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未婚妻
两个人的速度是要快一点,有了童小可的帮忙,原本需要加班加点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三天多就完成了。
为了表示对童小可的感谢,也为了庆祝两人终于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郑朗建议两个人出去吃一顿。
童小可扶额:“其实你就是为了找个借口出去大吃一顿吧,别说这么冠冕堂皇的话了。”
郑朗:“……”卧槽竟然被看穿了。
这几天都窝在家里忙这个,完全都没有好好吃饭啊,不犒劳一下自己怎么行。
大概由于在学校附近,这一片吃的特别多,小区后面不远处的一条街更是有美食街的称号。两个人穿好衣服就出了门,准备去觅食。
一出门不远就有一家知名的火锅店,以前两个人去吃过,味道还不错,童小可吸吸鼻子,问:“去吃火锅怎么样?”
现在一听到火锅两个字郑朗就想起那天的场景,他有点不自然的道:“我那天才吃了,不然我们去吃川菜吧,改天再去吃火锅?”
其实童小可不过随便说说,他是什么都行的,闻言点头道:“好啊。”
走了两步,童小可反应过来了:“你不是最爱吃火锅的吗,我记得以前你一天三顿吃火锅都可以的啊,怎么现在不行了?”
郑朗:“……没怎么啊,想换换口味嘛。”
童小可:“……”
郑朗:“我突然想起一个笑话,你想听吗?”
童小可看着他不说话,知道他是熬不住的,就算他啥也不说他也就说的。
果然,不等童小可回答,郑朗就自顾自的说了下去:“我记得以前和基友一起去吃钵钵鸡,那会儿我真是年轻啊,第一次去,很兴奋,等上来了才发现一个问题,钵钵鸡里面竟然没有鸡!我找了半天,一块鸡肉都没有找到!后来才知道这是个名字而已啦哈哈哈蛤铪,好不好笑?”
“哈哈哈,”童小可面无表情的配合他笑了三声,凉凉的道:“就好像麻婆豆腐里没有麻婆,夫妻肺片里没有夫妻一样。”
郑朗一脸惊奇:“原来你知道这个梗?”
童小可:“……”
天啊,郑朗一本正经说笑话的时候真的一点都不好笑啊。
两个人一起进了一家装潢古朴的餐馆,点了招牌菜夫妻肺片、酸辣豆花、肥肠鸡、粉蒸肉,最后还点了一个青菜豆腐汤。
菜很快上来了,夫妻肺片色泽红亮.质地软嫩,口味麻辣浓香。观之青红碧绿,津河暗涌。一大青瓷盘新拌的肺片端上桌,红油重彩,颜色透亮;夹一块放入口中,便觉麻辣鲜香、软糯爽滑,脆筋柔糜、细嫩化渣。
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乐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香,味浓滚烫,别有风味。
肥肠鸡好吃的秘诀在于店家用鸡汤煮肥肠,放入秘制酱料爆炒出来的肥肠鸡,肥肠绵软耙糯,鸡肉爽口细嫩,蘸上加入了高汤的秘制作料碟,味道一个爽字,麻辣入味,看着就有食欲。
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软、嫩、甜、香、咸,滋味丰富,食性温和。以主料带皮花肉加稻米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成菜时以老藕垫底,色泽粉红,粉糯而清香,更为添色。
菜一上来郑朗就顾不上和童小可说话了,这几天累惨了,都没怎么好好的犒劳自己,所有的情绪在美食面前都只有靠边儿站。
吃饱喝足以后,两个人沿着美食街往外走,路过三叉马路的时候直接拐去了公园。这两天天气晴朗,温度也回升了一些,公园里三三两两的有人在散步。
童小可从那天郑朗回来以后就发现他有点不对劲了,但由于两个人都忙着把翻译的活儿做完,也就什么都没有问,现在吃完饭在公园散步,倒是个说话的好时机。
“我看你这几天有点不对劲啊,那天你出去玩的时候遇到谁了?”
两个人从几岁开始就一起待在一起混,童小可说得上是最了解他的人。他这点微不足道的不对劲在外人看来根本没什么,但看在童小可的眼里就不一样了。郑朗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很多时候反射弧长得感人。但只有童小可知道,很多时候他只是不在意罢了,对很多事很多东西不放在心上,他才可以活得这么阳光坦荡。可是对他在乎的人和事,他又是心思细腻得可怕。
郑朗想了想,觉得自己也没瞒着童小可的必要,两个人一起长大,他的每件事童小可都知道,甚至连什么时候遗精这样的事儿,童小可也是清清楚楚的。
于是,郑朗就把那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童小可。
童小可听完,睁大了眼睛:“你们还玩这个?”
郑朗道:“这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么,我记得以前班上很多同学都玩过啊。”
“……”童小可无语的看了他半响,才问:“既然你都说了是很正常的事,那你为什么反应这么奇怪?”
郑朗:“……”
童小可的话简直太对了,说得郑朗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了。
他想了想,“可就是这样才奇怪啊,我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我又这个反应,难道不应该奇怪吗?”
童小可被他绕晕过去了,想了半天,道:“大概是因为初吻的缘故?”
郑朗想了想,觉得只有这个解释能够说得通了。
==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郑朗和童小可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一起去了孤儿院。
孤儿院里的一景一物都熟悉至极,两个人去之前给院长打了电话,下了出租车就看到院长带着院里的小豆丁等在门口,翘首以盼。
这个孤儿院比较小型的,只有院长夫妻和院里几十个孩子。绝大部分的募集资金都是由个人的小笔捐赠汇集而成的。每逢春节、六一、中秋等节日,都有很多社会各界朋友到来参加联欢活动,为孩子们送来节日礼物。现在院内的闭路电视系统、电视机、自行车、微波炉等都是由那些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好心人捐赠的。
院长一看到他们就亲热的迎了上来,看到两人拎着的东西,忍不住嗔怪道:“每次来都拿这么大一堆,前几次过来买的东西还没吃完呢。你们才刚刚出来实习,哪里有这么多钱?”
小豆丁们看到他们两个都很开心,蹦蹦跳跳的过来喊哥哥。
童小可一只手拎东西,一只手牵着一个小豆丁,笑道:“这不快要过年了嘛,给他们买点吃的过来,也没多少。”
“还说没多少,”院长说着就要帮郑朗拎东西,被郑朗拒绝了,“上次才买了衣服,这次又是吃的,你说你们两个……”
郑朗笑道:“我们两个再怎么说也工作了,您就别操心了。”
院长看着他们长大,早就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儿子,闻言道:“我怎么不操心?我一天到晚就操心这些个。我还想等着看你们带女朋友来呢。”
郑朗哈哈哈笑:“这您放心哈,还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