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东煌公主系加油 - 山寨博物馆逼疯“砖家” - 露馅的包子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1章东煌公主系加油

第131章东煌公主系加油

小朋友能够接受得了这么黑暗的历史背景吗?

不少成年观众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出这样一个想法。

在国内绝大多数的历史教学,都往往只会教学这些历史故事的正面意义。

就比如文成公主和王昭君和亲的故事,学生们在历史书上学到的往往只有她们带来了和平,以及将中原地区的文化还有技术带到了塞外边疆。

人们在歌颂着其促进民族融合的功绩,却几乎不会提及那个年代的和亲公主,在和亲过程中要经历着怎样艰难的处境。

试想一下,现代人去到外地,都尚且会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特点,而出现各种水土不服的情况。

然后就更不用说在那个交通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

和亲公主的本质就是在以命相搏。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对和亲一事如此避讳。

人们都默契地把这些秘辛,当成了人们会随着时间流逝,在长大后自然而然理解的"隐晦'。

但现如今永安博物馆,竟然就这样赤裸裸地将一切展现在了所有观众面前。

甚至那壁画的故事里面,还有王昭君嫁给单于儿子,也就是自己继子的故事。

不少观众甚至开始心惊胆战地担心直播间会不会因此被封。

他们就这样默默地注视着石壁上的画面,一步步从出嫁,到长途跋涉,再到单于死后王昭君二嫁。

虽然永安博物馆的直播间镜头,也有着重向观众展示这中间,有关王昭君将中原种植技术和文化,带到单于故事。

甚至她还凭此得到了不少匈奴人的认可。但即便如此当大家意识到哪怕她贵为单于夫人,也不得不向匈奴旧俗低头时。

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悲哀。

一个人的牺牲,换来十年的安稳,这或许是一笔很好的买卖,但却显然不是什么值得歌颂的功绩。

尤其是当观众看到王昭君因为西汉皇帝拒绝其回朝,而一生未曾回归故土,甚至还不能够以自己认知中的方式落叶归根,下葬故土的时候。

观众眼中所看到的就只有心疼与对和亲公主遭遇的无奈。

那一刻人们不禁开始回想起不久前,他们在古装电视剧里,看到一国公主因为不想远嫁和亲,而被各种大道理说教的画面。

的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公主既然作为一国之娇,享受了大量人民的供奉。

那么她们就有义务,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和利益牺牲。

这是她们享受人生所应当履行的义务没错,但问题是对于公主而言,那种从云端落下的落差,根本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心酸。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哪怕做好了心理准备,也很少有公主能够真正做到这一切。

但又不是所有的公主都要去和亲。

她们也会感叹自己为什么没有其他姐妹那么好的运气。

这是大义没错,可是当人们真的将自己视角转换到和亲的公主身上时。

又有几个人能够真的没有任何芥蒂的接受这一切。

何况眼前壁画上的王昭君,从头到尾都未曾享受过公主的生活。

她唯一的公主待遇,也仅仅只有在皇城风光出嫁的那一幕。

虽然作为公主出嫁是她自己的选择,但当年年轻气盛的她,可能也未曾想到自己的未来会经历这样一场远超自己想象的异乡之苦。

何况她之所以会不甘心作为宫女在宫内苟活,也不全是因为她对地位的追崇。

她本就生得漂亮,没有任何一个人不会为自己的美貌感到自豪。

尤其是在那个很多女性,都不得不以容颜为资本的皇宫。

曾为秀女的王昭君又怎么可能不会因为其她秀女与自身地位的落差而感到嫉妒。

明明她才是这一批秀女中的绝代佳人,但那些长相条件不如她的秀女却成了宫内的主子。

而她却要每天小心翼翼的服侍,在这样的落差下也确实会促使人做出很多平日里想都不会想的选择。

压抑的情绪在所有人心头回荡。

永安博物馆制作的壁画实在太过精致。

以至于不少人都在沉浸于其中之后久久难以自拔。

然后就更不用说董乐乐在一旁声情并茂的解说了。

直播间的观众几乎只是短暂的视线停留,就被牢牢地拖入了"壁画"中的世界。

然而就在王昭君身死入葬,所有人都以为一切即将迎来结尾的时候。

所有人都在壁画从3d转回平面2d的同时松了一口气。

可谁料还不等他们在弹幕里发表自己的想法,直播间镜头里的壁画,又突然再一次开始了变化。

那一刻原本还只是线条行的壁画,渐渐重新开始变得立体。

只不过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先前壁画风的描述。

那立体的女子虚影开始在半空中渐渐凝视,并在土黄色渐渐淡化的同时,开始附上了一丝丝代表皮肤生机的血色。

从秀女,到宫女,再到出嫁时的盛装,那重新着色的立体影像,正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传达着自己的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