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至于要了你的命
慕容清风从昨日进了京城之后,就在城东的一个小院落里住下了,这里是禹王出事之前秘密购置的房产,为的是方便让他回京有个落脚的地方。
慕容重华与言喻在醉仙坊吃喝足了之后,便说想要到处走走消消食,言喻自然得陪着他。
外面的天色不如今早出宫时那样敞亮,有些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雨。
言喻本想提醒慕容重华早些回宫,但慕容重华似乎兴致不错,他便没想扫他的兴了,心想着过会儿若是真的下雨了,大不了找个客栈待到雨停下。
然而,越往城东,言喻越发觉出不对,这周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潜伏着,而且似乎个个不弱,而且,四周的环境他有些熟悉。
言喻有些担忧,右手已经握紧了扇柄,凑近慕容重华耳边小声道:“陛下,臣还是送陛下回宫吧。”
“明之,朕想过去看看。”慕容重华说这句话的时候,眉梢满是欣喜。
言喻顺着慕容重华的视线看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起来,一双丹凤眼看着前方大门紧闭的院落,神色复杂:“陛下,那边没什么好看的。”
言喻刚说完这话,天上突然开始飘雨,因还未开春,这雨落在脸上又冷又利,像是被针扎了一样。
“明之,那边有户人家,我们去躲一下雨。”说罢,还未等言喻搭腔,慕容重华便拉着他的手过去了。
眼睛瞥过那院落旁边的竹林时,慕容重华嘴角勾起一抹笑来。
“陛下,咱们还是回吧。”
见慕容重华抬手要敲门,言喻立马将他的手拉了下来。
慕容重华有些疑惑地看着他:“现在下雨,明之与我也无雨具,该如何回”
“臣护陛下回宫。”
“那你要是淋病了怎么办,咱们最好还是在这儿躲一会儿雨。”
说罢,慕容重华便又要抬手去敲门,却在同时,感到自己后脖子一痛,最后的记忆便停留在言喻对他动了手……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言喻能做到这个地步。
言喻看了一眼倒在自己肩上的慕容重华,叹了一口气,将外衣脱下来罩在慕容重华脑袋上,然后将人带离了这个地方,往北方去,直到找到一个可以落脚的庙子,才进去歇了脚。
庙子有些破烂,像是已经被遗弃很久一般,幸而庙中有些柴禾,应该是上一队在此落脚的人没烧完留下来的,不过也够他们用上一二时辰了。
言喻摸出火折子,就着那些柴禾点着了,然后又在火堆旁边搭了一个架子,将慕容重华与自己湿掉的衣裳扒了,直接扔到上面搭着烤。
有了这堆火,两人刚才因淋雨而受到的寒气,没一会儿就被驱散了,言喻身上只着了一身里衣里裤,将有些破烂的庙门关上挡了风雨之后,就该考虑该如何安置慕容重华了。
刚开始,言喻是将慕容重华的脑袋放他腿上枕着的,但想了一会儿,又觉得这样实在是不大合适,便也躺了下来,将自己的一只胳膊垫在了他脑袋下面。
垫着他的手臂,感觉比垫着他的大腿要好些。
慕容重华转醒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只是已经听不到雨声了,想来这雨也该停了,旁边不远处还燃着一堆火,不过快要燃尽了,红色的火舌有些虚弱,一副随时都能成为灰烬的样子。
下一刻便发现自己眼睛所及之处是一片破烂不堪,唯一值得庆幸的便是这屋顶子不漏雨,要不然现在他该身处一片水洼之中了。
慕容重华撑起身子站起来,这才发现言喻的胳膊枕在他脑袋下面,顿时就愣了。
他昏过去之前,没想到言喻会那样做,在醒来之前本来都准备冷眼待他一阵了,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了再说,没想到他昏迷的这段时间,都是枕着他胳膊的。
“陛下醒了”
言喻突然睁开眼睛,一边笑看着他,一边站起来,将搭在架子上已经被烤干的衣裳拿了过来。
言喻将慕容重华的衣裳扔过去,便自顾自地穿起了衣裳。
穿好之后才转身看向慕容重华,发现他还没有将衣裳穿上,便开玩笑道:“陛下这是在等着臣帮陛下穿吗”
慕容重华本来只是看着言喻出神,没想到他给他来了这么一句,突然心情大好,将衣裳往他手上一塞,笑道:“既然明之看出来了,那便来吧。”
言喻见他笑了,便也笑开了:“陛下这是吃定臣了。”
“谁让你当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呢,何况只是帮朕穿个衣裳而已,不至于要了你的命吧。”
“是是,陛下说什么都是对的。”
言喻帮他系好衣裳带子之后,慕容重华突然抓住他的手:“明之,你为何不让我进去”
言喻知道他说的是进去哪里――那个城东的院落。
言喻笑了笑,道:“陛下为何如此执着于那处地方”
“明之,罗东已经与朕说了,慕容清风回来了。”说罢,慕容重华握着他的手突然使了一下力。
言喻吃痛,皱了皱眉:“陛下说的是禹王世子”
看到言喻与昨日明显不同的神情,慕容重华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不知道他在隐藏些什么:“你在跟我装什么傻,明之,你与慕容清风之间到底有什么”
“不管陛下信不信,臣与禹王世子之间什么都没有。”
言喻这话说得明显底气不足,慕容重华也知道这句话完全不可信。
“真的不能跟我说”
“臣不能。”
“行,你不说也可以,朕就不信慕容清风也能像你这样嘴硬,朕总会见到慕容清风的。”
慕容重华甩开他的手,说时便要往破庙外面走,然而突然想起之前言喻将他给弄晕的事情,现在都还心有余悸,便退了回来。
“先回宫。”
“臣遵旨。”
一路下来,两人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就连走到白虎门的时候,也没像往常那样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