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亲
宋氏因了徐婆子不冷不热的态度,对和徐家结亲的事没有底,便想着另谋出路。
她想开了些,既然在榕树村里因为退亲的事还有命硬克夫的流言,绿竹找不到好的,便换个地方去找,不吝多好,只要踏实肯干的就行,这回她可不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心放低要求。
看闺女认真做事,宋氏便打算趁着她这回为县令千金做事,露露脸,到时候求她师傅巧娘子帮忙介绍撮合,便是在县里离得远一些,她也不介意了。
这主意和赵铁柱一说,也得了他的应承,只不过他倒是对冬至做不成他女婿挺惋惜的。赵铁柱没有宋氏那么多心思,觉得冬至这个后生还不错,女儿要是能嫁给他也挺好,就算徐家现在的情况不算好,可都在一个村里,有他帮衬着,相信以后会好的,且有他看着,谅冬至也不敢欺负他女儿。
只是可惜,听他媳妇意思,徐婆子兴许不乐意,于是乎赵铁柱也只能摇头叹息。
夫妻俩定了主意,看女儿不甚在意的样子倒是松了一口气,要是女儿因为冬至救了她的事对他有意,这事反倒不好办了,可当宋氏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时候,绿竹还是那句话“娘,我觉得现在的日子就挺好,以后的日子也会更好。”
绿竹不动如山,却不知有人为了能和她在一起费了不少心思,说服了徐婆子以后,便思忖着怎么请黄婶子帮忙说合,更是忐忑赵家或者更确切地说,绿竹会不会不同意。
忐忑了一夜的冬至,第二日一早便提上了一只兔子上隔壁钟家,和黄婶子说了要和赵家结亲的想法,拜托她帮忙去探个口风。
黄婶子自然是满口答应的,问了他打算出几两银子的聘金以后便出门去了。
宋氏原先已经对和徐家的亲事不报太大希望了,谁知黄氏一早就上她家来,给她带了这么个消息。
宋氏沉吟了一会,倒不是不愿意,只是徐婆子昨儿个不冷不热的态度她是看在眼里的,如今改了主意,也不知是因了什么缘故,且当家的此时下地去了,这事她一个妇道人家也决定不下来。
于是叫了向北去田里喊当家的回来,赵铁柱回来以后晓得怎么一回事,顿时乐了,他先头还可惜呢,谁知情况又峰回路转了,只是吧,孩子她娘在他后腰掐得他老疼了,赵铁柱只好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想了想,没应下来,却对黄氏道,“我想和冬至说两句,聊一聊,不知道钟家的可能帮忙安排?”
黄婶子明白对方有想法,左右她只是个中间人,便答应帮他传话,“是要相看相看,看中了才能决定下来的,我晓得赵二哥你的意思,回头我就让冬至他亲自来一趟。”
黄婶子走后,躲在门帘后的绿竹掀起帘子走了出来,抿了抿嘴,宋氏拿不准她的意思,便直接问了,“女儿啊,你觉得冬至他怎样?”
绿竹没说好还是不好,只道,“全凭爹娘决定。”
这下宋氏和赵铁柱没奈何了,面面相觑,只能待明日仔细看过了人,探探对方的想法和情况,再行决定。
冬至收到黄婶子的传话,心中的忐忑更甚,相看,这是还没有决定好的意思,本来有八\九分确定的事,此时在他看来也变得只有五六分把握了。
徐婆子看他转来转去的,扰得她心都烦了,只好支使他出去猎两只野鸡或是野兔回来,明儿个登门可不能空着手去,那样太失礼了,至于她,则要把冬至的庚帖翻出来,有备无患,说到底,她还是挺在乎绿竹命硬克夫的传言的,八字合得上最好,合不上的话,饶是冬至再喜欢,她也不会同意的。
第二日,除了手好全了回去镇上铺子上工的向南以外,赵家二房的人都候在家里,没出门,当然,绿竹仍旧是躲在帘子后头的,这是规矩。
徐婆子和冬至登门,宋氏客气推让一番以后收了礼,笑盈盈地上了茶水招呼他们,说了一会有的没的以后,收到媳妇眼色的赵铁柱于是开门见山,“冬至啊,别怪你铁柱叔唠叨,可你叔我就竹丫头这么个闺女,自然是紧张一点,特地叫了你来,就是想问问你情况,也好叫你婶子和我安心。徐婆婆也是,如果有想问想知道的,尽管问,大家把话说开了,总好过藏着掖着,以后闹矛盾,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徐婆子晓得赵家是厚道人家,对于他这场面话自然没有异议,点头附和,“是这个理,冬至你实话实说就好,咱家的情况你赵二叔他也了解,不用说那些虚的。”
得了徐婆子的话,冬至安心了一点,开口道,“铁柱叔您问吧,我一定不说谎言和大话。”
赵铁柱点头,给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好孩子,别紧张,我就是想问问你看中了咱闺女哪一点,以后成家了有什么打算。”
未来岳丈问话,便是他再和颜悦色,冬至还是觉得有压力,闻言结巴了一下,但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我,我就是欢喜她,她胆子小、看着弱弱的又笨笨的,我看着就想多护着她一点,要是,要是能把她娶回家,我会对她好的。至于以后,我打算用家里的积蓄置几亩田,也好叫家里人不再担惊受怕,就是家里的土坯房要等些时候才能修,要委屈绿竹妹子了。”
冬至说得实诚,在场的听了也能感到他的真心和实意,就是徐婆子听了他以后的打算也动容。以前她不是没和冬至提过不要再进山的事,危险,可他总是不听,如今要成家了,为了心上人他倒是愿意安定下来了,这让她既欣慰又觉得心里酸酸的。
至于屋里头的绿竹,此时正拽紧了当初那个失而复得的荷包,贝齿咬着下唇,微微颤抖着,像是她不平静的内心一样。
不论表现得再如何不在乎,对感情\事又是多么的不动如山,对未来的事似乎是随遇而安,可她其实也不过是个十九岁的女子而已,没人知道,午夜梦回的时候她曾经多么的害怕这辈子会重蹈覆辙,被诽谤被退亲时,她也曾怀疑自己,是不是连天都不待见……于是她用笨拙自残的方式去毁了人人艳羡的亲事,于是她戴上了一层冷清清不在乎的保护壳。
冬至说得没错,她胆子小,有些笨也很弱小,她其实也希望有人能让她依、让她靠,免她风吹雨打,与她白首无牙。她曾寄希望于刘安,可惜他让她失望,于是她只能紧紧抓住刺绣这门手艺,唯有它,不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不会背叛她。如今,有个人出现在她面前,说想要保护她,对她好,而且已经付诸了行动,这让她如何不为之心颤?
无需再问了,她并不在乎他的家境是好还是坏,以后有何打算,因为她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于是乎摇了摇手中的铃铛,这是她与爹娘说好了的,表示答应的信号。
给出了答案,绿竹的心终于真正地平静下来了,不是借助于外物来压抑,而是真正的疏解,心无杂念。
外头的宋氏和赵铁柱听了冬至的话本就意动,虽不知冬至哪来的银子去置办田产,也不好问,但只要他有心对闺女好,有心安定下来,赵铁柱是不介意多帮衬着的,宋氏虽然心思多,在这件事上晓得孩子他爹不会叫孩子吃亏,便不会反对。此时夫妻俩收到女儿的信号,和绿竹一样,心里定了,面对冬至和徐婆子倒是更热情了一些。
冬至对宋婶子和铁柱叔突然的热情有些无措,看向徐婆子,见她点头让自个放心,这才没表现得那么慌乱。徐婆子虽没嫁过女儿,可不代表她不清楚男女双方相看时的门道,方才那铃铛声她可是听见了,想来那赵家闺女是同意了,也就只有冬至这傻小子才会懵懂懂的,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再后来,双方确定了结亲的意向以后,徐婆子和宋氏说定了找媒人上门提亲的日子,婉拒了她留他们一起用饭的邀请,这才带着一脸傻笑的冬至离开。
宋氏捧着一碗番薯糖水进来,见女儿娴静地画着图,仿佛回到了张家提亲以前的时光,心里感触,短短五个月时间,竟发生了这许多事,希望这次能是女儿最后的归宿吧。
“歇歇吧,来喝碗糖水润润嗓子,去去燥。”她慈爱地捋了捋绿竹垂下来的鬓发。
绿竹把笔搁下,温婉地朝她笑了笑,“谢谢娘。”
绿竹吃东西很是文静,勺子轻易不会碰撞出声,喝东西也不会发出唏嘘的声响,便是咀嚼东西也是细嚼慢咽的,一点都不似农家女孩,宋氏常感叹她师傅巧娘子把她教养得很好,却也担心她日后嫁入农家受不了苦,却不曾想老天爷会给了她那么多的考验,催她成长。
“老天爷真是苦了我的竹丫头。”宋氏忍不住感叹一句。
没来由的一句,绿竹不解其意,以为她对冬至不满意,怕她日后受苦,便道,“娘,我以后的日子会更好的。”
“冬至他,你决定好了?”宋氏迟疑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
绿竹点头,“嗯,我相信他说的不是大话。”
宋氏沉默一瞬,喃喃道,“也挺好,挺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喜大普奔,撒花
不收藏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