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魏忠贤死了 - 别惹大明 - 神鲸大能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别惹大明 >

第三十七章 魏忠贤死了

崇祯元年,二月十三日,崇祯批准兵部尚兼左都御史崔呈秀离职回籍守制,为父服丧。五日后,朝廷追夺诰命,被削职为民。

二月十九日,魏忠贤为保住面子、财富和性命,提出辞职养病,崇祯批准其辞呈并根据魏忠贤的请求,取消了魏家所拥有的公、侯、伯三个爵位。

同日,魏良卿一并离职。

二月二十日,关山月走水路,经京杭大运河南进出发。崇祯亲至通县送行,声势浩大。

二月二十三日,崇祯以意欲谋反的罪名,命锦衣卫前去捉拿魏忠贤问罪,如有反抗就地斩杀。

就在东林党人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时候,崇祯突然踩了刹车。尽管东林党人接连上罗列阉党的种种恶行,再三用大义逼迫崇祯,要他掘地三尺清算阉党。可崇祯这次却理智的退居幕后,躲在深宫中就连内大学士也不见,铁了心的保东厂和锦衣卫。

因为临行前,关山月跟崇祯说过,东厂和锦衣卫是他手里咬人的狗,离了他,他们就是一群丧家犬。可东林党不一样,离了他,换个主子,他们一样是荣华富贵。

没了崇祯这杆大旗,东林党也只得偃旗息鼓。经过一番动荡,朝中各方势力形成了新的平衡。

二月二十五日,魏忠贤在京亲信快马加鞭,他提前得知了崇祯最新的谕旨,当时他那长长的车队才刚走到河间府的阜城县,离着他的家乡河间府肃宁县还有一段距离。

这个时候,魏忠贤总算意识到,新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给他留下一条活路,而他眼中的救命稻草关山月却依旧杳无音讯。

神情恍惚,六神无主的魏忠贤知道追杀自己的锦衣卫已经在路上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这只丧家之犬就算是躲到天涯海角也难一死。他挥手停下车队,投宿进了阜城一家不起眼的客栈。

万籁俱静,山穷水尽的魏忠贤,在客栈里盯着那随风摇曳的烛光,缓慢的回想起了自己的一生。

就在魏忠贤沉浸在岁月的回忆之中时,隔壁的一个男声突然打破这寂静,唱起了流行的“折桂儿”曲调,那曲调哀婉,像极了挽歌,只是歌词并不如往常一般,唱的似乎是魏忠贤的一生。

魏忠贤的贴身太监李朝钦皱着眉头刚要出去制止,魏忠贤一抬手便拉住了他的手,心灰意冷的摇了摇头,“让他唱吧,这是白秀才,他这是来给我送行的!”

李朝钦抹了抹泪,终究是没忍住,着魏忠贤手里用来自缢的绳子泣不成声。

听初更,鼓正敲,心儿懊恼。想当初,开夜宴,何等奢豪。进羊羔,斟美酒,笙歌聒噪。如今寂廖荒店里,只好醉村醪。又怕酒淡愁浓也,怎把愁肠扫?

二更时,展转愁,梦儿难就。想当初,睡牙床,锦绣衾绸。如今芦为帷,土为坑,寒风入牖。壁穿寒月冷,檐浅夜蛩愁。可怜满枕凄凉也,重起绕房走。

夜将中,鼓咚咚,更锣三下。梦才成,又惊觉,无限嗟呀。想当初,势顷朝,谁人不敬。九卿称晚辈,宰相为私衙。如今势去时衰也,零落如飘草。

城楼上,敲四鼓,星移斗转。思量起,当日里,蟒玉朝天。如今别龙楼,辞凤,凄凄孤馆。鸡声茅店里,月影草桥烟。真个目断长途也,一望一回远。

闹攘攘,人催起,五更天气。正寒冬,风凛冽,霜拂征衣。更何人,效殷勤,寒温彼此。随行的是寒月影,吆喝的是马声嘶。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

白秀才翻来覆去的唱了大半夜,那词句似是挽歌,细听之下却又透着一股极其恶毒的幸灾乐祸。

魏忠贤听了半宿,直觉的唱尽了他的酸甜苦辣,仿佛一声所作所为历历在目。心灰意冷的他终于精神崩溃,无望的了一眼窗外,把绳子套在脖子上便要了解自己罪孽深重的一生。

这时院子里一阵人喊马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魏忠贤所在的客房门“哐当”一声便被推开了,来人正是当初应允救魏忠贤的关山月。

关山月气喘吁吁,用手指了指站在凳子上的魏忠贤,“哎呀,不好意思,下了船紧赶慢赶,这个点才到!下来吧,你要是就这么两眼一瞪,双腿一蹬,嘎嘣一下死了,对的起那些被你迫害或者因你而死的百官和百姓吗?”

魏忠贤用双手扶着绳子,踮起了脚尖,面如死灰的了关山月一眼,“他们不是我害死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