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红袍女将
话说那右贤王痛失幼子,自是痛不欲生。本来这百草丰茂的季节,匈奴人多在草原上放养牛羊,多柯耶也是趁这时节带了不多的手下出去打猎,他自恃身边有数百骑兵和一位堪称武林高手的老者护卫,居然走到了与女真人交界的地方打猎,没想到遭了他们的毒手。
那赶回来的探子回禀,除了那女真人最过明显的就是明杉的衣着和武器,明显是梅家军的配备,他们便把这仇恨转加到了梅家军头上,右贤王更是点兵选将,准备给梅家军来一次突袭,以报杀子之仇。
这一次右贤王率领的队伍只不过五千人,却个个是精锐的骑兵,身下的战马也都为精良壮年马,身上覆着重铠,骑在马上却运动如飞。
所选突袭的地方与北疆大营隔着一道陡峭的山崖,链接两端的小桥垂在靠近北疆的这一端。右贤王派遣了两个神箭手,向着对面的悬崖射出重铁箭,箭头带着倒刺,一旦没入崖壁就会抓牢岩石土层,并将箭尾的长索带了过去。
敢死队的一名勇士凭借着自身的强悍的臂力,双手并用荡到了对面,并亲手将崖壁上悬着的小木桥机关打开,在悬崖两边悬起了桥梁,五千人马顺利过桥,偷偷的潜伏到北疆外围地带。
本想趁着黑夜发动突袭,却没想到马儿踩到了一个不知名的陷阱,陷阱居然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这响声接二连三的响起来,还伴随着呲呲的火花,这个黑夜瞬间被点亮了。
原来埋伏在这里的机关不是别的,正是梅凤歌埋在这里的火药,将这些火药注入一个个小铁球中,在这个悬崖边的必经之路上连成一串,踩响一个,那一串都会跟着爆炸。
梅澈不由对妹子再一次刮目相看,“没想到那些蛮子居然真能渡过天险,潜伏在这里来。若不是凤歌小心谨慎,在那里实现埋伏了机关,想必夜间匈奴必会突袭而来,直捣我们的军队总营。”
苏D也不由对这个表妹起了几分钦佩,本以为她带了一群娘子军不过做些轻巧的通讯之用,没想到她在用兵谋略方面根本不逊于一名男将。
梅澈见苏D一副惊呆的表情,忍不住和他讲述了妹妹的英雄事迹。据说去年凤歌率领娘子军驻翎门关,凭借天险,修筑工事,严密布防,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一次,匈奴部落带骑兵大举进攻,凤歌眼见敌人来势凶猛,一面向总军告急,一面指挥娘子军与翎门关居民严防死守。
由于关内军队兵力不足,关里的情况十分危险。面对数倍于其的军队,凤歌心急如焚,在城楼上焦急地踱着步子想着主意,同时极目远眺,等待着援军到来。
忽然,她无意中看见远处田野上丰收在望的谷子,顿时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于是,她下令城内军民立即收割、架锅、用新米熬制米汤,米汤熬好后,凤歌又令部众乘夜色从关上全部倒入关前沟壑中。
次日,翎门关前沟壑中米汤横溢,敌人哨兵发现后,疑为马尿,急忙报告主帅。主帅出帐观望,只见城楼上旌旗招展,军民喊声震天,战鼓擂动,便错误地判断援兵已到,由于害怕中了埋伏,敌人最终不战而退。
待得知此乃凤歌的疑兵之计时,北疆的援兵已到,他们只能望洋兴叹了。这一战功让凤歌获封为骠骑将军,她带领的娘子军也被训练成精锐的前锋军,她们坐下的战马四只修长,因为女子身体较轻,所以骑起这种马来更加轻便,奔跑起来也更加迅速,往来如风,人称“红风军”。
不多时,梅家军追上偷袭不成的五千匈奴骑兵,只因悬崖边寸草难生,大多为坚硬的岩石,那骑兵根本不占任何优势。梅澈又提前让人围了西面,向东北方面包抄,准备将这活匈奴兵像饺子馅儿一样包起来。
那右贤王自是又惊又怕,他这次本以为度过了北疆军的天险便能稳操胜券的偷袭成功,没想到他们居然在悬崖边上埋伏了火药,偷袭不成反而被人包抄。
“报――,大王,西边梅小将军率一千骠骑军冲散了我军骑兵,伤亡惨重。”
“报――,南面五千北疆骑兵来袭,我方大将呼雷尔与敌军一员白袍小将厮杀,被那厮一个回合刺于马下。”
“撤!撤――”右贤王声嘶力竭,满脸惊惧,“原路撤回!”右贤王顾不上那么许多,策马便往悬崖边赶。
好容易赶到了悬崖,旁边呼啦啦燃起几十火把,一伙俏丽的娘子军早已埋伏在此,中间捧出一员女将,坐下一匹神骏的乌骓马,手持一对鸳鸯碧水双环刀,怀中压了护心镜,身上披了一件龙鳞软甲,纤腰束的不盈一握,足上瞪着一双小蛮靴。大眼俊眉,冷面红颜,火光之下艳如桃李。
那右贤王见了不由哈哈大笑,指着梅凤歌调笑道:“哪里来的小娘们,居然敢拦本王的骑兵,莫非是中土的男人个个不中用了?偏让一群娘们冲锋陷阵。”
“是啊,他们不行,跟了爷爷们回草原去,让爷爷们好好疼爱疼爱你们,总比在这里舞刀弄枪的好。”
“一个个长的真不赖啊,一会儿谁抢着了算谁的……”
梅凤歌身旁几个女兵皆柳眉含煞,个个握紧兵器,银牙紧咬,只等冲过去与其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