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左良玉要主动出击
在弘光登基后,大明岌岌可危的局势好像在变得越来越好,弘光的手段强势,做事雷厉风行,用抄家、收税的方式缓解了大明窘迫的财政情况。
目前大明最能打的几支军队,掌控者也是站在弘光那边的,他登基半年,把握机会,命明军出击,一举收复河南、山东两省。
如今天下局势陷入了一个平衡状态,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大清因为多铎和豪格的失利,让清军损失惨重,他们被迫将军队调回回防,准备好好经营新占领的两个地盘,积蓄实力,同时大清重新估评明廷的实力,重新认识到大明气数未尽,他们想灭掉大明还不可行,暂时放弃进攻,目前大清占据着北直隶、山西和辽东各地。
李自成的大军全面回防,放弃湖广一些地盘,因为清军太过强大,如果军队太过分散,他们不敢保证下次清军再来攻他们的时候,还能守得住,他们不仅要防清军,还要防明军,目前只剩下陕西一个省的地盘了。
而大明在朱慈烺的计划下,也暂停了领土收复计划,能收复河南和山东已经能给天下一个交代了。
以明军目前的军队数量和力量,硬要去收复其它地盘只会拼得两败俱伤,不管是进攻李自成或清军,都会让另一方捡便宜。
所以朱慈烺让明军停下脚步,转为防守,他也要时间去发展,去解决大明内部的问题,去训练更多的军队,为后续反攻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现在大清、大顺、大明暂时陷入了诡异的和平时期。
目前唯一的战事,就是剩下四川那边了,张献忠久攻成都不下,后路又被金声桓给抄了,大西军当下已陷入困境之中,张献忠想谋取四川建国的计划失败了。
大明在慢慢变好,所有人都沉浸在欣喜中,但有人却高兴不起来。
武昌城中的左良玉,这几个月的时间都在煎熬中度过,自从他让金声桓出兵四川后,大明在弘光的治理下越变越好,并没有要亡国的征兆。
特别是高杰、黄得功、董大为竟然把河南和山东收复了,清军退了,李自成也退了,那他就变得很尴尬了。
同样是大明的军队,他在在这场收复战中,寸功未立,没有主动出击,弘光和朝廷也没有要他去进攻被闯军占领的湖广北部其它地方,像是把他忘了似的。
左良玉其实能感受得到,弘光对他很不待见,从弘光登基之后,对他的态度就一直很冷漠,不封赏、不拉拢、不交流,把他当做不存在一样,唯一的一次还是强硬要他出兵四川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左良玉也心知肚明,他自己误判了形势,朝廷和他已经离心离德了,所以大明越来越好,他就越来越慌。
在十月底的时候,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的左良玉就病倒了,因为他知道,等大明恢复过来后,弘光肯定会清算他的。
他现在年纪大了,身体愈发不好,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可活,等他死后,就自己儿子那不成器的表现,肯定把握不住现在的大军。
到时候朝廷肯定会对他们动手,要么将他们收编要么将他们剿灭,但不管是哪个结果,他左良玉父子俩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养病的左良玉一直在想后路应该怎么走,怎么缓和和朝廷与弘光的关系。
思来想去,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继续替大明卖命了,他的底气就是这支大军,他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这支大军。
他想让大军出征,替大明收复国土,立下功勋,好给自己的儿子留条出路,希望弘光看在自己的功劳上,日后不要清算自己的儿子。
在休养了半个月后,左良玉上赶紧上奏弘光,说自己这支大军因前几年轮番作战,军力下滑,又缺钱少粮,无力再战,经过这一年时间的休养生息,刻苦训练,已经恢复正常,可以继续为大明上阵杀敌,替陛下排忧解难。
他请示朝廷,准备兵分两路,再派两万人入四川剿灭张献忠,另派四万人从湖广北部朝陕西进军,进攻李自成。
朱慈烺看完左良玉的奏书后,也是大感意外,没想到左良玉有这个魄力,要把军队全部拉出去和张献忠、李自成作战,不愧是有能力割据一方的枭雄。
朱慈烺也猜左良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想给他儿子留条后路,本来按照他的打算,等明年左良玉一病死,就对武昌动手的,没想到左良玉提前认清了形势。
现在因为历史改变了,左良玉没有造反的条件,他也只能回来和朝廷一起干。
不过这样也好,左良玉能认清形势,就不用他多费一番力气动手了,左良玉要是能将功赎罪,放他儿子一马也不是不行,到时左良玉死了,候找个由头,将左梦庚革职查办,剥夺官职,让他做个普通人就好了。
朱慈烺对王思恩说道:“去将内阁几位阁老叫来!”
在回复左良玉之前,还是要跟内阁商议一下的,不要一直显得自己独断专行。
王思恩领命,赶紧去文渊阁将史可法他们内阁三人喊来。
朱慈烺问道:“左良玉想主动出击,对付张献忠和李自成,诸位怎么看?”
史可法对这件事思考了许久,他最想尽早覆灭李自成,试探问道:“陛下,如果左良玉也能全力配合的话,那是不是可以和高杰、黄得功一起将李自成剿灭?”
朱慈烺反对道:“我们不会看着建奴灭了李自成,建奴同样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灭了李自成的。
况且李自成现在的兵力全部龟缩回陕西,他们还有十多万大军,哪有那么容易打,左良玉虽然兵多,但战力不高,就算能剿灭李自成,我们恐怕也会损失惨重,到时候建奴趁机大军南下,我们拿什么抵挡他们。”
高宏图问道:“那陛下以为如何?让左良玉全军去攻打张献忠?”
朱慈烺点头说:“没错,现在北方局势归于稳定,我们可以趁这短暂的安稳期,全力解决张献忠的问题,不能让他有发展壮大的机会,攘外必先安内,内部安稳了才有更多的精力对付外面,李自成蹦跶不了多久!”
“臣赞同陛下的决定,尽早剿灭张献忠,不能让他成为第二个伪顺!”
马士英跟左良玉没什么交集,左良玉跟东林的关系比较近些,所以他没什么意见,听陛下的就好了。
朱慈烺告知了他的想法后,便确认说道:“那就这样定了,立刻回复让左良玉出兵入川,兵部和户部着手协调一部分粮草运送给左良玉,确保后勤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