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诉讼断悬案曾哲编撰
茅台酒被评为世界名酒了,消息从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传来,不胫而走,人们有了期待。这事情发生在1915年冬天,那奖牌似乎被冻结在半路,迟迟不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军阀割据,交通不便造成的。没见到奖牌,争端却起。
当时的茅台烧房有数家之多,高手里拔高,再拔出两户,但还难分伯仲。一是王姓的“荣和烧房”;二是华姓的“成义烧房”。都是资金雄厚,酒质最优。华之鸿和王少章两人在督黔官刘显世、名流也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先驱乐嘉藻等诸人面前,达成共识,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统一商标,共同送展。
如今,金奖是拿回,但给哪家?就成了大难题。俗话说,一女不能嫁二主,两户烧房争夺激烈。金牌未到,却来了官司。
这一时期的茅台酒,己醇香四方,成为新宠,需求大增。这奖牌归属的矛盾,也就愈加显露。而华、王两家的口水战,也逐渐升级。最后是一个原告一个被告,把官司打到了仁怀县知事覃光銮那里。
覃光銮,十分为难,思忖再三。以“事关重大,非县能断”,知难而退,不论曲直,向省署呈文,上交了矛盾。
贵州省长明白此案事关重大,立即派专人前往南京政府农商部请示。农商部向贵州使者说明情况后,遂又委托将茅台酒所获的大奖章和证书带回。贵州使者一同带回的还有“教具乘方积木”的巴拿马博览会大奖金牌及证书,和“小学教育”的巴拿马博览会大奖铜牌及证书。
刘显世此时己升为贵州督军,势力扩张到重庆、成都,达到了他一生事业的顶点。正是志得意满,遂召开表彰大会,并举办盛大宴会以示庆祝。宴会之中,自然少不了华之鸿和王少章二人。对华,王两家的纠纷,刘显世心知肚明,他也有意要平息两家矛盾。
酒过三巡,刘显世转过脸来,对华之鸿说:“延厘兄,茅台一出,莫与争锋!此次茅台酒荣获国际大奖,成为世界名酒,应了乐嘉藻当年王者之酒的期许,追根溯源,你华家功不可没啊。”
华之鸿淡淡一笑,说道:“督军过奖,茅台获奖,是老百姓百代之积累,是天地鬼神之厚爱,也是我中华文明的福音,岂是华氏一家的功劳。”
刘显世也微微笑道:“延厘兄过谦,你的道理固然正大,但华氏先人承前启后,存亡续绝的一番心血,无论如何也不能埋没!请延厘兄谨记此言,如有机会,或铭之于石,或书之于典,让子孙后代,永不忘记。”
华之鸿连忙站起来一揖,说道:“延厘谨记督军之言,不敢辱没先人。”
刘显世也站起,扶华之鸿坐下。他亲手给华之鸿倒一杯酒,然后说:“上次乐先生回贵阳,甲秀楼上,纵论古今,延厘兄又给我薄面,让王家的酒一起到旧金山参赛。现在天不负人,得了这样一个大奖回来,本是极好的事情。但我听说你们华、王二家,反倒因此起了纠葛,好事变成坏事,这可不是当初你我以及诸人成全的本意。延厘兄,你看……”。
华之鸿听刘显世说到此节,满心不悦,他打断刘显世的话,说道:“督军的意思,难道是要我把奖凭让给王家吗?我华之鸿虽然不才,但事关家族荣誉,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请恕之鸿难以从命。”
刘显世哈哈一笑,对华之鸿摇手说道:“延厘兄非也。你我相交多年,难道还不知道我的为人?我刘显世虽然粗鲁无文,甚至还有人说我阴险狡作,但礼义廉耻,国家法度,毕竞还是明白的。你华、王两家的争端,都有充足的理由,都是势在必得,难以相让。然而今天的庆功宴上,奖凭只有一份,给谁不给谁都难。你叫我如何处置?”
华之鸿默然。
这时旁边一人插话道:“督军大人,依我看来,此事不难解决,只看延厘兄愿不愿让我插手?”
刘显世一听此人说话,大喜过望,说:“原来可澄兄更有高见,请说不妨。”
华之鸿一看,是自己的老友任可澄发话,心中有些怪他多事,只在鼻孔里哼了一声,并不多言。
任可澄是贵州宪政党的灵魂人物,多年来对贵州政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贵州响应云南首义,他不仅是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还写下了天下为之一振的云贵世凯檄文,而且还亲赴蔡锷军中,出征川南,甘冒矢石,负责军需,深受蔡锷倚重,对护国战争取得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国战争胜利后,北京政府论功行赏,委其云南省长一职,不日就要赴任。
任可澄一笑,说道:“这事无论延厘兄怎样想,还真得由我出面,其他人都不合适。延厘兄不信,我说出来你就知道了。”
华之鸿说:“任兄,请说.”
任可澄说道:“依我看来,这奖凭既然难发,那就不发。”
刘显世和华之鸿互相看了一震,搞不懂任可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刘显世干“咳”了一声,笑问:“这个……这个……不发,怕是不行吧?”
任可澄拈须答道:“怎么不行。既然发给谁都是麻烦,不发不就没有麻烦。”
刘显世定睛看了一阵任可澄,拍了一下他肩膀:“说吧,老哥,谁不知道你是个人精,把你肚子里的货色倒出来,不要折磨我和延厘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