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飞翔的女人(1) - 奔跑的月光 - 胡学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奔跑的月光 >

第22章飞翔的女人(1)

第22章飞翔的女人(1)

宣判大爪那天,荷子最终没有挤近那辆卡车前,她在拥护的人群中,听见两个妇女的争执。一个说逮住这些人贩子的是一个外乡女人,她长得像俄罗斯人,还会武功。另一个女人说,听说那女人是公安局卧底,专门寻找人贩子的。

七月中旬,营盘镇一年一度的牲畜物质交流会开始了。这是庄稼人的节日,荷子家从犁杖、套绳等农具,到日常用的毛巾、香皂,一年四季的衣服布料鞋袜手套,针头线脑,包括卫生纸,都要在交流会上买。这个时候,货的品种全,价格相对便宜,核算下来能省不少钱。年年离交流会还远,荷子和石二杆就一项一项拉好了采购计划。原本打算锄完地,两人一块儿去,可星期天早上起来,荷子突然想先去逛一趟。石二杆不同意,两人还拌了几句嘴。荷子执意要去,她想领小红去。小红九岁了,还没赶过会呢。往年赶会,荷子都不领小红,会上人多,也太乱。但今年不同,小红大了,荷子不但要领小红去,还要给小红买两身衣服。

那天的天气出奇得好,从家里出来根本没风。阳光展悠悠地铺下来,踩上去,一路清脆的响声。荷子先领着小红去服装、布摊上转了一圈,把准备买的衣服、鞋袜看好。荷子在这方面是有经验的,知道上午的东西价格贵,下午要便宜一些。

会场很大,吆喝声此起彼伏。路过杂货摊,人们正抢着买洗衣盆。又大又好看的盆子,才要八块钱。卖盆的小后生举着喇叭喊,还有最后十个,要买往前挤啊。荷子让小红站在那儿,她挤进去买了一个。

荷子一手抓着小红,一只胳膊夹着盆继续闲逛。转到一个歌舞棚前,棚外挤满了人。小红没看过这种热闹,拽着荷子的衣襟不走,非要看看歌舞。卖票的人在喊五块钱一张票,还剩最后五个座。小红嚷着要去,荷子问了问,知道小孩不要票,就领着小红买了票。进去之后才发现棚内仅坐了一少半人,在一个简易台上,一个分不清男女的歌手吼着: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青纱帐……这首歌荷子两年前听过,可歌手唱着唱着歌词就变了,那些词让人脸红。荷子连忙捂了小红的耳朵。歌手唱完,出来八个袒胸露乳的姑娘,说是舞蹈,其实只是来回地扭,有时还故意叉开腿。荷子知道上了当,拉着小红就走。

荷子嘱咐小红,回了家千万别说看歌舞的事。小红见荷子严肃的样子,很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即提出要吃雪糕。荷子知道小红的小心眼儿,给小红买了两支。中午时分,荷子领着小红在饭棚内吃了两碗荞粉,半斤油条。荞粉放了不少辣椒,小红吸溜着嘴,鼻尖上渗出清幽幽几滴汗。

从饭棚出来,荷子发现起风了。风不大,可在这样一个日子,惹人讨厌。依然不是买东西的最好时机,荷子领着小红慢慢逛着。直到荷子觉得差不多了,才朝衣服棚走去。荷子擅长砍价,她先把价钱压到最低,再一元一元地增加。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敲定。就在荷子交钱时,突然卷过一阵风,呛得人睁不开眼。荷子想喊一声小红,可是嘴刚一张,一股尘土就封住了她的嘴。她捂着嘴,本能地用手去抓身边的小红,但扑了空。等她划了一阵,慢慢睁开眼睛,狠狠吐了几口尘土后,才开始找小红。她记得小红刚才就在身边,这孩子就是喜欢乱跑。荷子一边向四处张望,一边喊小红的名字。荷子心想,这孩子是不是跟她捉迷藏,或者是刚才大风刮来的时候,去避风了,也许就在这个衣服棚的旮旯里躲着,也许在棚外。于是荷子又喊了两声小红,但是都没人应。她又去旁边的一个衣服棚内去找,这个棚里人很多,她扒开人群,也没发现小红的身影。

小红——荷子有点慌了,就这么几分钟时间,孩子就没影儿了。荷子看见大风又从地上卷过来,带着一股强烈的尘土味儿,正在朝棚里涌。荷子惊恐地喊叫着,手脚并用地四外乱扑。

旋风转眼即过,荷子的喊叫却血淋淋地在街上淌着。

石二杆是第二天清早在镇外的树林里找到荷子的。荷子蜷缩在一棵树下,头发零乱,脸色苍白,目光呆滞。看见石二杆,荷子摇摇晃晃站起来。石二杆一脸怒气,可荷子却想扑进石二杆怀里。荷子像是在大海里漂泊了太久,快要窒息了,她实在是想抓住点儿什么。荷子的脸挨近石二杆时,石二杆一把揪住荷子的领子,狠狠掴了两巴掌。石二杆红着眼质问,小红呢,小红哪里去了?瘫软的荷子一下被石二杆打直了,顿时清醒了许多,她哇地哭出声,小红……丢了!

入秋时节,荷子和石二杆到了另一座城市。两人是乘一列运煤车去的。荷子爬车的动作很利索,倒是石二杆笨手笨脚的。别看个子大,看见奔跑的火车老是犯怯。每次爬车荷子都让石二杆先爬,她怕甩掉石二杆。荷子爬车一般在站点,运煤车即使不停,速度也会放慢,中途爬车就很危险。

两人都疲倦万分,刚上车眼皮子就粘住了,到终点后仍睡得死死的。这是一家钢厂,卸煤的工人正要打开车箱的底盖,忽然看见煤车上躺着两个黑乎乎的东西,凑前一看,吓了一跳,急猴猴地喊,车上有死人!荷子倏一下醒了。她看见许多人朝这边奔过来,忙拽了石二杆一把。石二杆迷迷糊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荷子跳下去,他依然在车上发怔。荷子跺着脚说,到站了,还愣着干吗?石二杆才滑下来。

两人冲出钢厂。门卫拦了一下,差点被荷子撞倒。荷子明白,这样大的厂子都有保卫科,若被逮住会有不少麻烦。荷子不怕罚款,她仅有的几个钱藏在相当隐秘的地方,他们绝对搜不出。荷子也不怕挨打,荷子是被人打出来的,她的“皮”厚得很。荷子最担心被遣送回老家。她和石二杆已被遣送过两回了。

直到觉得门卫不会再追来了,两人才站住。石二杆煞白着脸,扶住一棵树呕吐。荷子一边喘一边给石二杆捶背。石二杆体力不行了。

路人投过好奇的目光。荷子说,走吧。石二杆说,再歇歇。荷子说,都看咱们呢。石二杆说,反正也这么着了。石二杆已经破罐子破摔,什么都不在乎了。荷子挺担心,她怕石二杆就这么垮下去。

第二天,荷子和石二杆分头行动。荷子去公安局,石二杆去街头张贴寻人启事。两人一直是这样分工的,印了多少份寻人启事,荷子记不清了。每印一次,荷子的眼里都会生长出密密匝匝的希望。贴一份,荷子就觉得离小红近一步。

到公安局挂号是石二杆的一个远房亲戚告诉她的,荷子先前并不懂得。远房亲戚说,公安局有人贩子的犯罪档案,有解救回来的妇女儿童。在公安局备了案,希望就大得多了。有文化的人主意就是多。每到一个地方,荷子都是这么做的。事实证明,远房亲戚的话说得没错,荷子虽然没有从各地公安局那儿得到小红的消息,但她看到了公安局解救回来的妇女儿童。荷子的信心原本就足,这样一来,都硬得当当响了。

荷子找到公安局时,快中午了。荷子要进去,门卫拦着不让。荷子知道公家有手续,进门得填进门证。荷子向门卫解释,可那个长着一脸粉刺疙瘩的门卫没听完,便不耐烦地摆摆手,让荷子离开。荷子没有恼,她知道公家人吃皇粮,脾气都大。那个门卫看样子比荷子岁数大,冲那一脸疙瘩就知道不受媳妇待见,心里没准正窝着火呢。荷子小心翼翼地赔着笑,说是找局长说几句话就出来。门卫哧地冒了半脸冷笑——确确实实是半脸,你以为局长是谁,谁想见就见?趁早走开!各地公安局的大门荷子没少进,还没遇见疙瘩脸这么粗暴的。他不让进,荷子就缠着他,软磨硬泡的。门卫火了,他推着荷子说,走走走。

这时,许多人从大楼里走出来。荷子就势往地上一躺,门卫没防住荷子这一手,慌了。他要拽荷子起来,可没想到荷子竟然长在了地上。

一辆轿车驶到门口,停住了。

荷子大声喊,谁是局长,我要见局长。

有人过来拉荷子,荷子大声说,我要报案。拉他的人说,报案去街道派出所。

一个中年男人从车上下来,问荷子报什么案。

荷子说,我女儿丢了。

中年男人哦了一声,说你起来说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