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程立出发,朝堂之变!
太华山下,杨赐陵墓前。
“父亲!”
一番祭拜之后,杨彪看着墓碑喃喃道:“如今中原风谲云诡,孩儿亦不知如何抉择,然时至今日,已容不下孩儿置身事外,杨氏未来如何,也只能听凭天意了!”
说完,杨彪转身离去。
一个时辰之后,数十余骑身负简牍,从杨氏府邸出发,朝中原各地奔赴而去。
桃林官道之上。
荀彧所乘车舆滚滚而行。
车舆之内,荀彧面上凝重之色尽显,他此行之所以能轻易成功,杨修的存在起了关键作用,而最糟糕的消息便是。
他已经知道,武侯府的消息已经传入了华阴,陛下所言的三日,只怕只得两日而已,两日之后消息必将通传雒阳。
差不多同一时间。
雒阳各府收到了荀彧的书信,一众官吏家主,在看完书信以后面色不一,有的不以为意嗤之以鼻,有的神色莫名仰天长叹。
不少人冥冥之中对书籍的看法,也有了本质的转变,正对那句话,他们不是彻底接受书籍,而是在大势之下,他们没有拒绝的权利。
除非谁去西域把段修砍了!
然后天下大乱。
不过他们没人有那种能力,既然反抗不了,于天子怄气就显得十分不智。
雒阳,袁氏府邸。
袁隗和袁基相对而坐,两人中间隔着一张桌案,桌案上方摆着一份公文,而这份公文,正是荀彧昨日给袁氏门生所书。
看到这份公文以后。
两人今日也没了手谈的心思。
“荀文若,不简单啊!”
袁隗面色凝重感叹出声,对方能想到这些,他并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对方的勇气与魄力。
对方身居谏议大夫。
执朝廷口舌,一上台就干出这种大事,要知道这股风虽然吹得猛烈,但永远都在暗处,正如他袁氏行事一般。
现在经荀彧这么一搞,朝堂之上原本坚决反对书籍的官吏,起码会被对方拉拢两成,而这两成看似不多,却足够让天子行事。
“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