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冷面小哥
伍昌最近常常去学校后门的一个小推车上买烤冷面。
烤冷面好吃是一个原因,还有个原因是卖烤冷面的小哥长得很帅。
伍昌作为一个十七岁的男高中生,会因为同性长得好看而情不自禁的去看,是因为他的性向出了点小偏差,他喜欢同性。
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他是个弯的,对此他并没有太多困扰,毕竟他从幼儿园开始就知道了自己弯。
伍昌不是那种好纠结的人,虽然心里对卖烤冷面的小哥有好感,但他一点也没有搭讪的意思。
他也不想表现的太过火,只是心里默默给自己规定,每周五傍晚都去学校后门逛一趟,吃一顿冷面小哥的烤面。
冷面小哥称号并不是伍昌给起得,而是很多光顾那个小推车的女生都这么叫。
“冷面”一词不仅是因为他卖冷面,还因为小哥面瘫。
照伍昌来看,他觉得冷面小哥简直太冷了,他都不怎么搭理人,除非必要,否则很少说话。
一个卖东西的却不怎么说话,冷面小哥就是这么吊。
如果冷面小哥只是一张白净小脸好看,也不会如此吸引伍昌的目光。
真正让伍昌感兴趣的,是冷面小哥这个人的确很有意思。
每次去买烤冷面伍昌都悠哉的站在人群之外等着,等大家买的差不多了他才凑上去买自己的。
观察多了,乐呵事见得也就多了。
冷面小哥超不爱说话,他家的面价钱卖法全都写在了小推车外面。
一张冷面一块,加肠两块,加肠加蛋三块,加肠加蛋加面四块。
酱料有四种,酸甜辣咸,两两搭配随你排列组合。
当然,四种酱料都要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大家普遍都是要两种混合。
伍昌每次光顾都是甜咸酱,加肠加蛋加面,每周五风雨无阻,如此坚持了三年。
然而三年混下来,却一句闲聊的话都没和冷面小哥说过。
不能怪冷面小哥轻慢,也不能怪伍昌腼腆,而是冷面小哥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绝不慈爱的对任何人露出笑脸,多说一句废话。
说起来,伍昌从没见冷面小哥笑过。
每次去买冷面都很有意思,伍昌站在一堆学生脑袋瓜后面,有时候前面的同学会低声交谈,但没人和冷面小哥交流。
大家买面的方式也是喊一声什么面什么口味就完事,冷面小哥连应都不应,直接做完一手交货一手交钱。
有几次碰到不懂行情的,吆喝一声“你这面怎么卖?”
结果没人理。
那人莫名其妙的尴尬了一会儿,小声嘀咕一句,“这人哑巴吗?”
结果冷面小哥头都没抬。
对方不死心的眼珠子转了半天,总算看见推车上大大的字,于是试探的要了自己想要的面,结果还是没人搭理。
就在对方快要冒火的时候,终于有人看不过眼,回头冲他解释,“你叫完呆着就好啦,一会儿就给你做了。”
那人纳闷的说,“他真的听见了吗?怎么不答应一声?”
好心人“哎呀哎呀”的摆摆手,“听见啦,放心吧,你习惯就好啦。”
话音落就不再搭腔,周围的人也都默不作声的眼巴巴等着,形成一个诡异的气场。
两三分钟后一锅面出来,传来冷面小哥硬邦邦的“加肠,酸甜。”
有人连忙交钱,嘴里说“钱正好”然后直接扔进冷面小哥那鞋盒子里。
冷面小哥连瞅都不瞅,直接盛下一份儿。
当然,冷面小哥的生意也不是一直都好。
赶上放假时候,非下课时期,冷面小哥的小车前也常常无人问津。
有几次放假前夕,伍昌从后门走出去等公交车,顺便望一眼冷面小哥的小推车,能看见对方冷着脸站在小车里,一板一眼的轰苍蝇。
那时候伍昌总会生出一种寂寞感,替那个仿佛被困在狭小的铁皮小车里的人感到寂寞。
小哥虽然有个性,长得帅,但他的一生好像就是这个样子了,没有其他出路可循。
伍昌所做的也只是这么稍微的感叹一把,当公交车来临,他便一身轻松的上车,被载着赶往客运站。
如果世上没有那么多巧合,也许冷面小哥永远只是路边的景色,存活在伍昌的记忆里,让他在回忆高中生活时顺便想起学校后门很好吃的冷面,但这只是想当然。
伍昌考上的大学在距离他所在高中很远的H市,是一所挺不错的大学。
大一时兴致勃勃的前去,在二校区被困了一年,大二时转去一校区才彻底潇洒起来。
不提别的,光说吃一校区就比二校区强百倍。
二校区汇聚着所有大一新生,其他包括研究生博士生都在一校区,那里理所当然的拥有更多资源,连校门口的小摊贩聚集的也格外多。
搬去一校区的当天晚上伍昌就和室友冲去校门口的夜市,扬言吃遍整条街,不吃成球不罢休。
也就是那天晚上,一个偶然的瞬间,伍昌发现了呆在角落的冷面小哥。
看到冷面小哥的第一个瞬间,伍昌还以为自己花了眼,简直灵异事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