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我高兴
说来十分凑巧,原著之中,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薛蟠将宝玉骗出去聚会,晴雯为此置气不给黛玉开门,惹得黛玉又是一场眼泪,并为此作《葬花吟》。而如今薛蟠同贾家人疏远,跟宝玉自然也没什么往来,甚至因为诸般事情对他隐约有些瞧不上的意思,这一段剧情本来不会再发生。偏生因为这一僧一道出现,让薛蟠心生警兆,还真的将大病初愈的宝玉请了出来。
这回倒没有用骗人的手段,而是直接登门拜访,见过了贾政之后,才开口。贾政对薛蟠这个姨侄颇为看重,听说他要见宝玉,遂亲自派人去请。
宝玉听说是薛蟠要见自己,也不免惊疑。只是当着贾政的面,不敢表露出来。
哪知见面之后,薛蟠似乎也没什么话要同他说,寒暄客套几句之后,便又告辞了,弄得父子二人都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贾政借着这个由头又将宝玉好生训斥一番,言语中极赞薛蟠得和郡王看重,让他多同薛蟠亲近云云,惹得宝玉心中好没意思,再想及宝钗就是要嫁给和郡王,越发没趣。再想到黛玉就这么搬出去,方才当着父亲的面,也不好追问她的现状,回去时精神难免有些怏怏,不免又让怡红院一干人等惶恐忧心,诸多抚慰。
而薛蟠心里却是有些失望。
他横看竖看,无论如何看不出宝玉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言语试探了几句,却发现宝玉甚至都未曾正面见过那一僧一道,竟是对这件事懵然无知,想必从他这里,是试探不出什么了。
因着这件事,接下来的几日里,薛蟠心中都有些不自在。
其实柏杨的事,他大半都不知道,也不会特意去探问。但不知为何,这一件事薛蟠却格外在意。大抵柏杨对此显露出来的非同寻常的态度,以及事情不在自己控制之中的不安,终究令他无法安之若素。
因此面对柏杨时,总免不了想问又不敢问的踌躇反复,又怕柏杨看出来,索性决定暂时躲着些。
他平日里那般黏糊,忽然转了性,柏杨岂有不知道的?虽然不甚明了薛蟠究竟在别扭些什么,但总归与自己有关便是。因此柏杨就思量着,如何让薛蟠高兴些。
这在两人的关系之中可着实少见,薛蟠是喜欢了就恨不得将天下间最好的一切都捧到对方面前的那种人,素日里只有他对柏杨百般讨好迁就,柏杨也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如今想来,倒的确是有些亏了他。
正好再过几日就是薛蟠的生日,柏杨从很久之前就开始琢磨如何为他庆生,倒是个极好的机会。
薛蟠的生日在五月初三,到这一日,不单薛姨妈和宝钗黛玉备了寿礼,阖府下人都来磕头,外头店铺里的掌柜伙计等人,也都借着这个名目,送了不少东西过来。此外薛蟠素日生意上往来的朋友,并同和郡王府,也都有寿礼送到。
这些寿礼中不乏珍贵之物,但对薛蟠来说,也不过是一时新鲜罢了,从小到大不知见过多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他所期盼的是柏杨的礼物。去年柏杨回金陵,错过了他的生辰,所以这便是二人定情之后柏杨头一次替他庆生,薛蟠早心心念念许久。
然而直等到太阳西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礼都收了,柏杨却还是没动静。
――莫说是礼物,他甚至没出现在薛蟠面前,自然连一句贺寿的吉祥话都没有。
这让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起床,翘首期盼的薛蟠十分失落。
原本薛蟠是想绷着灯柏杨来给自己个惊喜的,但等到这时候,他终于按捺不住,还是去了柏杨的院子,要看看他究竟在干什么,是不是已经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守在柏杨院子门口的是个缺了一条胳膊的彪形大汉,名唤长兴。之前薛蟠曾想给柏杨身边换几个人,带了不少人来给他挑,柏杨却都未看中。后来也不知他怎么想的,托了和郡王,从军中请了两位在战争中落下残疾的军汉回来。
官员们家中多有由朝廷划拨的士卒,无论看守门户还是跟随出行都可放心,京中权贵之家多有效仿,但只要残疾之人却尚属首次,薛蟠本来并不十分赞同,但柏杨让另一个叫长顺的军汉跟着他,他的态度立刻就转变了。
长兴,长顺,一听就是一对儿。这跟他从前将自己身边的杏奴给了柏杨,是一样的。这样的不分彼此,让薛蟠如何能不高兴?尤其是长顺到了身边之后,接触得多了,方知对方并非他所以为的粗鲁莽撞。原来二人原本是军中探哨,性情细密严谨,又会看各种文书账本,着实给薛蟠帮了不少忙。
因此这会儿见了长兴,薛蟠还笑着寒暄了两句,才问柏杨在做什么。
长兴摇头道,“大爷说薛大爷若来了,直接进去便是。”
他早猜到自己要来?薛蟠这会儿已经确定柏杨不可能忘记自己的生辰了,只不知道在这里布置什么,于是迫不及待的迈步进屋。
房门明明是紧闭的,可薛蟠一推开门,柏杨就站在门口,笑意盈盈的看着他,“我还在想,你能忍到什么时候?到比我想的更有定性些。”
薛蟠如何不知道柏杨是故意在捉弄自己?他上前握住柏杨的手,道,“原来是故意要我着急,我就知道杨哥儿绝不会忘了我的生辰的。”
柏杨想笑。从一个多月前开始,薛蟠就有意无意的提起这个话头,他要是这还记不住,那恐怕薛蟠真的会炸了。
不过他今天的目的,可不单是磨薛蟠的性子。柏杨转过头,冷了脸道,“你这几日一直在躲着我,我还以为你不想见我呢。今日是你的寿辰,若见了我不高兴又如何?我索性识趣些不去,岂不两好?”
薛蟠闻言不由心虚,“只是节下店里的事情多……”
说了一半,见柏杨就这么望着他,便说不下去了。
柏杨挣开他的手,走回去坐下,才道,“怎么不继续说了?”
薛蟠连忙跟过去,在他面前蹲下,伸出手来抱着他的小腿,脸贴在膝上,“杨哥儿别生气,都是我不好。”
“说吧,究竟在想什么?”柏杨这才问。
薛蟠支吾片刻,索性心一横,将自己种种猜测都说了。柏杨听得好笑,“难不成你还以为我是神仙下凡不成?我不过是个普通人,偶尔得知一点内情罢了。再说,就是神仙下凡,现如今也是凡人了,你怕什么?”
知道只是这种无谓的烦恼,柏杨便没怎么放在心上,脸上的神色重又轻松起来。薛蟠仰起脸来,正好看到他脸上的笑容一闪而逝,不由脱口道,“神仙下凡也不及你半分。”
“满口胡言乱语。”柏杨指了指旁边的桌上,“你要的东西在那里呢。”
薛蟠转头,便见桌上放着一尺见方的红木盒子,心知是柏杨给自己的礼物,立刻眉开眼笑起来。本想立刻过去拆看,但念头一转,又继续黏在柏杨身边,“我只要杨哥儿就好。”
柏杨踹了他一脚,他这才恋恋不舍的起身去开盒子。
盒子里是整整齐齐的一身新衣裳,从里衣到外袍,从抹额到鞋袜,一应俱全。
薛蟠还有些不死心的又翻找了一遍,确定盒子里再没有别的,这才死心。不是这礼物不好,只是虽然用了心,但也着实算不得多么特殊。至少与薛蟠的期待对不上。
“怎么想起送我衣裳了?”他转头看柏杨,“这些东西家里尽有的。”
柏杨看他脸色,就知道是不满意,抬了抬下巴,“你打开看看。”
薛蟠这才重新转回去,将盒子里的衣物取出展开。这一展开,才发现不同之处。这衣裳无论用料还是做工都是一等一,然而让薛蟠惊讶的却是式样,似乎与平日里穿的衣裳不太相似。他比划了一下,脑海中忽然有灵光闪过,飞快的转回头看着柏杨,又惊又喜的问,“这是杨哥儿亲手做的?”
这个年代的男子没有做这些的,所以薛蟠虽然知道柏杨对布料十分有研究,却不知道他竟还有这么一门手艺活儿。若只送一套衣裳自然没什么出奇,倘若是柏杨一针一线,亲手所作,又不同了。
柏杨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声音柔和的含笑道,“试试合不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