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
虎毒不食子,康熙已经把胤A和胤祉两个人圈禁在他们的府邸里,那就不可能再行杀子之事。
可是京中的童谣愈演愈烈,版本还推陈出新,越发的多起来。
这种事情,是禁不得的,越禁,别人越觉得你心虚,反而会对流言深信不疑起来。
就连小汤山行宫的汤泉都没能挽回康熙的好心情,非但如此,他在行宫没能把病养好,反而愈发的重了。
胤祥倒是已经能活蹦乱跳地在外头活动了,看起来和皇帝的症状一点都不一样。
胤T都不知道该说胤祥命好还是自家汗阿玛运气背了。
原先他是疑心胤祥得了肺痨,但是后来胤祥很快痊愈,说明他只是得了普通的重疾,治好了就没事了。
可是康熙这个皇帝,一直以来却多得怪症。
早年的时候,若不是胤T和胤i执意命西医用药,他家汗阿玛指不定就栽在疟疾上了,这回从塞外回来以后,又时常头晕目眩,不能见风。
小汤山的行宫本就是为了冬日御寒所建,汤泉又有疗养之效,就是这样,康熙的风疾也没见好。
一次太过气恼,这位还晕了过去。
胤T:这大清国,大概是要完了。
因为有疾,康熙现在握笔写字都有困难,因此许多折子都是胤i这个太子代笔批的。
胤i的字自小蒙皇帝教导,和皇帝的字儿的相似程度极高,但是总有不同,胤T想了想列位臣工收到批复的折子,结果发现这居然是太子的笔迹以后的表情,嗯,应该会很精彩吧。
到了三月份,皇帝准备起驾回紫禁城了。
三月十八是皇帝的万寿节,而且今年皇帝的寿数已经逢十,算起来是他的五十大寿,当是要大办的。
上辈子这时候,因为废太子还在酝酿当中,一群人盯着胤i进行攻讦,胤i自己也毛病一大堆,结果就是康熙被自己的儿子糟心得连大寿都不想办了。
胤T还记得,胤G当时上了折子提议汗阿玛过五十大寿,结果被一顿狠批。
不过这辈子废太子的风波都已经过去了,若是要冲冲晦气,大办万寿节是再好不过的主意了。
皇帝的五十大寿,场面极其热闹,不过和胤T记忆中的六十大寿比起来就相形见绌了。
按理说这大办寿宴是为了冲冲晦气,不过康熙直接放出了一个大雷,把王公大臣惊倒了一片。
其实也很简单,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老爷子自感身子骨不好,准备退位给皇太子,自己当太上皇。
别说别人了,就是胤T都被吓到了。
自家汗阿玛是什么人啊,他是一个那么容易就把皇位让出来给别人的人吗?
大概就只有胤i是真心为汗阿玛对他的爱护所感动了。
皇帝要退位为太上皇,所有人都跪下来求他收回成命,但是他既然把这个决定说出来了,那就不是能随便打消的。
虽然退位仪式要放在明年的元旦举行,但是皇帝宣布了这个决定以后,就下令让太子监国了。
这次的监国和胤i以往的监国并不相同,以往每隔三日,都要将重要的折子快马加鞭送给在外的皇帝,胤i处理的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
但是现在,皇帝宣布自己要退位,让胤i监国以后,就再度离宫,转去了行宫修养,胤i全权处理各种大事。
太医院的御医被带走了许多,显然康熙的龙体非常欠安。
胤T作为皇太子的左膀右臂,当仁不让地要给自家二哥分忧,协理事务。
除了胤T以外,其余的皇阿哥们也都得了差使,就是自十一胤以下的阿哥都因为没成婚、建府,还不能为兄长分忧。
胤、胤i两个没什么感觉,胤祥总觉得胤i这是在针对他。
在这太子板上钉钉要登基的时候,胤祥忍不住回想,自己在太子心里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
一想到引发废太子事件的□□就是他的生病,胤祥就有点不寒而栗。
四哥,救命啊!
老爷子虽然宣布自己要退位,但是现在的年号总还是康熙不是?
五十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年纪,要知道,朝廷规定的官员致仕的年龄远不只五十岁,一般来讲,七十岁才是一个人精力衰退的时候,历朝历代,官员致仕的标准差不多都是七十岁――当然,这里指的是文官而不是武官。
老爷子这么突然地宣布自己要退位,总有人铆足了心思想要找出原因,而胤i这个既得利益者,也非常好奇,为何自家的汗阿玛会突然想通。
老爷子修养的时候宣召了不少的御医,身体出了毛病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平日里也不见情况严重到要退位的地步啊。
因为帝王主动退位给皇太子,自己当太上皇没有礼仪当作可以依据的例子,因此礼部的人绞尽脑汁思索礼仪,也有许多人把目光投注向了这个平日里说好听点是清贵、说难听点是清闲的部门。
另一个受到许多关注的就是宫中的太医院。
凡太医出诊看病必有脉案,皇帝也不例外,若是能晓得皇帝的病情,那么对他退位的原因,也能知晓几分。
也不知是想开了还是怎么着,慢慢的,还真就有关于老爷子的病情的风声传出来,不用说,这是康熙默许的。
在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时候,康熙已经昏迷过好几次了,虽然是短暂性的昏迷,但是醒过来以后短时间内有点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简而言之,就是再严重一点可能会中风。
而且倒霉的是,症状已经严重到“风眩不语”的程度,虽然给时间能缓过来,但是真要在紧要关头被气晕过去,老爷子连说话都做不到。
一个普通的官员得了这种病都有很大的可能要回家吃自己,更何况是代表着一国命脉的国君呢?
老爷子得了这种病,没被人发现还好,要是被人知道了,再加以利用,还真不如现在就退位当太上皇享清福呢。
老爷子的病情摸清楚了,不想太子继位的人也都沉默了。
就这么一种情况,不让太子继位的可能性比把直亲王胤A放出来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