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谋策、暗划
“这支军队一旦训练成功,以凌沫颜和凌月轩,再加上巫跃竹的军事才能,这支军队将势不可挡,甚至要超过我们手中现有的--讯风骑,凌家军!”宋止墨近乎有些偏执地拍着桌子,“到时候齐月的胜算就更小了!”
面前的少女陷入了沉思,“这么长时间,表哥都没有对军队做出什么改制吗?”
宋止墨摇了摇头,“我也没有个具体的改制方法,再说了,这些士兵们的出招方式已经定型,再改,首先时间不足,二来,精力不够。”
“那齐月这一仗确实难以打赢,毕竟凌沫颜和凌月轩都深知我方军队的不足与优势,而我们对于伯羌的军队,却是一无所知。”
宋止墨闻言,也是半晌反应不过来,他有些颓然地坐到了一边的凳子上,“那依你看我该如何?”
“阵,”她在桌面上缓缓摆出了一个乾坤图,“我们可以布阵。”
“布阵?”
“是的,既然伯羌那边已经把我们的底细了解的一清二楚,那我们就不要用从前的那一套方法了。”宋韵澜用竹筷沾了一点水,在桌面上缓缓画出了一个蝴蝶的形状。
“我以前替人抄书,曾看过这样的一个布阵形状,你看蝴蝶的羽翼,中间只有极小的缝隙,如果我们能将敌军这样四面扇形围住,就能够将他们一网打尽了。即使不是一网打尽,也是让他们损失不少。”
她喝了一口水,继续喝了一口,“这样的话,依我们数量上的优势,赢也不是不可能。”
“韵澜,你告诉表哥,你觉得此番胜算估计有多大?”宋止墨忧心地看了她一眼,实际上他也知道此番胜算不大,但他不愿意再等下去。
若是真的到了那天实力差距过大的时候,他将毫无反驳之力,更加没有筹码与巫跃竹换到最大化的利益。还不如趁巫跃竹布置地不太充分的时候,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齐月京郊的一间密室内。
“2号苏子川。”她的目光投到一个微微出神的男子身上。
“在。”苏子川回过神,然后冲着凌沫颜一点头,“将军还有什么安排吗?”
“之前我是怎么交代你的?”
“负责潜入齐月皇宫高层的,就是你了。”
耳边忽然响起那日凌沫颜带着赞许的眼神看向他时所说的那句话,他点了点头,眼神波澜不惊地看向凌沫颜,她很是期待地看着他,“你的身份我都已经帮您伪造好了,你现在是新上任兵部尚书苏珂的儿子,他这的官职也是最近才加上的,为人比较正直低调,大家对他的关注度也不是很高,所以认识他儿子的人基本没有。”
“那他的儿子呢?”
“被我带回了伯羌好生照顾着呢,放心,他本身就是伯羌人,你就好好地在那里待着吧,事成之后,我会马上接你回来的。”
听到“接你回来”这句后,苏子川好看的乌黑瞳孔了泛起一抹不同寻常的神色,不再多说什么,他点了点头。
“那么……5号越池,之前安排你的是负责在齐月宫里替苏子川传递消息到宫外。”
越池是一个精明干练的男子,安插他去当个侍卫,然后被苏子川理所当然弄到身边自然是没有问题了。
见凌沫颜已经发话,越池很是恭敬地哈药点头着。
“3号?”她有些不太记得这个三号的名字,在这个圆桌上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后,她茫然地望着他们,“3号呢?”
“殷苛。”一个男子有些尴尬地出声了。
凌沫颜莞尔一笑,“不好意思,上次我好像也把你忘了。”
“皇后好记性。”那男子再次摸了摸头,憨憨地笑了起来。
凌沫颜自动忽略了那个“皇后”,青葱般的指尖在木桌上轻轻击打着,发出阵阵清脆的声音--“殷苛,我安排你在齐月的京城里面做个买卖的活儿,主要负责接应越池传递出来的消息,当然,也尽量给我打探一些信息。”
吩咐完越池后,她又事不迟宜地报出,“4号方杉,负责在齐月到伯羌的路上开设驿站,然后负责接待6号传送员张颂,保证他的安全。”
“1号张易作为应急人员,待在齐月京城,以防6号慕容柳有事情被耽误,我为他安排了一个雅士身份,以方便听到那些达官贵族对局势的意见与建议,到时候上门拜访他的人一定很多,倘若6号被事情缠身,就由你传回,知道吗?”
“是凌将军!”
“7、8号萧别、林书负责在齐月的京城与京郊开设客栈,茶馆,帮忙刺探消息,你们知道,这嘴一多,消息也就容易泄露。”
“是!”
“9号,在伯羌京城内打探消息,你手下也可以养些探子、,看看哪里的消息多,就让他们往哪多窜窜。”
“是!”
凌沫颜又望了他们一眼,“你们是我训练了这么长时间的人,也应该知道我做事的宗旨是什么。”
9人不说话,凌沫颜看向苏子川,他动了动嘴唇,“不到最后一刻,不排除任何疑问。”
凌沫颜点了点头,又看向越池,越池支支吾吾地,也总算说了一句,“遇事一切镇定。”
凌沫颜再次点头,然后分别看向殷苛等人。
“凡事都不能放松警惕。”
“要学会探人口风。”
“学会出奇制胜。”
“这个法子行不通,可以再换一种。”
听着这些男人一个个报出他们对这段时间特工训练里面学习的经验,她点了点头,“差不多都在你们所说的里面了,当然,根据你们任务的不同,各自都要有不同的经验认识,知道吗?那些经验不一定适合你们每个人所做的工作。”
她的目光忽然落到了苏子川的身上,苏子川不解地看向她。
该死的,他表情那么无辜的做什么?
她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句。
不过这样也好,看起来能迷倒不少的千金小姐,若是那些人想要邀请苏子川造访的话,他必然会跟她们的亲人,无一例外都是与些位高权重的人有一些接触,这样的话,也能得到更多的消息了。
“例如苏子川,他就不必探人口风,这样只会让宋止墨看出端倪来,最好是在皇帝面前表现出一定的迟钝,但是也要能给宋止墨出一些有新意的点子。据我对宋止墨的认识,他这个人非常羡慕事半功倍的方法,对这些思想新奇的人比较器重,你们不记得那个以一纸《十策》而安定边疆多年的少年才子方逸琛了吗?宋止墨封他为逸琛侯,就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一举越为京城的又一个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