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汾河决堤 - 娇娘心计:白手太子妃 - 纳兰容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九十二章 汾河决堤

一个骑着驿马的传信官拼命的抽打着身下的马匹,那马儿累的嘴角吐着白沫,渐渐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地。

马上的传信官被甩下马,在地上滚了好几圈才停下来。他呸呸的吐掉嘴里的沙土,连滚带爬的拍打着躺倒在地的驿马,哭咧咧的喊着:“伙计,你可别死啊,这要紧的事儿不赶紧传回去,咱俩都要没命了。”

然而马儿早已跑炸了肺,奄奄一息,哪里还能起来。那小官儿不由坐在地上呜呜哭起来。

“你这是怎么了?跌伤了吗?”旁边走过两个少年,当头一个身材高大消瘦,后面跟着的那一个脸色苍白,眼神里带着愤怒,一只手被另一个少年紧紧握在手里。

那小官儿年纪不大,跑死了马传不了信儿,哭的眼泪鼻涕糊了一脸,“汾河,汾河决堤了!”

“啊?――”两个少年皆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好端端的怎么会决堤呢?今年的雨水也不是很大啊?”

那小官儿擤了擤鼻子,哼唧着道:“我哪里知道,那一日河堤上只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好似地牛翻身一样,那偌大的河堤居然出现了一条巨大的裂缝,那几日正好下了一场大雨,那高大几百丈的洪峰便蜂拥而下,瞬间淹没了好几个村庄。”

“天啊!”蓝桃前世在电视上见过“98”大洪水,知道这决堤的可怕性,身子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杨夙忙伸手揽住她的肩膀,低声劝慰了一句:“别怕,我们已经走出很远了。”

那小官儿心有余悸的回想道:“我这辈子头一次见着那么可怕的场面,几个地势较低的村庄小镇,直接就被淹没在了洪水中,什么都没剩下。

那巨大的浪头一打,房屋、桥梁、甚至是参天大树都瞬间倒塌,那人和牲畜都来不及叫唤一声,就被大水给卷走了。我们大人当场就吓的坐在了地上,匆匆写了一封告急的书信让我连夜送到州郡来,我跑死了两匹马才到了这里,可惜这里离驿站太远,我想换马都来不及了。”

杨夙捏紧了蓝桃的小手,对那小官儿道:“看来灾情确实十分严重,可从旁边县镇里调遣官兵、民工前去赈灾抗洪是最妥帖方便的法子,你们大人为什么非要让你飞马去州郡报信?”

那小官儿挠挠脑袋,“这个我哪里知道。罢了,豁出这条命去,我也得把信送到,不然我一家老小可就没命了。”

那小官儿爬起身来刚要走,杨夙一掌披在他的脖颈上,那小官儿应声倒地,“你这是干嘛?”蓝桃瞪大了眼睛。

“这事儿出的蹊跷,我总感觉这汾河决堤导致的洪灾是有人故意而为。而且这小官儿要去报信的州郡方向正是朱睿镇守的地方。”杨夙匆匆解释两句,便从那小官儿身上摸出了信件。

信件上漆着一层火漆,杨夙理也没理径直撕开了信件,一目十行看完,两道俊眉便不由自主的紧蹙起来,“桃儿,看来咱们两个要换个方向走了,这里马上就不安全了。”

蓝桃一听心里也有点慌,忙凑上去看了两眼书信,信里说那堤坝不是被大水冲开的,而是有人在堤坝上埋了数量巨大的火药,将堤坝炸开了一条大缝,这才导致了洪灾。

那县令怀疑这是澜沧国的手笔,毕竟这样数目巨大的火药一般人是造不出来也不敢造的,他们可能乔装打扮,潜入到煌国境内,暗中想炸掉堤坝,给煌国带来巨大的灾难,他们坐收渔翁之利。

“阿D,这是能有几成真?”蓝桃觉得澜沧国真不是一个可以小看的对手,他们靠近海洋,有许多通商口岸,那些外国的先进科技和先进技术他们都能第一个接受并学习到。

火药虽发明在中国,可它是在西方被应用在了武器上,这因为这种武器才能在后世四处殖民,打败这些历史悠久的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大国。

“我觉得有点像澜沧国的手笔,但煌国定然有人与他们勾结,所以才能让他们入我国来去自如,抓不到半点把柄和风声。”杨夙捏紧了书信。

“这条路很快就要有官兵往来了,咱们不能再行这一条,免不得要绕些远,走一条安全些的路线了。”杨夙将那书信塞回到小官儿的怀里,拽着蓝桃向相反的方向跑去。

“到底要怎么走?”蓝桃忽然觉得生命实在太过脆弱,如果自己执意返回故乡,说不定路上还要被大水冲走,就算侥幸不被大水冲走,一个人碰上一群灾民,也不是一件好事。

杨夙苦笑一声,“看来我们要从澜沧国借路了。”穿过国界线到澜沧国,一直寻到海岸,搭乘北上的货船去北方,说不定是一个好主意。朱睿的爪子伸的再远,也伸不到外国海商的海船上去。

“这倒是个好主意!”蓝桃眉眼弯弯,“你地理学的可真好,要是我早就迷路了。”

杨夙好笑的捏了蓝桃的小鼻头,“你个路痴,这回知道我不是在害你了吧?好好的跟紧我,小心别让人拐了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