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浣纱东街和暮雨北路的交叉口,有一栋不高的楼,却天天有面貌稚气的少男少女们进出,偶尔也有全黑的保姆车停在门口,下来一两个捂得严严实实的人。
还有两群人,则是一直站在大门附近,从不进去。一群是各路记者,拿着□□短炮的照相机,一群是大多十几岁到三十几范围的青年男女,等着从这楼里出来的人。
这里,就是国内娱乐业几大巨头之一,已经在业内屹立二十年不倒的“华艋娱乐”。
这些年来,作为业内的先锋,华艋培养出很多知名的艺人,尤其以偶像组合的养成最为专精。每年都有很多年少的男女,慕名来到这家公司,祈求成为华艋旗下练习生大军的一员。
毕竟,即便只是连出道机会都全无定数的练习生,要成为华艋的旗下一员,都已经是挺过万中也无一的可怕淘汰率了。
因此,从楼里进出的人,有的人只是一出现,就能引得门口一片尖叫,有的则默默无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前面那位大明星的跟班服化师。
当左襄从楼里出来的时候,门口的人群就毫无反应。连举着□□大炮的记者们,都只是懒洋洋地抽烟闲聊。
左襄平日里就对这样的状况习以为常,今天却格外有些戚戚然的庆幸。
因为他,刚刚被华艋单方面解约了。
练习生,尤其是华艋这样的大公司,说白了就是没什么人权的预备役。除了天资高到已经无法被忽视的那些,基本都是八字没一撇的,要走也不留,要留也未必就承诺出道。
单方面解约,不过是把“你没什么潜力,还是早点找点别的谋生路子”说得文绉绉一点罢了。
但是,即便对所有人是如此,对左襄,却不是这么回事。
只是一个小时以前,公司对练习生的例行月考中,左襄刚刚率领自己身为一员的出道预备组合“ZORRO”,拿下了评委组集体认可的第一。
而这,已经是左襄在练习生阶段拿下的第17个第一了。
“ZORRO”的几个预备成员中,和左襄最谈得来的,是一个叫于没的男孩。
此时,跟在左襄身后从楼里追出来的男孩子,正是于没。
“襄子!”于没喊了一声,跑到左襄面前拦下了他。
左襄停下脚步,看着于没,什么也没说。
“襄子,我和你一起去找安老师,他最看重你,一定会把这里面的误会消除的。”于没急切地说。
左襄看着门口的记着好像看到了猎物的豺狼一般,纷纷把目光转向这边,于是抬手揽住于没的肩膀:“跟哥走,再请你吃顿烤串当告别了。”
“襄子,现在还吃什么――”于没的两道新月般的小眉毛都快拧在一起了。
“嘘。”左襄轻轻止住了于没的话。
于没本来就是敏感细心的孩子,又一直很听左襄的,于是立刻就注意到了现在的场合很不适合说话,就不再言语,只是低头不悦,一肚子闷气地跟着左襄。
左襄自己倒跟没事人似的,熟门熟路地带着于没到了他最常去的一家路边小吃店。
老板和老板娘也都认出这两个人,指了指上菜最方便的那个小桌子:“还是老三样?”
左襄笑着点点头,又加了一句:“再加一罐啤酒,有冰的就最好不过了。”
本来老板和老板娘已经低头开始捣鼓锅碗瓢盆,听了左襄这话,却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两人都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后还是老板娘开了口:“襄子,现在还是白天呢不是。今天不练习啦?”
于没听了这话,眼眶就红了。左襄却仍是面带笑容:“对,明天开始,回家练了。”
老板娘听这话,不禁瞪大了眼睛,刚要张口再说什么,却被老板用手肘轻轻碰了下,才低下头,不说话了。
这家小吃店,和附近很多店家一样,都是靠着华艋的练习生和粉丝做生意,对于相遇别离、来来去去的人和事,其实已经见惯了。来这里的孩子们,能最后走到舞台上的,其实比例很低。
可是左襄,却对于这家小吃店有着特别的意义。老板娘一边帮着老板做菜和烤串,一边不禁也和于没一样红了眼眶。
她和她老公都是外地人,刚开这家店的时候,是用了这些年打工攒的积蓄,为了省钱,开业时一点排场都没搞,无声无息地就开了,甚至连印发传单之类的小宣传都做不起。
直到有一天,有个男孩子来店里吃了几串烤串和小菜,连连告诉她和她老公“真是太好吃啦,怎么都没听周围人说起过”。聊开了以后才知道这小店面已经没余力做任何宣传了,就拿起他背着的吉他,说了句“包在我身上。”
这个男孩子就是左襄。那天开始,休息日有空的时候,他就去这家小吃店门口弹吉他唱歌,面前竖一个牌子:“如果喜欢听我唱歌的话,就请进门吃两串吧~!店主有着和音乐一样美味的手艺”还画了颗爱心。
每两周,这家小吃店就成了附近生意最兴隆的一家。可即便如此,每次老板娘和老板想请左襄吃饭的时候,他都还是把钱付清了。
“我喜欢音乐,也喜欢好吃的,就是这样而已。他们或许是因为歌声而来,但一定是因为你们的美食留下来的,我还要谢你们呢。”老板娘还记得左襄当时是这么回答的。
后来,左襄预定出道,几乎没有了休息的时间,很少有机会在外面吃东西了,可老板和老板娘却一直记得他,也记得他最爱吃的。
老板娘把这几样左襄最爱吃的几样端上了左襄和于没的桌子,又添了罐冰镇啤酒。放下了手上的,又特意再加了些别的。左襄看了,抬头刚要说什么,老板发话了:“只有一顿饭的时间也好,抛却烦恼,莫问前程。”
左襄听了,怔在那里。之前明明都把情绪控制得很好,此时却觉得鼻子一酸。
于没却已经被老板的话开了伤心的洪闸,真的哭起来,一边没头没脑地喊:“老板――你好有――文化――啊――”
左襄和眼睛红红的老板娘却被于没逗笑了,老板娘拍了拍于没的背帮他顺顺气儿,一边很骄傲地附和:“我老公可是我们村最有文化的。”
左襄在这片闹哄哄哭笑声中,也是心里一暖。
嗯,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