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锦衣卫指挥使宋九爷不需要...) - 锦衣卫 - 之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锦衣卫 >

第22章(锦衣卫指挥使宋九爷不需要...)

似乎是察觉到时逍眼睛里逐渐浮现的惋惜,宋微倾身向后,靠着椅背,脑袋微斜,倚在太师椅后的翘头上,姿态肆意,说出来的话更是胆大包天――

“王爷无需怜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说,王爷不也同样委屈?同为皇后嫡子,王爷不比那位差些什么。却为了凸显那位的……姑且称之为知书达理、开张圣听吧,王爷伪装纨绔,放浪形骸十多年――有您做对比,才能更加凸显那位的英明,才能奠定他在阁老与百官心中的地位。可到头来,王爷不过是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了一日,击退土匪,保住邺都,那位就开始忌惮王爷。如果不出我所料,那位恐怕无意给王爷封地,放您远走高飞吧?”

她口中的‘那位’,就是时逍的大哥,太子殿下。

时逍目光落入宋微的含情眸中,两人在这昏暗的书房内互相看着彼此,没有试探,没有讥讽,坦坦荡荡,敞开心扉。

时逍的笑容像穿堂而过的风,潇洒肆意,他毫不吝惜地夸赞:“姑娘心如明镜。”

世道悖乱,没有谁能一帆风顺走到头,大家都……可怜。

正因为如此,宋微才让时逍不用惋惜‘宋九’的死。毕竟,这已经是既定事实,‘怜悯’不过是‘仁德思想’让旁观者促生的心理慰藉。

所以,她和十六位兄弟不需要怜悯。

他们需要清白,需要在一个清明的朝堂环境,堂堂正正的将名字记录在锦衣卫殉职名录上。

故此,太子故意压着宋微,不给她提升官职,只是赋予她查案权,看似宋微吃了大亏――什么都没捞到不说,还惹得太子忌惮,日后夹在太子和燕王之间不好做人。

但实际上,查案权才是宋微一直以来最渴望的东西。

至于连升三级、出入朝堂,那些宋微都不稀罕。

时逍看着那是真的洒脱不羁、丝毫不恋权的姑娘,电光火石间便明白了宋微的想法。他狭长的眼眸里掠过一丝促狭,道:“太子只想打压姑娘,却不料正好落入姑娘算计。”

“王爷谬赞。并非我棋高一筹,也并非太子固步自封……我总觉得,太子此举还有其他深意。我们每个人只能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看问题,且不说太子从未了解过我,就说王爷您,此前不也对我百般阻挠么?”宋微说,“谋攻篇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敌时不查敌情乃是大忌。”

时逍完全没想到,在宋微心目中,自己和太子被划归于同一类别。

不过宋微说得也是事实――在发现宋微身份之前,时逍只当宋微满心怨怼,仇视邺都的所有人。因此,即便宋微是受害者宋九的表妹,时逍依然处处阻挠她行事。他不想让宋微把邺都搅得乌烟瘴气,给别的心有叵测的人浑水摸鱼的机会。

时逍当时的举措说不上是轻视宋微,但的确是把她当一个麻烦来对待的。

但宋九不一样。‘他’在邺都任职两年,风评名声在外,时逍信‘他’。时逍还曾不止一次想与‘他’结交,但都被宋九四两拨千斤的阻拦回去。

――锦衣卫指挥使宋九爷不需要交友。

时逍曾把不能与宋九爷结交列为人生一大憾事,哪又能想到,兜兜转转,宋九把自己送到他面前了。

世事变迁,缘分玄妙。

宋微不曾领会燕王的心思,她只是觉得太子以及他背后的官员们不会轻易做决定。

银子这件事……定然还有其他布局。

片刻后,宋微那清丽中带着细微沙哑的声音响在时逍耳边,与这阒静的黑夜相得益彰。

“王爷既然查出十七个锦衣卫是庆云帝杀的,那么想必也从庆云帝几月前的态度变化看出――宋九等锦衣卫死后,庆云帝的人接手了银子,却又在将银子运往邺都的过程中丢失。庆云帝从佯装大怒到真正的惊怒交加。后来,他越是查不到银子的线索,就越是担心这八百万两银子是被周王和文王劫去的。这两位王爷,无论是谁拿到银子,都有能力重整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自此两王分庭抗礼的平衡被打破,朝纲不稳矣!”

现如今,周王和文王之所以同时投鼠忌器――

其一,是因为庆云帝快死了,在‘先父’葬礼上发动政变、兄弟阋墙,流传到后世定然是一大笑料,两位王爷都是要脸面的人,谁都不希望自己‘遗臭万年’;

其二,那便是八百万两白银这俩人谁都没落到,他们并没有强压过对方的实力,担心自己率先造反,另一位手足在旁边使绊子。他们并不像表面那样兄友弟恭。

故此,以三位阁老为首的百官才有机会将太子扛上储君的位子。

时逍突然明白过来:“八百万两银子实在重要,宋姑娘的意思是,太子将‘厚望’寄予姑娘,其实不仅用姑娘牵制我,更是在牵制周王和文王?”

宋微勾起一丝浅浅的笑,含情眼内眼波流转:“可不是么?太子背后有高人啊。”

-

“三弟,你说那八百万两银子,真的进了国库?”周王坐在矮塌上饮酒,后脑勺编起来的小辫随着他的动作若隐若现。

“二哥此言差矣,我倒是觉得,首辅在诈我们。”文王依然是病怏怏的模样,即使现在已经开春,他还是抱着汤婆子,时不时咳两下。

“我看你才在诈我,如果银子不是进了国库,他怎么可能让一个女娃娃调查银子失踪案?”周王觉得用杯子喝不尽兴,让伺候的人拿了碗来,先干了一碗,他一抹嘴,说:“那个女娃娃跟老四关系匪浅,宫变之夜后,就住进了老四府邸――以太子多疑的性格,肯定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跟他竞争皇位的人。他怎么敢让这银子落在老四手里?”

在二王看来,宋微住进了燕王府,那她已经是时逍的人了。

文王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出早些年征战时的剽悍,只余文弱。他的手指骨节分明,落在瓷白色的汤婆子上,看起来比汤婆子上的雕花图案更像艺术品。

他“啧”了一声,说:“这就是我奇怪的地方。我直觉朝廷还没找到那批银子――不然父皇不会使下三滥的手段暗害二哥,最后倒是落了个生命垂危的下场。但以太子的心眼儿,又着实不会放任银子落入老四之手……”

周王喝完了,将酒壶一摔,听个脆响,瓮声瓮气地说:“那他就是在宫变三日内找到银子了呗。”

文王缄默下来,眼神晦暗不明。

――如果那银子真的进入国库,假以时日,太子一定会有自己的军队,到时,他坐在这皇位上,可就下不来了。

-

“首辅大人,”深夜,劳于案牍的太子终于得空召见阁老,他躬身给内阁首辅行礼。首辅连忙站起,‘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殿下,万万不可!”

太子本来按照首辅大人的要求,在早朝上强硬将‘八百万两银子的查案权’给宋微已是极为不郁,偏生太子妃劝他对首辅要客气,最好行学生之礼。

太子忍着怒气,在太子妃菁柔再三劝谏下,还是答应了。

不过,首辅老头惶恐的态度还是挺让太子满意,他内心的郁结好歹散了些。

太子叹了口气,扶首辅大人起身:“大人这么做,就折煞学生了。”

首辅见太子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从谏如流,心里满是感动,昏花的眼睛中似乎有泪光闪烁――庆云帝近些年愈发昏聩,近小人远贤臣,已不听内阁谏言久已。幸而宋九手握绣春刀,横眉斩杀数十人,媚上之风才淡了些,但依然无法杜绝。

如果庆云帝能像太子这样,不那么专横独断,早日派人率兵剿匪,哪会有这么大的匪患啊!

太子明显察觉到这个平常不苟言笑的首辅对他亲近许多,他总算明白了菁柔的深意,姿态愈发谦逊,说:“学生请大人赐教,为何要让宋微彻查如此重大之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