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不眠之夜 - 凶案密码 - 风舞残云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凶案密码 >

第六十六章不眠之夜

<div>这是安装在电梯上端、大厅顶部的1号监控拍下的画面,技术员将画面调到支昕刚走出电梯的那一段。

……支昕在前,林金锁在他右后侧,两人一前一后往大门处走去……会议室里的十几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支昕和林金锁前方的人,遗憾的是,在他们的前方,虽然有十来个人正在走动,但有的人侧对着他们、有的人背对着他们,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女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在观察他俩,哪怕目光在他俩身上稍做停顿的人都没有。

大屏上的画面很清晰,支昕让技术员一会播放、一会暂停、一会再回放,可是大家看了半天,依旧没有发现可疑的人出现。

“这就奇怪了!”一名侦察员说,“电话里陈总明明告诉林金锁,说他看到了点烟这个动作,如果他或同伙不在现场,怎么会知道这一细节?”

“肯定在现场。”老国眯起了双眼沉思着。

“您怀疑嫌疑人或同伙站在监控死角里?”张照问。

支昕摇了摇头道:“我先后去过三次圣母医院,今天下午去找林金锁时,我特地留意过,大厅并不算大,这个仅仅两百多平方的地方就装了三个监控,绝不会有死角。”

张照点了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道:“我就不信这个邪了,大家再仔细找找,我不信他能悬在天花板上偷窥。”

老国摇了摇头,他让技术员将支昕和林金锁刚刚走出电梯的画面暂停,他指着画面说:“大家看到没有,在电梯门刚打开的同时,他们前方的十几个人都在走动中。如果他们有意前来观察林金锁和支队,肯定不知道林金锁何时下楼、电梯门何时打开?他们也就不可能一直在大厅里走动。如果是我,我会装成就诊的病人,一直坐在大厅内的那两排椅子上,面对着电梯偷偷观察,等候林金锁下来。可是大家看到没有,由于接近了下班时间,椅子上是空无一人的……”

“是啊,这也太诡异了吧?”

会议室里沉默下来,大家都明白,看到林金锁替支昕点烟的人就在大厅里,可找遍了三只监控探头中的影像,却一直找不到可疑人员。

正在此时,到ktv中调取监控视频的两名侦察员匆匆赶到了会议室,大家立即把希望集中到他们手里的u盘上,希望在ktv门口能看到跟踪林金锁的嫌疑人出现。

不一会,大家又一次失望了,ktv规模挺大,停车场上停着上百辆车,还不时有车辆进出。最糟糕的是,偌大的停车场只有一只监控,画面质量极差,就算花上好几天工夫查清了这些进出车辆的信息,也很难保证嫌疑人的车辆就在其中,他既有可能从医院一路跟踪过来,也可能由同伙打车进行跟踪,并在ktv门外守候。

一名侦察员叹了口气:“大家肯定看到了,外面光线暗,摄像头像素太低,嫌疑人也可能没有开车,而是站在路边的行道树下观察。”

另一名侦察员说:“是啊,人行道上的人那么多,要想查到他的影像,几乎是不可能的。”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原以为通过两处监控视频,锁定嫌疑人肯定不成问题,没想到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会议室里沉闷得像要下雨,大家都不再出声,唯有老国依旧在一遍又一遍地察看着医院大厅里三只监控探头拍下的视频。

“师傅,您有发现了?”周薇怕惊扰了老国,悄声问。

老国没有出声,又过了十几分钟,他忽然让技术员将画面暂停,这才说:“我发现了……”

“您发现什么了?”支昕和几个侦察员将头凑了过来,看着没有一个人的画面。

这是安装在大厅侧上方的3号监控拍下的画面,画面斜对着大厅内的两部电梯,因支昕和林金锁已经走出了画面,画面中空空如也。

老国让技术员将画面往前快进了五六秒,这才指着画面问:“你们说,为什么这部电梯门是打开的?”

周薇头脑反应快,她惊道:“师傅,您是说,嫌疑人站在电梯里目击到了林金锁替支队点烟的过程?”

老国点了点头,终于说:“你们看,此时画面上显示的时间是17时52分41秒,即支队和林金锁从右侧电梯走出后的第七秒,这个时间,林金锁正给支队点烟,我认为,此时左侧的那部电梯里肯定站着一个人,他要么是嫌疑人陈总,要么是他的同伙,他正是通过刚刚打开的电梯门,看到了林金锁替支队点烟的过程。”

老国说完,将画面后退了三秒,一行人果然看到,电梯门在此时正在打开,但却没有人从里面走出来。

“快,立即调出右侧那部电梯里的监控视频。”张照向一名技术员叫道。

不一会,电梯内的监控视频被投放到大屏上,果然如老国分析的那样,根据2号电梯里的监控显示:17时52分21秒,电梯门在三楼打开,一名戴着口罩,三十出头的女人进了电梯,20秒后,电梯停在了一楼,电梯门打开,这个女人正想下电梯,却又停住了,她双眼直勾勾地看着电梯外。四五秒后,电梯门正欲关闭,她又按了一下开门键,取出手机,对着电梯外拍了一张照片……又过了几秒,电梯门自动关闭后,她按了一下二楼的按钮,几秒后,她从二楼走出了电梯。

“就是她!”老国指着离开电梯的女人说,“赶紧查一下二楼的监控,截取一张清晰的正面图片,马上进行人脸识别比对。”

技术员在视频中找了一会,终于截了一张认为最理想的照片。照片上,女人离二楼的监控探头不足两米,她虽然戴着大口罩,但前额、眉眼等面部的特征非常清晰,技术员将女人的照片拷进警方的信息平台。

“这个女人嘴上戴着大口罩,能识别出来吗?”一名侦察员问。

“咱们试试看吧。”老国没有使用过这一侦察手段,心里没底。

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在飞快流淌着,过了十几分钟,画面终于静止下来,张照赶紧凑到屏幕前,他仔细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怎么会这样?”

坐在一边的老国一惊,忙问:“没有比对出来?”

技术员指着电脑屏幕说:“不是没比对出来,而是比对出了十几个。”

周薇凑到电脑前,她看了一会笑道:“人脸识别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了,说白了,就是计算机自动采集样本面部的众多特征,比如肤色、脸长、眼睛大小、眉形、鼻子长宽、鼻梁高低、嘴巴大小、嘴唇厚度等数十个数据。这些数据与计算机数据库中存有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特征吻合的就会被系统比对出来。一般来说,面部特征的几十个数据全部吻合的,十亿人中也很难找出一个,就是同卵双胞胎,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所以理论上说,面部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但在实际操作中,因采集到的面部特征受光线、环境及拍摄设备等影响,会出现部分偏差。刚才这个女人戴着大口罩,遮住了眼睛以下的特征,计算机只能对其前额、眉毛、眼睛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数据进行比对,所以才找出了十几个符合上述特征的女人。”

老国对这些技术问题似懂非懂,他问:“你觉得,那个女人会不会在这十几个女人当中?”

技术员接话道:“刚才我们只是比对了江滨户籍、年龄为25至35岁的女性,如果这个女人不是江滨人,或年龄出入较大,那肯定不在这十几个人之中。”

周薇补充说:“师傅,在全国的数据库中,这个年龄段的女人少说有两亿,比对起来起码需要好几天。”

“小周,按你刚才所说,这些女人的前额、眼睛等几个面部特征与视频中那个女人都是吻合的,是吗?”

“是的。”周薇说,“如果她是江滨人,肯定就在这十几个人当中。”

张照有点急,他说:“那你们赶紧查一查,这十几个女人究竟是什么身份,我们从中再找出重点对象进行专门调查。”

技术员忙活了一会后,将打印出来的十几份资料分发给老国、张照和支昕。

几人看了一会后,发现这十几个女人虽然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但都没有过违法犯罪记录。

支昕说:“张局,要不我们把她们都找到,一个个核实她今天下午、不,是昨天下午,她们之中谁去过圣母医院。”

“只有这样了。”张照叹了口气,“你们小心点,别被这个女人忽悠了,惊动了那个所谓的陈总。”

几名侦察员拿着打印着十几个女人身份信息的资料正准备出门,老国将他们叫了回来:“你们再等一等,咱们再想想,或许会找出更好的办法。”

“师傅,您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周薇问。

老国深思了稍许,忽然说:“你们先把这些女人的手机号码都找出来,小周通过黑客手段,到圣母医院的就诊平台上找一下,看其中的哪个号码在平台上出现过。”

一名侦察员疑惑道:“她们的手机号码会在医院的平台上吗?”

周薇已经明白过来,她替老国解释道:“现在是冬季,疫情防控又开始紧了,凡是到医院就诊的人,都会留下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这个女人到医院里偷偷观察林金锁,她不敢大摇大摆地进来,肯定会伪装成就诊的患者,如果这十几个女人中,某个手机号码正好出现在昨天下午的就诊记录上,她就是嫌疑人陈总的帮凶或同伙。”

大家想了一下,终于明白了,张照便说:“小周,那你赶紧进入圣母医院的就诊信息平台,把这个女人找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