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章
一句‘外人’,就等于一道雷劈在了秦朝安的脑袋上,那个外焦里嫩,一时半会根本没法回神。
结果,这一天他就亲眼目睹了许慈与林杉的各种亲密无间。去夷州城的路上,许慈马车也不坐了,骑着马与林杉并驾,两个脑袋凑在一起叽里咕噜;到了州府,秦朝安一边与老太守应酬,一边还时不时回头看到那两个人站在角落里有说有笑;欢庆宴的时候,许慈没在主桌上,林杉敬了一圈酒后,也挤到了商人堆里,跟着许慈一一面见诸多的商贾,加深夷州与齐州商贾们的感情。
毕竟公务还没交接,所以,官衙里面暂时只安排了一个院子给新太守夫妇居住。成氏是个妾室,也得了个偏房。欧阳顺是参事,得了另外一个偏房。编制外的许慈和李齐就没有这份待遇了。
巧合的是,林杉居然与李齐熟识,当即就邀请两人去自己的府邸暂住。这可把秦朝安给气坏了,总觉得许慈这一去就是羊入虎口,出来之后就得改名换姓成林夫人。
只是,刚刚来夷州,他又是老大,事情实在太多,哪怕他有心阻挠,也是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为得力的左膀右臂被林杉收买,成了别人的‘入幕之宾’。
“我觉得夷州跟我犯冲。”
欧阳顺还在整理自己的行李,白梨要安排跟着许慈来的诸多商队事务,根本没空脱身,连猪肉都给了他爹带。听得自家老大抱怨,头也不抬的问:“才来第一天,定义得太早了吧?而且,我今日一路行来瞧着老太守人还不错,城里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破败,要治理起来应当没有太大的问题。”
秦朝安垂头丧气:“你看见许慈跟那个谁,那个熟络劲头没?她是我的幕僚啊,怎么才来第一天就胳膊肘往外拐,跟一个外人打得火热!”
“外人?”
“对,外人!”
欧阳顺把在床上活蹦乱跳的儿子抱下来:“许慈什么时候跟我们心连心了?不是我挑拨离间,老大,许慈那个人你还是别太交心的好,她对男人……天生有种抵抗力,很难全心信任。比如她提前来夷州的事情,根本就没给我们透一点信儿。”
秦朝安瞬间就炸毛了:“她有个屁的抵抗力!她就是个色女,只要看到容貌俊秀身材挺拔的男人就走不动路。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就满心欢喜要跟我生猴子,这才过了多久,又跟林杉那小白脸私定终身。”
欧阳顺颠了颠怀里的‘猴子’,忐忑的问:“老大,你这是在吃醋吗?”
秦朝安无辜的眨眼:“什么吃醋?”
欧阳顺叹口气:“一起长大的兄弟,你就别装了。你在吃林将军的醋,觉得他抢走了你心悦的女人。”
秦朝安一阵诡异的沉默。
欧阳顺终于坐了下来,抱着儿子面对着昔日的帮主:“老大,你觉得乔村的女人最注重什么?”
秦朝安眼睛眨了眨:“男人?”
“不,”欧阳顺道,“是强者!我与白梨相处的这两年,很清晰的认识到,她们乔村的女人只佩服强者,永远只追随着强者的脚步。对于世俗中的女人来说,男人是她们的天。可是对于乔村的女人来说,凭靠着自己攀越到高峰的人才能得到她们真心实意的尊重。那个人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前提是,他必须强大,自信、无所不能无坚不摧。”
一片迷雾终于缓慢的散去了,虽然迷雾之后还有更幽深的黑暗,对于秦朝安来说,他已经窥视到幽黑后面最本源的那团星光。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嗯?”
秦朝安眉目微松:“是我太急躁了,被一时的迷障遮住了眼。”他起身开始脱去罩袄,自顾自的爬到床上,“简单来说,只要我爬到了最高处,许慈的目光就自然而然的会在我的身上,再也不会轻而易举的被别人夺走。”
他轻轻的笑了声,带着自嘲:“就像你说的那样,许慈这个人很难对人交付真心,对我如此,对林将军自然也是如此。我有什么好怕的呢?如果她真的喜爱男色,大不了我舍弃这身虚伪的皮囊,回归本来面目,然后再从新开始一步步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欧阳顺张了张嘴,眼看着自家老大滚在了自己的床上,并且好心的给他们父子留出了位置。
也许是他多心了,怎么感觉他和他家帮主有种老夫老夫的错觉。
老大没地方可去,跟自己睡一个屋子没问题吧?媳妇会不会多想?
哪怕秦朝安做了足够的心里建设,连续半个月都见到那两个人同进同出也忍不住冒酸泡泡,索性眼不见为净,开始一门心思的扑在了政务上,很快就将夷州的事务交接完毕。
夷州这个地方贫富差距极大,富人全部都是靠海上贸易发家致富,穷人也靠海,不过大多数是打渔为生。整个城区,东边全部都是富人一条街上顶多两三家,占地广阔;西边全部是穷人,拥挤不堪。海边每天都有渔船在卖鱼,就这样,遇到暴风雨天气,基本有一半的人家都是一粒米都没得吃。
哪怕是海商如此富裕,海港却抵不过齐州城的一个码头,甚至只能停靠一艘大船。只有船靠岸的时候,才看得到蜂拥而至的贫困劳工在忙碌。冬季的时候,整个港口基本都是结冰,别说行人了,连渔船都鲜少见到了。
秦朝安放下案卷,终于知道老太守为什么急匆匆的交接后,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实在是,太穷了!
好歹也有了治理一个州的经验,这一次秦朝安驾轻就熟,依然秉持着要致富先修路的规则,准备先把海港给弄起来。
只是海港可不是码头,码头可以依靠一个州的力量扩充,海港最小的规制那也抵得上十个码头。
然而,夷州比起齐州还有个更加让人糟心的地方,这里海匪横行。齐州的山匪顶多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宰肥羊,海匪则不同,基本是游击战,在海上的时候看到商船就宰一顿大的,没遇到商船,就直接靠岸,把临海的村庄全部打劫一遍,在守备兵来之前又拍拍屁股提前走人了。
也怪不得老太守头发都没几根,连林杉对这群海匪也是束手无策。
秦朝安首先就洋洋洒洒的写了一本厚厚的奏折,阐述了海港对夷州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有可行性,然后就递交上了朝廷。半个月后,奏折被打了回来,上面两个大大的红字:不准!
秦朝安拿着奏折左看右看,终于看清楚了那个不准下面印章的刻字:福!
福王,也就是摄政王秦寒羽。
没想到这封折子居然直接到了摄政王的手上,这倒是出乎秦朝安的意料之外。同时,这也透露给他一个讯息,摄政王在关注夷州,或者,摄政王在关注秦朝安治理下的夷州。
冥冥之中,两个生死仇敌居然在此等情况下针锋相对起来。
秦朝安想着摄政王之所以不同意建造海港估计是怕海匪肆虐的缘故。以前海匪们顶多是零散的打劫一部分不太贫困的村子,等到海港建成,不就是现成的肥肉,堂而皇之的摆放在了老虎的嘴边吗?所以,海港不能建。
秦朝安第二封折子就开始着重分析海匪的构成。穷人,夷州地界以外的穷人,在海边随便找了个小岛屿,能够停船就够了,然后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就聚集在一起,打劫小康之家。更大的海匪团伙其实离夷州比较远,船更大,人更多,只是这样的大团伙看不上村子上的蚊子肉,直接在海上打劫海商了。想想看,海商们来回一趟就可以让一个贫穷的家族起死回生,可见船上的货物何等丰富,说是移动的金山也不为过。打劫海商的匪类定然武艺更加高强,要打劫在海上就劫完了,不会来海港。再说了,朝廷的海港肯定有驻军啊,海上的人再厉害到了陆地上不还是被挨打的份么!
秦朝安觉得自己分析得已经很不错了,结果奏折再一次被退了回来,摄政王明晃晃的两个大字:没钱!
我屮!
秦朝安这一次也不长篇累牍苦海愁深的请求了,直接问:朝廷能给多少银子?
摄政王回:你要多少银子?
秦朝安:怎么说也得一百万吧!
摄政王:铜板?
秦朝安:金子。
摄政王:十万白银,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