的布料:“外面太危险了,这些现在就别管,还是安全重要。”

“念远,上海那边到底怎么回事,你一路上可有听到什么消息?”潘先生关切的问。

“我就是听说,上海要守不住了。父亲,你说,他们会不会来南京?”

“啊,之前国民政府还发表《抗战自卫书》宣布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现在战事已经如此危急了吗?”

潘正荣扶了扶眼镜,又说:“如果上海失守,南京与上海相距三百公里,两个城市之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南京危矣!”

潘正荣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段时间,日本人也在南京投下炮弹,时不时轰隆隆的,他总感觉心里慌慌的,可左右看看路人,各个神情自若,就算是偶尔被炸弹惊到,也是很快就恢复常态。或许大家都认为战火是不会烧过来的,又以为那不是自己能操心和决定的事,自有政府为百姓担着。如此这般,倒显得相安无事。

念远和晏如都看向他,一时间无法理解这三百公里的距离,是一日,还是一个月,或许又是一年。

“父亲,你是说,南京也会打仗?那我们怎么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