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预备喜事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初吻江湖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223章 预备喜事

走出布庄之后,石宏大就忍不住乐了。

于良吉扭头瞪他:笑毛儿啊!

“你呀!”石宏大伸手呼噜了一下于良吉。

“让她看不起人!”石宏大是什么人,于良吉心知肚明,但是他的身份不可能公之于众。

不仅不能公之于众,很多时候还要保密!

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个退役的农家汉子。

不过石家的人更愿意相信他是在于家当长工,因为那样符合他们对石宏大的希望。

要是石宏大过的好,他们就该不甘心了。

可惜,石宏大现在日子过得的确很不错。

“嗯,你说得对,用钱砸死她!”石宏大说出了于良吉的心声。

“哼!”于良吉一扬小脖子:“走,去前面买调味料和干货,还有各种锅碗瓢盆,桌椅板凳。”

“买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干什么?”家里的应该够用吧?

“买点吧,咱们办事用,逢年过节,就不用总动用学堂的东西了。”于良吉早就想自己弄一套了。

农家人时兴的是相互借用锅碗瓢盆,但是那样不太卫生,于良吉很早就想自己办置一些东西了,不用的时候放着,用的时候直接就拿出来了,方便。

农家起码一年两次请客吃饭,一次腊月,杀猪饭,一次正月,新春饭。

“好吧。”石宏大本来想说没必要,但是想到于良吉那爱干净的劲儿,恐怕是不习惯跟别人共用碗筷,就没多说什么,方正买回去也是都能用得上。

锅碗瓢盆可以直接买,但是桌椅板凳需要定制,索性这是一家的东西,干脆留了地址和钱,让他们做好了直接送去十八里铺。

“三月初十之前到位,我们家要办喜事。”刘文喜和对方约好时间,要是过了契约的时间再送去,那就只能腊月吃杀猪饭用了。

“原来是喜事啊!”老板一听就高兴了:“您放心,您定了这么多东西,又赶上喜事,我再送您四个碟子八个大碗,一套茶具!”

“那感情好!”有搭头才高兴,白得的东西,谁不要?尤其是刘文喜,恨不得占人便宜占到地老天荒去。

于良吉跟石宏大在他身后看着他跟人讲价,要好处,以及搭头等。

出了这里之后,就去了干调店,买盐巴还是次要的,主要是家里的调味品少了很多,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干姜。

“干姜啊?五十文一斤!”伙计一开口,就喊了个高价。

“这不对吧?平时都是二十文一斤!”刘文喜生气了,抠门儿的世界,是只能降价,不能涨价,一涨价就碰到敏感神经线,哪怕是一文钱,也不行!

何况这涨了一倍半!

“没办法,这东西现在急缺啊!”伙计也苦着脸:“我们家就剩下不到三百斤了,后续货源我们老板还没找到呢!”

“干姜又不是人参,还缺?”刘文喜才不信他的话呢。

“干姜是比不上人参,可人参治不了着凉发热啊!”伙计还有话说呢:“听上货地方的人说,山东那边的干姜,半数以上都让朝廷调配到边关去做了药材,调味料这块就给了一点额度,这价格蹭蹭的往上涨,还没货可供应呢!”

于良吉听明白了,看样子边关那边是有人着凉发热,他猜测很有可能是戍边的官兵们。

“这样吧,来五十斤就行了。”于良吉没有还价,直接张口要了五十斤。

“小老爷……。”刘文喜觉得买贵了。

于良吉对他摇了摇头,贵不贵的得看时候,自家去年的干姜都分给了村里人熬药,没分之前,大家都用大葱水服药,效果不佳,后来用了干姜水服药,就都发汗了,汗过之后就好了!

可见这药要想起效,离不开干姜。

朝廷也肯定是看上了这一点,才会不惜一切代价,直接调运干姜到边关,给官兵们使用。

连市场都无法保证正常供货了。

最后,于良吉花了大价钱,买了五十斤干姜回去,顺便还买了花椒,大料,桂皮等调味品。

“肉类,不买吗?”刘文喜一项一项的看采购单子,最大头的还剩下肉食,毕竟办喜事,肉类少不了。

“去屠户那里订购,现在买了回去,过几日要是热了起来,还不得臭啊!”石宏大拍了拍手:“跟他定两头猪,一头外头来的肉牛,回去找付二柱子,买他家几头羊,至于鸡鸭鹅这种的,干脆在村里收好了。”

有钱,在哪儿买不是买?在村里买,还能让村里人有个赚头呢!

不止买这些,还有喜宴到时候用的大米白面和豆油,也在粮店买齐了,还有乔大娘让他们买的红纸,喜烛等物,包括祭司用的东西,也要买全。

于良吉和石宏大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晚上俩人躺在客栈里头还点着蜡烛看清单,可别落下什么东西没买,回去还要再来一趟。

最后于良吉都不记得他是怎么睡着的了,好像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上午又去买了不少喜帖回来,这个要写好之后,找人送去给他们相熟的人家,其实也就是于良吉这边,要送给老山长和两位同窗,石宏大的喜帖,他说他自己找人送,送给什么人?于良吉也没问,石宏大跟没说。

俩人心知肚明,就是玩默契,不宣之于口。

下午跟老村长他们一起回了十八里铺,还拉着两大车东西,车达也没少拉,他那是一大车。

回去后,布匹就被宋氏母女俩领走了,最近俩人都要赶工,别的可以让刘宋氏阿雅她们帮忙,但是喜服就不行了。

“只要能穿就行,不用太精细,晚上不许做活,眼睛还要不要了!”于良吉发现她们娘俩儿晚上都点灯熬油的,就赶紧喊了停,尤其是喜服上竟然用红丝线绣。

本来料子就是红色的,再用同色丝线就更费事了!

“可是这喜服……。”熬夜娘俩儿的确费眼睛,可没办法,这喜服可马虎不得。

“不要那么多绣花,我们两个大老爷们儿的,穿的那么花里胡哨的干什么?就好好做,弄的板正点就行了。”石宏大也受不了这娘俩儿的磨叽,上头绣个纹样都要一天时间,磨不磨唧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