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又见 - 天和 - 落雨声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天和 >

第60章又见

问候还不足以放心,苏柳木又邀请他来杨府小聚,林师寻了个空,前往杨府拜会。

站在杨府门口,林师不出所料地舒了口气,心说他那日确实没有想错,虽然杨府门第宽阔,但鲜少有雕梁画栋的装饰,倒显得有些冷清了,好在房梁上悬挂的两盏做工精细的灯笼,不只是夜晚,白日里也燃着,便为这素雅的大门平添了些许的气氛。

苏柳木拉开门,迎着林师进来,又接过他手中的东西,交给小厮,听见林师随口问:“杨大人近日身体可好些了?”

苏柳木垂眸,片刻后微不可见地摇摇头,道:“用药调理着些时日,看上去精神是好些了,但急火攻心的案牍之事事是万万接触不得的,好在秋天那会儿收了一位学生,颇趁杨大人心意,能帮他分担许多,只有滋事重大的,才组织好语言说与他听。”

苏柳木和林师坐在院中连廊亭中,正说着,瞧见一个身影朝这边过来,苏柳木微微一笑:“正说着,这不就来了。”

“苏大夫。”一人抱着卷轴小跑着过来,瞧见苏柳木对面坐着的林师,瞪大了双眼,大声惊讶道:“哎呀,林兄!想不到能在这儿见着你,缘分呀!听说你去西北了,如何?好玩么?”

林师本还未来得及抬头看来者是何人,听见着颇为耳熟的声音,才猛然抬起头,看见眼前小跑过来的的何书,惊喜之余又转念一想,才意识到应该是何书中了科举,请教杨涧山有事,于是便笑着贺喜道:“何公子。想不到能在此处重逢,想必何公子金榜题名多日,林某的一句道喜便是来迟了,莫要见怪。”

何书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又反手挠挠头,说:“也不算金榜题名,那日......这事说来话长……总之杨大人将我收入他门下,我也好跟着他多多学习。”

说话间,苏柳木的视线在二人脸上流转少顷,恍然,笑道:“我说呢,原来你二人早是相识的了。”

何书一乐,说:“缘分,缘分!”

“我今日在朝会上还听说了西北将军回京一事。”何书将手中的那一捧卷轴放在桌上,从一旁扯了张桌子坐下,自来熟道:“我就在想,听说林兄去了西北,说不定也一同回来了,这不是巧了嘛,不出半天就碰见了。”

苏柳木显然已经同何书熟络些了,她好奇,问:“你今日去了朝会?”

何书点点头,解释起说:“这不是杨大人这几日不是身体欠佳么?他便打点了关系,嘱咐我去替他做做手记,也边听边学着些,以后好用得到。”

苏柳木听后思考着点头。

林师在一旁微微诧异,未成想何书竟受到杨涧山如此一般的赏识,惊讶之余,倒也不觉得奇怪,反而欣慰更多一些,想来何书几次科举不得志,能得今日才识被发现,必然是佳闻一件,美事一桩。

“近来圣上提起要举行庆功宴一事。”何书哗啦哗啦地翻起卷轴,边翻边说:“正好腊月过半,临近新年,大概也是想借着机会宴请众臣,告慰一下一年里的劳苦工作什么的。”

苏柳木也知道此事,她道:“是了,廿信前日也才同我讲过。”

林师附和了一句:“看来圣上是个喜爱热闹的。”

“圣上同我们年纪相仿呢。”何书感叹完,压低声音道,“瞧瞧人家如此年轻便稳坐龙椅,与之相比,我真是,唉……”

苏柳木听了他这话,此时于私下,倒也没要纠正他意下这“大逆不道”的话的意思,而是安慰道:“你也是杨大人的亲传门生,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不必妄自菲薄。”

何书听了夸奖也展颜了,说:“是么。”

他们那方聊着,林师这方心想着,此番庆功宴刘景珉定是要去的,廿信和李自离也必定在场。那么那日见到的那位戴面具的男人呢?会不会也是庆功宴上其中一位,他自己没有渠道去调查,也许应该将此事说与刘景珉,让他在庆功宴上多加留意一番。

想到这里,林师不免叹了口气。

他还没有思考出阐述此事的措辞,如若实话实说,刘景珉应该免不了要为此事担心……要怎样讲才能大事化小,又能让人时刻小心提防呢?

“林兄为何事发愁?”何书的声音忽然传来。

林师抬眼一瞧,见苏柳木和何书一齐瞧着自己,苏柳木关心道:“是不是从西北回来后太累了?我给你写两个安神的方子,你回去时带上罢。”

林师心头诧异,想不到自己的一番忧虑已经表现在了明面上,明显得能让旁人瞧见了去。他也不好让他人太过担心,只好点点头,扯了个笑容,道:“确实是西北路途遥远,一路上难免睡得不甚安稳,回了长安才好些。既然如此,多谢舒络了,有劳。”

苏柳木露出一个了然的表情,随手拿起闲置在桌上的纸笔,沾了沾墨,便写了起来,一边写着,随口问道:“你这几日是住在刘文易府上?”

林师侧目看着她写药方,点了点头。

他几日前确实在心中提及了此事,苏柳木收到后也未再说什么。眼下苏柳木提着笔,思索着“嗯”了一声,说:“也好,岭南王府不管是比客栈,还是医馆,都要安全许多。”

苏柳木又问:“小语呢?”

林师说:“你也知她闲不住,这几日去长安周边的几个镇子上闲逛去了。”

苏柳木猜到了,莞尔之余,又有些不放心,说:“你也是由着她去。”

林师抿了抿嘴,看向远处天边,说:“她有武艺傍身,常年走南闯北,倒是不需要我这多余的担心。”

“什么什么?”何书不好去拉苏柳木的袖子,急忙收手改去拉住林师的袖子,问:“什么王府?”

苏柳木此时写好了药方,折起来,听见何书慌里慌张的疑问,轻轻地“啊”了一声,看样子是才意识到了什么,说:“既然你认识长兮,那应该也认识刘文易公子。”

“认识啊,他还挺……”何书理所当然地说到一半,突然卡住了壳,他手撑着桌子,半站起来,呆滞地消化着这几句话里的内容:“啊……!”

何书说:“刘文易府上……是陵南王府!”

“太不厚道了林兄!”何书终于明白过来,“你们竟然把我一个人蒙在鼓里!”

蒙在鼓里的不止此事,林师有些心虚地躲开他的视线,说:“我也是……到了西北后才知晓的。”

何书一屁股跌坐回椅子上,喃喃说道:“我就说呢,他那般言语,惹了吕家的人也没有遭殃……”

他又愤愤道:“早知道我还考什么科举呢?有刘兄这般人脉,那官位于我岂不是手到擒来?”

苏柳木知道他此意说笑,被他这副模样逗得咯咯一笑,笑话他,道:“哪能呀,他也没有那般通天的本事。”

“咳。”林师轻咳了一声,小声道:“此歪门邪道不可取,不可取……”

……

三人聊过后,又去侧厅厢房拜见了杨涧山。

踏入房中,萦绕不散的便是浓重的中药味,苏柳木与何书看上去已经习以为常了。

往日杨涧山都只存在于他人的只言片语间,今日是林师第一次正面拜访他。同想象中一样,这位杨大人已是头发花白,脸上岁月的烙痕下能看出些往日俊秀的影子,说五句话要咳上三句。但精神确实如苏柳木所言,瞧上去不错——踏进屋时,林师瞧见他并没有卧于床上,而是在打理床前的绿植。

久病之人不适合过分叨扰,礼貌性地打过招呼后,林师便辞别了三人,回了陵南王府。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