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点鸳鸯 - 东明逸史 - 万人非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东明逸史 >

第49章 点鸳鸯

金銮殿内,绕梁起舞的金龙身上映着宫灯的辉光,栖凤阁内奏起欢快悦耳的乐曲,平日站着文武百官的位置被规整地摆上桌案,两列整齐相对徐徐排至殿末。

周南是对此战获胜来说至关重要的将军,被赐坐前殿,在辅国大将军旁边,而陆野实在资历过浅,位置自然被排在末位……这回周南连陆野头发丝都看不到了。

周南假装漫不经心地侧过头去又找了一遍陆野,确定一点都看不到后又转回来,正好斜对面的三皇子正一脸戏谑地看着他。

周南:“……”

在这样的场合里表现出和三皇子的过度融洽太过容易引人怀疑,周南若无其事地转移了目光。

这次参宴的大多是立了战功的武将,但这样重要的场合有些人难免会被请来,比如位高权重的丞相韩奕年、再如被皇上禁足的太子殿下。

太子坐东面一列之首,旁边便是丞相韩奕年,但两人从进来便没有对话,看表情似乎有些不愉快。

与元耒勾结这件事情被揭露以后,太子被皇上软禁在东宫里,整日提心吊胆,面容憔悴了不少,消瘦后颧骨突出、眼窝下陷,看上去十分颓废。

朝中不少骑墙头的官员看太子这幅模样,都以为太子大势已去,纷纷转而讨好三皇子去了。

但周南暗地里收到的消息却不是这样描述太子近状的……他招兵买马,暗练兵戈,看起来是即将耐心耗尽,随时准备最后一搏了。

不久前称意阁的何步欢曾亲身来到东都城,半夜潜入周南房中,带来了这一消息,还问周南需不需要他亲自出手刺杀太子。

周南不知道太子哪里又招惹了称意阁,被他这么一问有点动心,但觉得局势已经如此严峻,恐怕太子这么一死会招致韩家疯狂报复,于国于民弊大于利,便还是拒绝了何步欢的提议。

何步欢也对自己杀太子的缘由含糊不清,最后只要求周南日后若是抓了太子,一定得交到称意阁手里,以此为称意阁倾力助周南夺位条件。

周南因为当年事,心里恨透了皇后母子,这样双赢的条件当然会答应。

太子似乎已经警觉地感受到了窥视他的视线,转头看向周南,周南迅速收回眼角余光,回头与陆将军说话:“陆将军,小野叫我今晚看着您,不让您喝酒。”陆崇邦只好瞥了他一眼,不情不愿地放下了刚举起的酒杯。

正当这时,太监总管尖细嗓子一喊:“皇上御驾已至,停……乐……”乐曲稍停,殿中众人皆静候从后殿缓缓而出的皇上和皇后。

已近知命之年,皇上发鬓半数花白,脸庞更是掩不住苍老和疲态,细看之下容易令人觉得他已患病日久,病入膏肓,所以才会衰老得如此迅速。

但毕竟一生站在权力顶峰,皇帝那周身凛然的王者之气仍能起到不怒自威震慑人心的效果。

虽说皇上是周南生父,但周南见到这人并没有一种父子间特有的亲近感,反倒被激起了浑身的敌意。

……大概只能用狼崽长大以后与老狼对峙的场面来形容了,彼此都让对方露出锋利的獠牙。

皇后依旧如以前一样端庄美貌,但是细看还是能够看出些许憔悴的影子。

为了表示皇室对这些战将的礼遇和荣宠,此次宴会,作为一国之母的皇后自然要参加,女子不语国事,宴会上的人们也都心照不宣地只饮酒作乐赏舞听歌,没有人讨论朝堂之事。

皇上就座后,只是示意众人继续宴饮,不必太受拘束。

他说话时面带温和笑意,看上去心情很是愉悦。

寻常人只道皇上这是为这场庆功宴而容光焕发心情舒爽,周南和三皇子却对视一眼:这一切其实是因为皇上的仙丹近日即将炼成了。

宫内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景神医自称算到近日帝星大亮,有喜事降临。

可是这战事已平、兵甲已卸,哪还有什么值得帝星喜动的好事?

无非是皇上等了两年的仙丹要炼成了。

说来也荒谬,这位景神医是皇上当年从不知哪个穷乡僻壤中捡回来的,现在看上去不过是个白发老头,略有点仙风道骨的气质,却远远没有仙人高雅脱俗的姿态。

但他多年来一直十分得皇上的信任。

景神医曾扬言仙丹出现与天下大势有关,因此炼化每粒丹药所需的时间都是不同的。

迄今为止皇上已经服用了五粒,还差四粒便能实现洗筋伐髓重返春秋鼎盛之态并得万年之寿。

这样的无稽之谈……按三皇子所说,大概是吃了几颗大黑丸子就能成只万年老鳖,谁傻谁信。

可又有谁真的不惧生死呢?若眼前真有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谁会傻到不去一试呢?

靡靡之音再起,娇柔美貌的宫女缓缓踏入殿中,纤纤玉手杨柳腰,翩翩起舞姿态若风摇。

宫里的美酒都是各地上贡的上等好酒,色如琥珀酒味纯美,而流水般传上宴桌的珍馐美味更是琳琅满目。

觥筹交错之间,皇后假装无意间提及:“镇军大将军年轻有为,相貌出众,应当早就许了佳偶吧?”

许多人闻言停下动作,尤其是朝中之前没有见过周南的文官们,全用探究的目光审视着周南。

陆野警惕地抬头,几乎罔顾礼仪地遥遥盯着皇后,心里咚咚作响,生怕听她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

皇后这么问话,下一句自然是要给周将军牵线搭桥了。

周南答道:“不曾。一直以来远离双亲,暂住东都,无暇顾及此事。”

他名义上是临州刺史之子,这么说无需置疑。

皇后满意含笑点点头,说:“这可对周将军来说未免遗憾了些……古人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将军为国守土,功成名就,却迄今未成家,不失为人生一大憾事。”

侧对周南的三皇子听完这话,淡淡笑着眉峰一挑,似乎是早就猜到皇后会如此说。

皇后接着说道:“如此说来,哀家有一外甥女儿,生得端庄大方,性格可人,二八年纪,正值年华。”

皇上今日心情似乎很好,竟也笑说道:“自古将军多红颜,将军府内若是能添一位秀丽的贤内助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皇上近年极少搭理朝事,这时却出来掺和,看来早就被枕边风吹软了耳朵。

皇后的外甥女儿,自然是韩丞相的孙女,不外乎是东宫党推出来拉拢周南的筹码。

底下不少求见过周南却无果的东宫党官员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面露隐秘的喜色:皇后亲自出马,看来此事势在必行了。

周南虽说是地方刺史的庶子,却也是陆将军的得意干将,这亲事一结,可以说以陆老将军为代表的骁骑营与太子结盟,这样太子的胜算就又大了不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