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落水 - 诚安郡王妃轶事 - 鸣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 落水

“四妹妹,你身子别探出去太远,当心跌下水去。”“五妹妹,这可是在船上,别一味淘气。”堂妹胆子一个比一个大,赵俊生恐她们有个闪失,不住口地提醒。

见丈夫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滕氏好笑地对赵玉笙道:“看在你大哥哥这般紧张的份上,咱们还是赶紧放完了回府吧。我怕再耽搁下去,咱们快活了他却急坏了。”赵玉笙嘻嘻笑着冲赵俊做了个鬼脸。

眼看着带来的荷花灯放去了半数,可元的影子都没见着,赵玉琴不甘心,便借口这一段河道人太多,嚷嚷着要将船划到河中央去,常氏自来是听赵玉琴的,自然是连声附和。赵玉笛小孩子心性,立马拍手大声赞同,申氏和赵玉瑟也说好。

河道中间凉风习习,水面上灯花朵朵美不胜收,此等美景难得一见,赵玉笙巴不得久欣赏一下,也笑着赞同。

崔氏生恐出事,其实一心早点回府,但二房三房的人都说好,她不好扫兴,只好让赵俊吩咐船家将船划到更靠近河中心的地方。

“咦,那边隐约瞧着是徐蓉。”赵玉琴一双眼珠子到处转悠,虽是晚上,但灯火通明地,老远就给她看到了广平侯府的船。崔氏看了看,点头道:“嗯嗯,那个仿佛是徐家二太太。咱们过去索性过去吧。”

“边上那艘船头上站着的是方子敬吧,他倒是会公私两便啊。五城兵马司八成是派他带着人守着这一片水域,难怪徐家的船停在这一带。不过,他边上那个高大的青年将官瞧着面生,莫非是才调进五城兵马司的?”赵俊小声嘀咕着。

赵玉笙却听得心头一动,睁大眼睛看过去,那站在方子敬身边身材高大魁梧浓眉大眼的青年,他是那么的眼熟,眼熟得赵玉笙热泪盈眶鼻孔酸涩。她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巴,喉咙哽住,无声地呜咽起来。

原来丁大哥已经到了京城!看样子是已经在五城兵马司当差了,还是个头目。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有元尤其是元修这个掌握实权的朝中重臣罩着,他的日子应该好过吧。

那边徐蓉也发现了赵家女眷,兴奋不已地挥着手。边上还有别家的船,怕碰上,赵家的船只能慢慢往那边划。

“哗啦”“不好了,娘,姐姐落水了!”耳边忽然传来惊呼声,却是一艘船上有姑娘落水了。“雯姐儿,我的儿!”有妇人尖声哭喊着。“姐姐,快抓住!啊――”一个小男孩尖声哭叫着,随即“哗啦”一声,慌乱之中他自己也落入了水中。“船家,快救人!救……”“太太,不好了,太太晕过去了!”

那艘船上乱成一团,船家倒是飞快地跳入水中,但他只捞起了小男孩,想再返回去救先落水的姑娘,那姑娘却已然飘远。那姑娘在水中苦苦挣扎,眼看着就要沉入水底。

“不好,再不救她她就没命了,我下去!”赵玉笙急坏了,“扑通”一个闷子钻入了水底,虽然有衣裳缠住手脚影响发挥,但她前世总归是练过游泳的,动作要领门儿清,划拉着很快游到了那姑娘身边。

谁也不会想到赵玉笙会跳入水中救人,事发突然,赵家人都惊呆了。“笙姐儿!”“四妹妹……”崔氏死死拽住滕氏的手,婆媳两个着急得要命,但除了徒劳地喊着什么法子也没有。“四姐姐,四姐姐……”赵玉笛哭着大喊,“四姐姐不会有事的吧!”

申氏和赵玉瑟虽然没有做声,但一直紧紧盯着水面。常氏这个亲娘和赵玉琴这个胞姐紧紧抓住对方的手,一言不发地盯着水面。

“快,船家娘子快下去帮忙!”赵俊急得跳脚,本想自己下去,但身为男子毕竟不便,忙喊船家娘子下去。不过船家娘子下去的时候,赵玉笙已然带着那姑娘游到了船舷边上。

崔氏见赵玉笙平安无事且一副轻松的模样,心头大定。想着她二人衣衫尽湿,给男子看到终归是不好,便道:“男人们回避一下,笙姐儿,快上来。”

那姑娘灌了一肚子水已然人事不知,赵玉笙和船家娘子一道,迅速将其扶到舱内甲板上,然后按压她的胸腹,幸好赵玉笙按压了几下她就有了声息,人工呼吸都没用上。

见人平安无事,赵玉笙才放心地瘫倒在甲板上喘气。许多年不游泳了,这身子毕竟只有十四岁,又过了三年多的舒坦日子缺乏锻炼,这么紧张地折腾下来确实有些吃不消。

这边崔氏还没来得及问那姑娘是谁家的,那边姑娘家的船已然靠拢,一个中年贵妇慌慌张张地登上了赵家的船,身后跟着些丫头婆子,妇人嘴里大喊着“雯姐儿”跌跌撞撞地往船舱这边闯。

“这位夫人,令千金没事,你别担心。”守在舱门处的滕氏大声安慰着。“雯姐儿,我的儿!”妇人冲到门口,见闺女果真好端端地坐在甲板上,立时冲过来抱住女儿嚎啕大哭起来。“娘,女儿差点就没命了。”那姑娘也抱着老娘哭得稀里哗啦。

“夫人,先别顾着哭,她们两个这全身衣裳都湿了,还是赶紧回府要紧。”崔氏皱眉劝道。妇人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擦干眼泪对赵玉笙和赵家连声道谢。

交谈中才知道这妇人乃是工部郎中汤大人的夫人梅氏。汤大人前年调入京中,其家眷上个月才来京。适逢中元节,偏巧汤大人因为办差出京赶不回来。家主不在,梅氏原本不想带孩子们来放河灯,奈何其儿子叫嚷着非要来,她只好临时租了一艘简陋的船,谁知道长女汤秀雯不慎跌下了水。

大家是来放河灯的,船上根本没有衣裳换,幸好崔氏担心河边风大,让大家带了斗篷以备不时之需,这下总算是派上了用场。崔氏让赵玉笙将身上衣裳尽力挤干水,外头再披上两层斗篷,就不用担心她衣衫紧贴在身的不雅模样叫人瞧了去。

虽说是七月天,但湿衣裳穿着拖久了还是会受凉,崔氏让大家将船上荷花灯快速放完,向徐家简单解释了两句,就准备打道回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