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021太皇太后仙逝(二)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大齐元年,十月下旬,太皇太后仙逝,皇帝下旨厚葬。
宫中无论品阶官位高低,皆着缟衣,不得着鲜艳色彩衣裳。皇帝特地请来百灵寺主持,前来超度。主持丧事,让太皇太后仙灵得以轮回。
由于太皇太后去的实在是太过突然,本该在游山玩水的齐嗖坏貌宦聿煌L愕幕毓。这位逐渐被世人遗忘的肃王爷,如今就要回宫了,而离宫多年,这次回来,已经时隔五年之久。只是不知,习武练剑是否把他的脾性也给磨平了。纵横天下,四海为家,看尽大齐江山,游尽周边列国,感受风土人情。只恐怕早已忘了,自己还是皇室,还是位血统高贵的王爷。
而远嫁蕃地南宫侯爷的二位公主,听闻消息后,皆赶回皇宫。大公主齐静,二公主齐蕊与南宫侯爷一同入的宫。
……
灵堂之上,哀嚎声一片。向阳公主在一旁默默垂泪,好好的人,怎么说没了就没了。那可是自幼疼爱她的皇祖母。她不敢看那灵柩,漆黑的棺木似乎还泛着幽光。
只见那挺拔的身影此时正跪在灵山,一动也不动。为太皇太后守灵的这三日,皆不可食用任何膳食。以表达对亡灵的尊敬,可有一些人儿早就支撑不住了。茶水都不知道喝了多少杯。可肚子实在是饿的受不了了,而大公主与二公主早就忍不住了,吩咐奴才拿来一些糕点,吃了起来。旁边披着白色素衣的男子,拿了一块又一块。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颚骨突出,眉毛浓郁,一巴还留有青色的胡子茬儿。一脸颓废,毫不自制力可言。此人正是驸马爷,南宫侯爷。
好在她们动作小,隐藏的可以,并无引起多大的不满。
一旁的太监秦贯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今儿个已经是第三天了。皇上再怎么着怕落人口舌,这两天未曾进食,就算是铁打的人,也都经受不住啊!
“皇上,你就吃点吧!”秦贯声音都带有了哭腔。这万一,皇上突然病倒了,那可如何是好。
灵堂外,一双幽深的眼睛正望向殿内。
宫中发生如此之事,今日肃王爷终于从邻国赶回了皇宫。刚接到宫门侍卫通报,好在,肃王爷赶在了太皇太后下葬的前一天。僧侣们还在梵唱经文,宫女们正在焚烧纸钱。
白总管绕过北宫门的正门,从侧门接应肃王爷。
他一路上风尘仆仆,脸色不是很好。只是这与皇帝有着七八分相像的样貌,放在人群堆里,皆能把他黑认出来。等不及更衣沐浴一番,直接在衣服的外头套上了缟衣,头戴绳制穗子,赶往灵堂。
广臣在前引路,疾步而行。
“王爷总算是回来了。”他都替他心惊。
“太皇太后怎么说没了就没了,本王既未曾收到过病危的书信,也未曾得到什么消息。前两个月还听说太皇太后身子骨硬朗的很,怎么就――”只见他眉头紧促,有些不相信。
他不是不知道朝堂之上,水深的很。皇祖母又是个不肯轻易撒手的人。难免有人会想对其大毒手,可太皇太后已退居幕后多年。纵使手再长,难道还能伸到朝中官员的家里去!这件事情,他定要仔仔细细的查,查它个水落石出。
白总管不敢插话,他是太皇太后身边的红人。若是要查,很快就会查到他身上来,他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几天他行事自然要三思而后行。凡事都要留几个心眼,不要被人钻了空子,着了别人的道了。这突然而起的肃杀之气,很快就被隐藏起来了。顿时又换上了一张波澜不惊的脸孔。
灵堂前,肃王爷跪下三拜九叩。失声痛苦流涕!呜咽着,发出痛苦的的声音。手因为激动而敲打着青石地板,发出了渗人的声响。一旁的大公主,连忙劝导他。
“皇弟莫要过于忧伤,皇祖母一向是罪疼你的了。她老人家若是还活着,定是不希望看到她宠爱的孙儿这样。”齐静说得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太皇太后非常喜爱齐嗾庖凰锒,从小他便长欢膝下,受尽了宠爱。在这宫中,从未受过什么委屈。
相反,齐放一直不曾深得独孤伽罗喜爱。她看不上魏贵妃,一个后宫妃子,总想干预朝堂之事。今日儿不是替让自家的弟弟谋职,就是帮她那狡猾的父亲贪赃枉法。外戚干政,是她最为疼恨的事情了。
齐嗄暧资辈唤龃厦髁胬,五岁时学习《大学》过目不忘,虽然不太懂得其中的意思。可只要教他诗词,教一遍,他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背诵的一字不差。就连太傅都对他赞不绝口,只可惜,当时的太子,正是魏贵妃的儿子,也就是当今圣上。
世上之事,总是天意弄人。虽然是旷世奇才,却无法施展。他的存在,就是太子最大的威胁。他必须做到锋芒不露,万事小心谨慎,才不会掉了这颗聪明无比的脑袋。魏贵妃一家权势滔天,而他的母妃,也就是淑妃。生性温柔,贤良淑德,自小受的便是相夫教子的教育,自然没有难么多心思。一心祈求着儿女平安,一生无忧。哪里是刁钻狠辣的魏贵妃的对手,很快她便被魏贵妃逼死。年纪轻轻,便消香玉殒了。
后来,先帝去世,新帝登基。他怕齐放对他心生间隙,便祈求皇上让他出宫。让他游离于山水之间,周游列国。向周边的国家宣讲大齐的儒法,以及治国安邦的理念。学习周边国家的文学艺术,引进本国。
只是,他未曾想到。突然传来噩耗,皇祖母去了。他撕心裂肺,内心的苦楚无处发泄,这些年他未曾尽孝也就罢了,可连皇祖母的最后一面都未曾见到。他真是该死!该死!
齐当面无表情的看着正在痛哭流涕的男人,他从未禁止他出入皇宫。这些年,是他自己懦弱,害怕他,却又不干他的事。他实在是,无话可说。
看了这么一出苦情大戏,奈何他内心却是毫无波澜可言。
*
次日,太皇太后出殡。
众皇室人员皆要相随,灵车将围绕皇宫绕三圈,再火化。说是要让亡者的灵魂看最后一眼生前的住所,好无所挂念升天。
漫天飞舞的纸钱夹杂着哭喊声,还有僧侣念经文的声音。在这寂静的皇宫之中,一轮又一轮。
法事办完后,遗体直接火化了。而骨灰由皇帝亲自抱会宗祠。立下牌位,贡上香火。众人跪拜,说些安息之类的话语。
宫中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运作,宫女们和奴才皆换上了宫装。只是毫无喜庆之气,整个偌大的皇宫内院,一片死气沉沉。奴才们皆提不起精神来,可面上又不敢流露出什么出来。各司其职,做好份内之事。
太皇太后仙逝,遗物皆让白总管打理。皇帝知道他对太皇太后忠心耿耿,而慕容雪实在也没什么心情去接手太皇太后的遗物。皇帝下旨,直接让白总管把该留的留下,无用的皆让宫女拿去“焚烧厂”把东西,都给烧了。
肃王爷听闻后,跑去了仁寿宫。
把白总管整理好的太皇太后的遗物,皆带走了。
白广臣内说什么,只是书信通知了皇帝。若是他觉得有不妥的地方,自然会召见他。他虽然有时猜不透皇上的心思,大多数时候,他还是能够懂得他的心思的。他关注了难么多年,做的,并不是无用功。
他甚至知道,前些日子,他宠幸了他身边的一个暗卫。
他知道后,差点没让人把那暗卫给杀死。他痛恨自己为何只是个内侍,他机关算尽,这一生小心谨慎,唯一没有算准的,事她这颗悸动的心。
而一旦做了皇帝的佞臣,这一辈子都只能是禁脔。他心气如此之高,他步步为营,为他铺路,走到了今日。他还未曾表露心迹,半路却杀出个暗卫来。他恨不得剃他的骨肉,抽了他的筋,扒了他的皮。
他定要叫他知道,跟他白广臣抢男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下场。区区一个暗卫,他定要让他知道,什么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作者有话要说:
一切走上了正轨,现在要开车了。
真心不容易。
明天还有实训,真是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