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62-1节
直到十一月的尾声,炼钢厂的新建鸡舍全面投入使用。
不仅有工厂自身的设施,还包括为中医药科研所提供配套的那间特别鸡舍。
一切进展异常顺利,皆得益于老药工在背后默默助力。
不仅如此,因老药工的支持使得原本紧缺的电动机迅速到位——预计至次年1月方能完成,然而某机电企业特别增开生产线,确保电机如期供给。
这些举措直接促成了炼钢厂家属院十个鸡舍的成功运营。
何大山的形象频繁登上报端,即便在黑白照片中依旧光彩夺目,笑容灿烂。
“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鸡雏已经悉数育成。
作为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每位同事都将收到5公斤新鲜鸡蛋,晚些时候可直接取回家。
”
新组建的福利保障办公室不仅承继了原先事务处的功能,诸如重要节日期间的礼物发放、家庭生活困难的补助等等,更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
“这次我们有幸受到老药工的帮助,这是无法抗拒的幸运。
”与此同时,该消息还促使报刊销售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显然,上级领导也有相同见解。
而厂长赵明则向何大山承诺了更多:“除了提拔罗永新之外,赵志同样表现优异。
但由于职级晋升的限制,暂时让赵志担任罗永新的副手。
两位今后将重点负责新一批的鸡舍建设项目,若有难题可随时上报给我。
”
这样的安排听起来虽像是空头职务,实际上却因添加了“福利”二字而显得更为实际——既为炼钢厂员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让相关权力得以扩展。
对于这一点何大山虽有所顾虑,但在看到赵厂长手中的审批文件后,他只好默然接受。
新成立的部门迅速扩大规模,成员数量增至十多位,这也反映出企业内部的一项旧传统:有时因职能界定不清而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影响效率。
因此,“今天我们开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公布两项晋升决定。
厂部研究决定,提拔张晓兰同志担任福利保障办公室‘专干’,专注于管理炼钢厂区特供家禽的生产和分配工作。
现有的工作人员将继续留任,并将陆续增加两名新成员以满足未来需求。
”
虽然最初的设想是建立单纯的保障工作组,随后升级为科室,而临了加上了“福利”两字,使这一项目的名义更为正直高尚。
在最后一个鸡雏进入笼子那一刻,何大山站到了横幅中心位置,周围是几位高层管理者。
他们公开肯定了两位新手**的成绩,欢迎同事们提出宝贵意见。
现场沉寂了一会儿,没有人提出异议。
何大山见状简单宣布散会,“别忘了带走属于自己的那份奖励鸡蛋。
”直到所有人离场,只有何大山、蒋梅和张晓兰几人仍坐在办公室内。
张晓兰为他倒满一杯热茶,开口询问:“你真地如此信赖罗永新?”何大山回答道:“不论他们的背景如何,最重要的是能否为炼钢厂贡献力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只要明确了这个目标,就能彼此建立起信任,他们两位甚至比我还要期望项目的圆满成功。
”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识人术?”她打趣地问。
“别胡说八道了。
谈到识人,那是领导们的专长。
我只是按照指示行事,他们安排的人自然可信。
”
这番对话揭示了一个职场**:无论在何处,领导层的支持和明智决策都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林霞提职的程序已过了一大半,她的家庭背景审查也已完成,只剩下由组织部和同事们进一步核实细节。
如果没有重大问题,基本上算是稳操胜券。
“说起来秦小梅还是张部长介绍进来的吧?”
“这个情况有些不同,秦小梅的作用不大,只是一个普通的记录员担任秘书的职责,具体是誰都行,并非故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