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的酒场风彩:会喝酒的毛泽东,能喝酒的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伟人的酒场风彩:会喝酒的毛泽东,能喝酒的

在现实社会中,担负着一定社会职务的人,很难做到不喝酒,想要劝阻世人都不喝酒似乎更不可能。但要教人多研究一点喝酒的方法,避免酒精的伤害,预防酒精中毒却是十分必要的,爱酒的人更要爱护自己。酒场上如何应付别人的敬酒、劝酒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身份的人物的敬酒、劝酒,应对方法也各不相同。毛泽东主席生前不能喝酒,但却很善于应对各种场合,今天我们先讲一个毛泽东宴请米高扬的故事:

建国前,前苏联领导人米高扬曾到延安访问。某一天,毛泽东单独宴请米高扬,米高扬的酒量很大,宴席上频频向毛泽东敬酒,很有点一较酒量高低的意思。论酒量,十个毛泽东抵不过一个米高扬。为了不驳米高扬的面子,维持宴席上的和睦气氛,毛泽东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便对米高扬说:“中国人有句俗话说‘吃香的,喝辣的’,这个辣的就是指白酒,酒的度数越高,就越辣,所以湖南人有个习惯,喝酒必须吃辣子,一杯赶两杯嘛,今天咱们喝酒,每喝一杯,就吃一个辣子,谁不行就认输。”米高扬觉得论酒量他一定没有问题,于是就同意了毛泽东的建议。双方各自斟满了自己的酒杯,毛泽东端起酒杯,喝干了杯中酒,吃了一个红辣椒。米高扬端起自己的酒杯,喝干杯中酒,刚吃完一个红辣椒,就已面红耳赤了。毛泽东斟上第二杯,喝干,又吃了第二个红辣椒,酒喝得潇洒痛快,辣子吃得有滋有味。米高扬喝了第二杯酒,第二个红辣椒没吃完,就开始抓耳搔腮了。毛泽东倒满第三杯酒,米高扬就说:“不行,不行,这样喝不行。”毛泽东接着说:“怎么,你不能喝了,那就我喝一杯酒,你吃一个辣椒吧。”米高扬说:“不行,不行,我喝一杯酒,你吃一个辣椒。”于是,比赛重新开始,米高扬喝一杯白酒,毛泽东吃一个辣椒,直到晚宴结束,米高扬已是酩酊大醉,主人尽力而为,客人尽兴而归,取得了一个圆满和睦的结果。

能喝酒,会喝酒,善于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典范应属已故总理周恩来。2002年的《文摘旬刊》曾转载了一篇周恩来替毛泽东喝酒的故事:1945年10月,毛泽东飞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国共合作事宜。10月8日,在毛泽东即将飞回延安之前,国民党的谈判代表张治中将军为欢送毛泽东举办了一次酒会,酒会上各界来宾纷纷向毛泽东敬酒,一杯杯芬芳的茅台酒,端到了毛泽东的面前,在毛泽东的身边,还有一位青年侍者,手捧茅台酒瓶,只要毛泽东的酒杯一空,侍者立即上前斟满。周恩来深知毛泽东的酒量有限,为了保护毛泽东,便紧随在毛泽东的身边,只要毛泽东的酒杯一空,立即将自己手中斟满了酒的杯子递到毛泽东手里,几次之后,青年侍者便向周恩来提了意见:“周先生,上司派我来给毛先生斟酒,我的活都让你干了,不是要打我的饭碗吗?”周恩来和气地对侍者说:“小伙子,这么多人给毛先生敬酒。若是都喝你手中的茅台,毛先生招架得了吗?只要你同意将手中的茅台换成白葡萄酒,我就不给毛先生斟酒了。”青年侍者尊重周恩来的意见,将手中的茅台酒瓶换成了白葡萄酒,国民党方面要员看出了其中的奥妙,一位肥头大耳的商人手端两杯茅台酒上前向毛泽东敬酒并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国共合作协议已签字了,以后我们若去延安做生意,不知毛先生是否欢迎啊!”周恩来上前说道:“延安和南京都是中国的土地,只要是中国人,做的是合法的买卖,哪里有不能去的地方?问题是我回答,酒也是由我代喝了。”周恩来接过商人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又有一位花枝招展的小姐上前来给毛泽东敬酒:“我是一位电影演员,很想到延安去合拍一部电影,但听说共产党只讲斗争,不讲爱情,我却只善于拍言情片,不知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周恩来答道:“共产党最尊重劳动人民的爱情,‘白毛女’就是在毛主席的倡导下排演的一部歌颂劳动人民的爱情剧,小姐不如先到延安去观赏一次,再来提这样的问题。”周恩来说完,接过小姐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一位国民党的将军走上前来对周恩来说:“周先生真是一道突不破的防线,我们敬毛先生的酒都让周先生替喝了。”周恩来说:“诸位结识了毛先生这位新朋友,就忘了我这位老朋友。问题是我替毛先生回答的,难道替毛先生喝一杯酒都不可以吗?”这位国民党将军只好点头称是。

宴会结束了,周恩来不知替毛泽东喝了多少杯茅台酒,虽然满身酒气,但仍然神彩飞扬,毛泽东圆满地应酬了这场盛大的酒会,在重庆人心中树立了一个伟大的形象,其中周恩来功不可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