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福祸相依
刘恒神情一滞,走上前去双手扶起皇后,轻轻握着她的手掌,不禁叹道:“朕与你夫妻之间,何须如此介怀?母后的话,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皇后抬起头来,双眸间似乎有泪水涌动,她点了点头,郑重地道了声:“陛下的苦衷,臣妾明白。”
刘恒心间微微一动,笑着冲栗氏招了招手:“有空,多陪皇后聊聊天,皇后心思重,你们要多开解着点。”
栗氏笑着点了点头,低眉顺目应了声诺。
谈笑间,太子急匆匆地从外面跑了进来,看到刘恒与皇后都在,微微一愣,赶忙上前叩拜行礼。
“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刘恒皱了皱眉,询问道。
刘启见状,反而有些手足无措,可是父皇既然问了,他便不能不说。
“听说,吴大公子在驿馆摆起了灵堂,那刘贤的尸体,也被他们从广陵运了过来,就摆在长安城内。”
说话间,刘启的脸已经涨得通红,却见刘恒神色不改,只是问道:“你,打算如何应对?”
刘启一愣,如何应对,自然是打回去咯!
可是这话,他却不敢当着刘恒的面讲,只能讪讪道:“孩儿正打算出宫好言相劝,让他们尽早回去。”
这话说出口,别说刘恒,就是皇后都不相信。刘启若是个能好言相劝的主,便不会活生生地将刘贤打死了。
“罢了,刘濞称病不出,却派个庶出的儿子来长安哭灵,摆明了是要朕给他赔罪。”刘恒道:“既然如此,岂是你三两句就劝得回的?”
“可是,总不能就让他们在长安城这么闹下去吧!满城的百姓可都看着呢!”刘启咬着牙道:“这样,实在有损咱们天家的威名。”
“现在想起天家的威名了,打人的时候干嘛去了?”
眼见父子俩又起了争执,窦后心下紧张,却无计可施。
却见栗氏缓缓跪下,轻声道:“陛下,臣媳虽未读过书,却也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吴王此行,已经流露出他的不臣之心。”
“对于一个有着不臣之心的人,陛下何必要去忌讳他是如何想的呢?”
“臣媳窃以为,只要拿出天家的威仪,质问吴王,为何装病不出,责其早日令吴太子入土为安,便是了。”
栗氏一口气讲完,低下了头,静静地等待刘恒的处置。
尽管心脏狂跳不已,至少表面上,她还可以装作十足的镇定。
只是,她这番话,太过骇人,皇后竟呆呆地看了她许久才回过神来,这哪里是随便一个丫头能说得出的话?这丫头,胆子也忒肥了吧!
她战战兢兢地望向刘恒,生怕因为栗氏的缘故再拖累了自己的儿子,却见刘恒面色如常,眼睛里却满是探究地望着栗氏:“这些话,是何人教你的?”
栗氏抬起头来,微微一笑道:“没有人教过臣媳,臣媳自己想到的呀!从小父亲就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难道是错的吗?”
“当然没错。”刘恒的神情一松,笑望着她道。
“那便是了,既然陛下都说没错,那便是吴王错了。”栗氏一脸天真的笑道。
偏偏她的笑容看起来那么的无邪,竟然一点破绽都没有。刘恒心中微微一惊,一个乡野女子都能够想得明白的道理,天下人又如何会不懂?
想到此处,他心中的一块大石瞬间便落了下来,吩咐林据道:“传旨下去,责问吴王究竟生了何病?为何不按藩王礼节入京朝贺?难道是想谋反不成?”
林据心中一惊,陛下这是要发威了!
皇后更是一愣,这栗氏,竟有如此地本事?倒是她平日里小瞧她了。只是这样一个女子,留在儿子身边,究竟是福还是祸,她的心中开始渐渐有了一丝新的忐忑。
……
云霓从宫中领了一堆赏赐,兴匆匆地回了侯府。
阿灼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许多,正斜倚在榻上翻看着诗书,见她一脸喜气洋洋,不禁有些担心。
她远远地冲着云霓招了招手,示意她过来。见她一张小脸冻得通红,赶忙往里坐了坐,腾出榻上一块角落给她坐:“究竟发生了何事,怎么去了那么久?”
云霓见状,早上的别扭早就烟消云散了去,兴致勃勃地将这一天的经历细细讲与阿灼听。
从栗氏的春风得意讲到皇后因为尹美人挨罚,然后又绕到了吴王太子在京城中设灵堂的事情。
“公主,您真是太厉害了,居然一早就算出了吴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教会了栗氏应变之法。”这可是最最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她当然要啧啧称叹一番。
却见阿灼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先是叹了句:“这汉宫中尔虞我诈的伎俩居然还是浸染了父皇的后宫,看来皇后的处境并不好过。”
而后便是直接一脸严肃地摇了摇头:“我从来没有想到吴王竟如此大胆,更不会教唆栗氏去打压吴王。”
如此说来,问题便有些不妙了。
栗氏自己,肯定想不出这样的话来,能教他说出这番话的,除了揽月阁的韩渊,还能有何人?
阿灼不禁拍案,难道他竟还想控制朝政不成?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如此贸然送栗氏入宫,究竟是对还是错。
想到此处,她轻声对云霓道:“明日,你想法设法传递消息进宫,我要见栗氏一面。”
云霓一愣,天真地道:“公主,栗氏现在好得很呢,太子喜欢她,皇后器重她,就连陛下都对她刮目相看了,您不必担忧。”
阿灼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栗氏才入宫几天就混得如此八面玲珑,她岂能不担心?
一个不懂得收敛自身锋芒的人,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那她的处境,便是岌岌可危了。偏偏她还如此沾沾自喜,这样一来,就有些可怕了。
要见栗氏,不免就要朝拜宫中的那些贵人们,想到此处,阿灼不禁有些头疼。
“三日后,我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你想办法告诉她,设法到椒房殿外候着。”她轻声嘱咐道。
云霓小心翼翼地答应了,心中却又有些疑惑,为何栗氏看起来比想象中更好,公主却反而不开心呢?
正犹豫间,却听阿灼又吩咐道:“你唤灵均来,我有话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