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 - 陈财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8章

春天来了,太阳出来化了雪,屯子里的人开始锄地施肥引水渠,种麦子种高粱和红薯土豆,江心也在自己院子里撒下各种青菜种子,吃了一冬的大白菜,可把他们一家人都吃腻了,天儿一暖和,江心就拉着霍一忠把院子里的菜地翻了过来,十天半个月后,桌上就开始有了绿叶子菜。

而另一边,江心则是用在扫盲班当老师赚来的油票和粮票,到镇上买了油,炸了好大一罐蒜蓉辣椒酱,甚至还有炸撒子和炸果子,把附近几个邻居都吸引过来了,问怎么好端端的开始炸这些东西。

江心就说:“去年冬没吃上,馋了,也给孩子们尝个鲜儿。”分了一些给她们拿回去,又收到一些其他人送来的小东西。

日子过得很平静,家属村里邻居偶尔有口角,没有特别大的事情发生,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就连桃色绯闻都在按大家的预想往前走。

有人在篮球场那边说,见到姚政委早上出门时,小程知青就在后头看着,两人说说笑笑,那亲密的样儿,跟两口子似的,说不定家属村很快就有喜事了。大家说的有板有眼的,像真的一样。

可这些话江心不信,她不信姚政委会把事情披露到面上来,而小程知青也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何况听霍一忠的意思,姚政委还不能做自己婚事的主。况且家属村有一帮人太闲了,专门盯着人家门口瞧,芝麻绿豆的事儿能说上三天,所以人家说长说短,她都不作声,心里盘着自己走货的账。

江心约了小常哥在下个月初见面,现在货量基本上能定下来,她摸清楚了小常哥在永源市一个月能吃下多少货,只能说刚好,不多少不少,是她需要的量,也可能是掣肘比较多,他不敢放开手脚去做,除了要躲避各类“戴帽子”的人,也要提防像他说过的雕哥,这些都是大大的阻碍。

江心不想和危险人物打交道,她和小常哥两人已经有几分默契和信任,不会再由其他人插足进来,盟约被打破,就要面临重建信任,而重建是一个很麻烦波折很多的过程,江心不愿意冒险,也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

和她一样想法的还有小常哥,小常哥现在成了狡兔,总在不同的地方藏货藏钱,甚至和爷爷搬到了一个好点儿的地方,他出了钱,帮隔壁婶婶一家也搬了过去,这样他不在家,婶婶就能帮他看一眼爷爷。

除了这个,许杏林在永源市还带上了个原来本家的小弟,小弟家里也没人在了,原本他们是被下放到乡下去的,可爹娘前年病死冻死在牛棚里,兄姐远在更南边的地方,也顾不上他,他把人埋了,偷跑回永源市,成天偷点儿东西过活儿,有时候睡车站,有时候睡人家墙角。

有一回肚子饿了,偷到许杏林身上,被他反手抓住,认出了人,两人算得上是隔辈堂亲,小时候家里大人还在,两人还在一起抢过玩具。

许杏林同情他,想起原来永源市昌盛街许氏医馆的盛况,那时两人都是被人捧在手心的小少爷,哪曾想会过上这样的日子,于是大发慈悲请小弟吃了一碗面,小弟饿得恨不得把碗都吃下去,吃饱了还想再吃一碗,许杏林也没小气,他挨过饿,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就再给小弟叫了一碗,十五岁的小弟当场哭着说要跟着许杏林过活儿,只要能给他一个住的地方,三天只吃一顿饭也行,五天也行!

许杏林挠挠脑袋,这个主不好做,他自己成天就没个正经事儿干,这还是跟江心合作了几次,手头才有了点钱,再让他照顾个十几岁的孩子,他可顾不上,骗小弟说自己要撒尿,转头他就跑了。

到了修车老头家,和老头儿说了这事儿,老头闭眼回想了一下:“我记得这孩子,是你祖爷堂弟的孙子,没出五服。他爸妈都不在了吧?你自己看着办。”

过了两日,许杏林在火车站卖货,又看到那小弟远远看着他,流着鼻涕,佝着背,缩着身子不敢上前,他心里也不好受,正想给点钱打发他。

刚好刀子他们上前来问他东西卖得怎么样,许杏林就说:“刚过完年,大家手头还有钱,这两天还行。”

刀子掏出本子,算了算他进的货,不多不少,吃口饭而已,就没和他多说,推了他一把,走开了。

等雕哥的人一走开,许杏林见那小弟手上竟然拿着一块木板,恶狠狠站在他们后头,他吓了一跳,跑过去让他把木板丢下:“你想干嘛?”

“哥,他们欺负你!”小弟也有几分知恩图报的意思,想替许杏林出头。

许杏林把他手上的木板放旁边:“那也轮不到你,嘴上毛都没长,还想替你哥我打架?”看他一副羸弱单薄的样子,又心软,像是看到刚开始寻找过活门路的自己,“饿了吗?走,哥请你吃面去。”

自此,这小弟许昌林就一直跟在许杏里屁股后头,白天两人出去在几个大车站卖货,晚上和爷爷住在一起,吃得不是顶好,但也有个窝了。

修车老头知道了也没说什么,还是坐在那修车档口,每日听着破收音机里的京剧,朝路边的人喊:“修车!修收音机!修铁锅!”仿佛和谁都不认识。

到了和江心见面的那日,许杏林照例托修车老头挑了两箱货上车,自己躲过雕哥的耳目,混进车厢里,保持警觉性,到了风林镇,见没人下车,他才慢吞吞下来,围着下巴和鼻子,到货车厢去取货。

跟小金姐做生意,每隔一段时间往风林镇送货这件事,他没和许昌林说,这是他自己的生意,他见过父子反目,夫妻结仇,大家互相揭发的事,对人性有种本能的不信任。

照常等了会儿江心,让她验货,再搬到站台上。

许杏林发现小金姐这人,胆子大,心也细,照理说两人都这么熟了,他还同意先交货再汇款,退让够大的吧,她还是每回都要验货,一点信任都不给他。

不过小金姐也说过,这个生意不是她一个人的,她得对合作伙伴负责,许杏林就只好哼几句,不好多说她什么。

这日,许杏林见过了江心,两人和往常一样,在站台上等车,一个等往北的,一个等往南的。

“小常哥,这个月进一趟之后,下个月我就不进货了。”江心咬着包子,缓着和许杏林讲后面两个月的打算。

许杏林是个急性子,一听这话,还以为江心再也不进货了,没等人说完,清秀的面孔就皱起来:“小金姐,怎么回事?你老家不要我的货了?”他刚存了点钱,还想继续做她这个大顾客的。

江心把嘴里的包子咽下去,喝口水:“你别急,听我说完。我六月份要一批大的,你能给我收到多少?我手上有一千块钱,你能收到这么多吗?”

许杏林猛地吞了口口水:“你说多少?”

“你不是听清楚了吗?嗦!”江心对他向来没多少耐心,“成不成?如果能收到更多也行,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成成成!”不管成不成,许杏林都先答应下来了,大不了自己亲自去边境收货,到时候再直接坐火车来风林镇给她交货,“这么多钱,这么多货,你可别点我!”

江心白他一眼:“我什么时候少过你的钱?”

这个倒是,许杏林两口就把包子吃完了,手指上的油擦在衣服上,又惹来江心一记白眼,他不在意,拿出纸笔算钱算数,好家伙,这小金姐可真是财神爷,他要是做成这比生意,那估计就接近雕哥手上大半年的走货量了,他许杏林也都能当半个永源市雕哥!

如果现在钱能买到房子,他非得带着爷爷住回老宅去,再把原来的老佣人全都请回来伺候爷爷,重建永源昌盛街许氏医馆!

江心看他脸色就知道他翘尾巴了,泼了他一盆冷水:“这件事做得不周密,你的小命就要交代出去了,更别说照顾你家里老老少少十几口人。先声明啊,你出事了,清明我可不会给你烧纸。”

许杏林即刻就冷了下来,把纸笔收好,心都凉了,看了小金姐一眼:“你这人真冷血,我还准备亲自到边境去给你收货呢。”

“打住!不是给我,是给我们的合作。”江心抠他字眼。

“小金姐,你和我说,这生意在你老家真这么好做?你赚了多少?透个数儿。”许杏林真的有兴趣,她这一趟又一趟地进货,每次一进货就好几百,赚头不小啊。

“我不知道,钱没到我手上。”赚得还不错,可江心一个字都不会透露的。

“和你说话真没意思。”许杏林也学她翻白眼,翻了个四不像。

“这回我会给你汇一笔定金,分三次,共六百。等你完全把货都收完了,我就把后头的,一次性给齐你。”江心也知道这回要的数额大,小常哥手头上不定有那么多现钱,先给他一部分定金,他才能把货收齐。

“小金姐,讲究人儿!”许杏林对她竖起一个大拇指,他正想提这件事儿呢。

两人这回连个条儿都没签,口头约定,还是单向电报联络,小常哥送货来,空手回永源市了,这回的钱,江心照例在镇上给他寄过去,收款人仍旧是“常治国”。

给新庆发了货,江心坐车回家属村,霍一忠和两个孩子在村口等她。

这回霍一忠没有和原来一样,帮着她找借口,不再单纯以为她只是去镇上看电影,这种有规律的活动,定然是有所图的,他不想自己亲自去调查,怕查出他不想看到的事情,而是开口问:“今天去镇上做什么了?”很严肃,不让她糊弄过去的语气。

江心有些被吓到,隐瞒了一些事情:“买了点东西。”她把包打开,让霍一忠看,有吃的有用的,都是一些家里常见的。

两个孩子从她兜里扒出一块巧克力,吃的牙缝里都是乌黑乌黑的,还笑嘻嘻的模样,拉着手,蹦在他们身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