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6)
四天后,冯氏进府,就在尚悦斋的偏屋里,教大小姐识字断句。冯氏长得很和气,声音柔柔弱弱的,看着也不是个生事的,大小姐似很喜欢这个女先生,学习也非常刻苦。
春香常奉了老太太命过去看看大小姐的学习情况,毕竟府里的丫鬟婆子里就数她识字最多。顾氏一般都是亲自来,久了就和春香熟了,两人没事就坐在一边蹭课听。
这日,顾氏听了会课,起身告辞,春香也跟着告辞,随顾氏出了书房。顾氏意识到春香有话要和她说,便走到院外不远的湖边,捻着柳条看着春香走过来。
“太太。”春香道,恍惚觉得自己又回到了上辈子,她呆了一回,才想起自己要说的话,“太太觉不觉得大小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
顾氏垂下眼:“这话你不该说,让老太太和老爷知道了,你就完了。”
“太太您也看出来了吧,大小姐也太坐得住了,不贪玩不好动,她又不需要考进士,至于这么用功吗?”
顾氏将柳条扔到水里,盯着湖面的涟漪,半响才道:“她也太乖巧,太会看人脸色了,总是话里有话。你若当是童言无忌,可心里总存了根刺。你若跟她计较,就显得你太不大度了。”
大小姐数次提出要去见桐湘,每每都在大老爷频临发火时止了话,开始卖乖起来。一次两次,两次三次,大老爷没放在心上,一旁看着的顾氏却越来越心惊。
而且,大小姐和她单独在一起时,可从来没有提过要去看桐湘,因为她知道,顾氏做不了主,也不会做这个主。但她每次和大老爷提时,都会选在顾氏在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大老爷发现,顾氏一句帮衬的话都没有说过。
“奴婢冒昧问句,冯先生的那个女儿,是不是有什么不得了的造化?大小姐似乎很想和她当朋友呢。”春香又道。
顾氏看着春香,慢吞吞道:“你是怎么想的?”
“我觉得,大小姐会不会是个妖怪?”春香低声道,声音里满是恐惧。
“物有反常即为妖。”顾氏喃喃道,“其实我有过这个猜想,所以才把我娘给我求的护身符给了她。那是高僧开过光的。”
春香愣了下,她是隐约听到过这事,但是没有往心里去。老太太还以为顾氏是为了显摆下母子情深笼络继女,原来顾氏这样做,还有另外的考究。既然这事没有了下文,那便说明那护身符并没试出什么古怪来。
“太太您心里有数就好,奴婢再多嘴一句,之前那位太太,怕是没得不明不白。”春香最后道,福了福身子便走了。
顾氏在原地愣住了,她看着春香走远了,才有些恍惚地往自己院里走去。
春香终于把心里的话和顾氏说了,该提醒也提醒了,感觉轻快了许多。顾氏聪明,很多事春香想不到的,顾氏会想到,有这样一个人可以商量,春香觉得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
大小姐是有古怪,她这古怪从上辈子时就有了。老太太看出了一点端倪,但以为是被旁边的人教坏了,便只是把桐湘等人打发了,并没有别的举动。这主要也是因为老太太和大小姐没有朝夕相处过,孙女再重要,重要不过孙子,老太太在这方面可是务实得很。
不过,害了顾氏和自己的人,到底是谁呢?
二老爷有嫌疑,桐湘也有嫌疑。那么,大小姐呢?
大小姐聪明、早熟得不像小孩子,她该知道一个儿子对一个家意味着什么。大老爷若一直没有儿子,便只能过继二老爷的儿子,前提还得是二老爷能多生几个儿子出来。这隔房的肯定没有亲生的亲,大小姐该明白这个道理。
她不会这样蠢吧。
顾氏有孕了,和上辈子一样,在春暖花开的四月份被查出来有孕了。
府里上下都喜气洋洋的,老太太开心得多发了一个月的月例下去,给顾氏身边的人都多做了一件春裳。
大小姐特别好奇,围着顾氏转来转去,时不时伸手去摸顾氏的肚子,不停地问小弟弟什么时候出来陪她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